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像力 作者:刘海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武》、《站台》等影片不但是贾樟柯成名之作,也是他的经典之作,让世界影坛认识了贾樟柯,也让中国影坛承认了贾樟柯。     
        当年能离开汾阳,使渴望自由的贾樟柯兴奋不已。在太原看到陈凯歌的《黄土地》又让贾樟柯联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汾阳。之后,贾樟柯的电影《小武》、《站台》等大都在家乡汾阳完成拍摄。影片不但让贾樟柯声名鹊起,也让他和汾阳密不可分。贾樟柯知道:中国就是由大多数像汾阳一样的县城组成的,大部分的中国人也就像汾阳人一样稀里糊涂的活着。对于汾阳,他有二十多年的回忆,他熟悉,“电影终归是想象的产物”,所以就更容易把握影片中的氛围。电影是贾樟柯重拾记忆的一种方式,是他对成长时代的认识。这并不是他怀念旧的东西,只是他觉得人可能很健忘,但不能失去记忆。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失去记忆也是非常糟糕的。“一个人改变不了的东西就是本质。”贾樟柯的电影表现的就是最本质的东西。因为它是最真实的。有人对贾樟柯的评价是“他以电影作品最真实、最深刻地反映着中国显示社会,他成就了一个电影传奇,他塑造了另一种电影世界……”电影是想象的产物不假,可能他拍出来的东西,不是真人真事,但绝对是他对生活的积累与摸索,起码会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我们不能只生活在结果中,还要了解过程。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每个电影艺术工作者都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比如现在我们说二战,知道结果死亡很多人,殃及范围很广,世界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但这些过于空泛。如果把战争的灾难缩小到一个普通的家庭,人们就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二战的过程。贾樟柯就是这样,他把某一段历史掰开了、揉碎了缩影在几个普通人身上,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时代发展的过程。只知道结果,不了解过程,就失去了意义,更不能深刻理解。 
          
        较之太多的商业电影,贾樟柯的电影更是难能可贵。它是一种真我的表现,更能被大众所接受。贾樟柯电影中的人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他的作品里没有大牌明星,讲述也只是生活中的人们的真实感受。在国外,贾樟柯的每部电影都有不错的票房。感情无国界。每部影片,贾樟柯都始终试图融入其中,甚至也许本来就未曾分开过。他呈现给观众的是常见的、简单的生活道理和情理,让人们知道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失去些什么,应该珍惜些什么。他执着追求艺术,他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艺术。 
          
        贾樟柯的电影不迁就任何人。电影以外的东西,他可能会照顾观众,考虑到观众的感受。电影,他只拍自己想拍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满足自己感情的需要,没有任何讨好的成分在里面。电影是他一种纯粹的个人的表达方式。在商业电影冲击市场的今天,贾樟柯仍然坚持拍艺术电影的原则。他有自己的公司,进行商业运作,但他很肯定的说这不会影响拍艺术电影。拍艺术电影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只是他喜欢,喜欢那种记录的感觉。贾樟柯的电影可以说没有明确的思想,但又蕴涵丰富。你可以从中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观察时代的变迁,你也可以佩服其中的人物的生命力的顽强,你还可以学会珍惜…… 
          
        贾樟柯是自由的,也是勇敢的。即使困难重重,他也坚持拍自己的艺术电影,因为自己喜欢。     
        也许有人说他太自我,但不可否认,现在影坛中,贾樟柯的确独树一帜。   
        现在的贾樟柯在影界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他对电影的追求没有变,追求艺术电影的激情也没有丝毫的减退。他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那时新片《三峡好人》刚刚完成拍摄,正在忙着进行后期制作。他说,《三峡好人》是一个意外收获,他帮朋友拍记录片时看到的一些景象,让他不得不佩服那些人生命力的旺盛以及适应生活的能力,那是很原始的、人的魅力;让他觉得有必要拍点东西。以前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比较被动,《三峡好人》中他塑造的是一些“大侠”。主动,有勇气和信心,自己掌握命运是为“大侠”,“大侠”不是武侠片中特有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大侠”。不变的是他们永远是时代的主题。 
          
        贾樟柯的电影,更像一部记录片。他只是用镜头不远不近地记录着主人公的生存状态、生活中的变化,他仅仅通过镜头告诉我们:他们存在着。可以说他的电影没什么开头和结尾。所谓的开头只是平淡的承接着前一段历史,结尾又悄无声息地继续平淡无奈的生活。可能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这种电影没什么看头,一切好象显得过于平淡,但它是贾樟柯的艺术,是贾樟柯的一种对时代的认知、穿越时空的记录。“电影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导演的想法与切入点不同而已。黑泽明在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时候说:“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电影之路,但没有找到。”电影之路需要重新开辟,或者条条都是电影之路,没有谁把它固定。每个人走法不同,他人无可非议。 
          
        贾樟柯生于七十年代,成长于八十年代,成就与九十年代。他是时代的记录者。通过他的有真实性的艺术电影,贾樟柯解读时代,观众解读贾樟柯,了解时代的中国。 
          
        贾樟柯的电影,是闭上眼睛回味的……     
           
        饱满的灵魂和感情      
        张元,满族,1963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祖籍南京,自幼学习绘画。1989年北京电影学院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个人集资独立制片。被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被《新周刊》和新浪网联合评选为全国十大新锐青年。被《中国青年》杂志评选为将影响下个世纪的100位青年人之一,2001年被联合国授与文化和平奖。 
          
        198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元,没有去任何一个电影制片厂,而是自筹资金23万,拍了中国第一部独立制作电影《妈妈》,后来挂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厂标,全国发行只卖出3个拷贝。 
          
        从1989年到现在,张元一共拍摄电影、纪录片16部,其中6部通过审查,获准公映。张元的电影题材涉及患幽闭症的儿童、前卫艺术家、无业游民、精神分裂者、同性恋者、重刑犯人、变性人……因为这些电影题材太独树一帜,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张元的电影惨遭冰冻,无法在国内公映。 
          
        作品列表:     
        电影:《妈妈》(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大奖);     
        1992年的《北京杂种》(获瑞士洛迎诺电影节特别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1996年的《儿子》(获鹿特丹金虎大奖与最佳评论奖);     
        《东宫西宫》(正式入选1997年法国嘎纳电影节、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奖、获意大利托米那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以及斯洛文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8年的《过年回家》(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等四项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西班牙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数字电影《金星小姐》。     
        2002年《绿茶》、《江姐》     
        纪录片:《广场》(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意大利国际民族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2001年的《收养》。     
        MTV:1990年的《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与《一块红布》(分别获得美国MTV亚洲最佳MTV奖与旧金山金门特别奖);               
        1994年《飞了》;     
        1999年的《疯狂英语》(获米兰电影节最佳影片)。     
        张元对话录     
        时间:2006年3月     
        地点:北京夕照街5号     
        《星库》(以下简称《星》):你小时侯生病的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