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与执行,以及战略与细节之间争得不可开交。     
  “战略派”是更多地将他们的关注重心放在长远利益上了,而“细节派”则更多地将关注的重心放在短期的战术配合与执行上,以获得更为现实的利益。     
  在这里,我们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姑且不去评说“始终如一”、“一贯有效”的战略是否存在,也不去讨论“细节”到底能否决定成败。单就双方所争论的话题来说,恐怕都是有其前置规则的。         

第5节:什么是首善?(4)       
  战略也有不能实现的时候。有时外部环境一旦发生改变,战略制定的依据也就改变和消失了,不利的环境条件增加了完成战略目标的难度甚至导致战略的失败。     
  上世纪70年代企业经营环境迅速恶化,仅从1978年到1979年一年时间,美国各大汽车公司就从盈利走向亏损,其变化幅度之大让人吃惊,如:福特公司1978年盈利15亿美元,1979年就亏损10亿美元,而1980年亏损15亿美元。     
  可见,“时代的大势”及经营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企业的成败真的就仅取决于战略与细节这两个因素吗?有没有更为重要的因素呢?     
  诸葛亮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顺天应人”是制定战略的一条前置规则。在制定战略之前,就应该思量好这个问题,我们将之称为战略之前的首善。如果未做好战略之前的首善,单纯去谈战略与细节,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因此,我们很难笼统地去评说到底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不过,有一点必须明白:     
  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永远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而战略与细节之争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难缠,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看到最终的结果。     
  离开了战略的细节和执行最大的可能是步入歧途,而离开了细节和执行等战术动作的配合,战略也必定会成为一纸空文。例如,销售部的眼睛是盯着当年的业绩,而市场部的眼睛是看未来3~5年,这样一个企业才会平衡。大家都看眼前,容易急功近利;大家都看未来,往往好高骛远。     
  话虽如此,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又会是另一番景象。那些执拗于战略的企业可能会受到市场的“嘲弄”,而专注于细节和执行的企业也往往会被市场“搞晕”。     
  谈到细节和执行,我们不能不去谈战略。在战略未确定的前提下去做细节和执行,很可能会陷入细节性复杂之中,导致“走火入魔”。     
  所以说,战略是细节和执行之前就应该做的工作,我们谈细节和执行,一定是在战略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去谈论的,这是一条潜在规则,换句话说,战略是细节和执行的首善。     
  无数中餐连锁店败倒在麦当劳、肯德基面前,其中一个人所共知的原因是,中餐服务的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如他们。如,麦、肯的店面服务生从不闲着,地面卫生都按时清扫。中餐要达到同样的“细节”,在战略层面没有做改进的情况下,就只能依赖“管理”、“培训”等技巧。     
  接下来就是请来一大帮的“成功学大师”、“激励大师”,让员工听课时热血沸腾,决心改进服务,下课则“回归自然”,打回原形。     
  有人统计,“成功学”、“激励学”对员工“细节”的改进作用于一周后就下降到不足3%。成本进一步上升,企业文化变得虚伪、形式主义猖獗。     
  我们虽然很难笼统地谈论战略与细节到底孰轻孰重,但可以肯定战略是“细节”的首善,如果在战略层面未做改进,为了“细节”反复折腾,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欲速则不达”。     
  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企业,“细节”的完美形成是那么自然而然,就像人需要呼吸一样自然。原因是,麦、肯之类的“细节”来源于战略,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自然“外化”;管理、培训是辅助手段,是锦上之花,而不是取代替代战略本身。     
  但是,要谈论中国企业的是是非非,以及成成败败,单纯从战略、执行或细节的角度,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因此,要探析中国企业短命的真正原因,我们不能不去“追本溯源”。     
  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智慧进行了潜心研究,以希图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法则和准则,并致力于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及企业存在的疑难问题。     
  跳出战略与细节的窠臼,笔者研究发现,那些越是短命的企业越是缺乏首善之举。能否做到首善,才是中国企业能否“长命百岁”的“大本大源”。     
  笔者在研究中还发现,首善不光是对企业,对国家、组织、家庭直至对每个时代的“精英”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首善,才能在时事变局中应对自如,从而在世事沉浮中“立于不败”。         
 
第6节:什么是首善?(5)       
  因此,能否做到首善,是我们谋求“全胜”和成功“晋级”的根基。     
  ?誕 孔明空降:意在笔先     
  如前所述,中国许多的企业之所以都摆脱不了短命,与他们草创前的谋篇布局缺乏首善有很大关系,无论是办企业,还是为官为政,其实都需要一种“意在笔先”的首善。     
  对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以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以毫不夸张的称之为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空降兵”首善智慧的鼻祖。在这里,我们就先管中窥豹,来观摩一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如何执导其“出山”的首善之作的。     
  诸葛亮“空降”蜀营的首善     
  “敲边鼓”“跑龙套”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已有水镜先生和徐庶“三荐诸葛”。水镜先生先后两次推荐诸葛亮,他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很受刘备器重,他也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当刘备造访诸葛亮时,屡逢农夫、樵民、隐士、老汉做歌,这些歌谣皆出自“卧龙”之手,真正创造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意境,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早已营造出来。     
  这让人联想起京剧里的“敲边鼓”和“跑龙套”,两者都是京剧人物出场前的首善。这种首善能够深刻烘托出现场的气氛和意境,否则便让人觉得索然寡味。诸葛亮不愧为首善“大家”,未出场就已敲响“开场锣鼓”。     
  “先声夺人”“壮声威”     
  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之士,刘备调他出山,当然正合他的心意,他岂能大摆架子,使找上门来的机会可能失去。但是,诸葛亮深知蜀汉中刘、关、张的关系,如果贸然进入蜀营,必然是势单力微,难有修为。诸葛亮作为“空降兵”的典范,他营造“先声夺人”之势,再布局让刘备“三顾茅庐”,完全是为了“壮声威”,以奠定他在蜀汉中的地位。     
  “献大计”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再施以隆中对,直抒“三分天下”的谋篇和布局,其起势不凡。隆中对还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务,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卧龙这种未出天下而胸中已有大局,真的有如小说中所阐述的那样,好似是神的化身,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吗?当然不是,之所以身在隆中,着眼未来,心系天下,是因为他为他的出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分析、判断、抉择等等,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不是上天赋予的超能力,而是经过千锤百炼、深思熟虑的结果。     
  “掌帅印”“扶亲信”“首战告捷”     
  诸葛亮甫一步入蜀营,就让刘备亲自登台授印,还抬举在刘、关、张阵营之外受到排挤的赵云,扶植自己的“亲信”。之后,诸葛亮果然不负众望,他火烧新野,首战告捷,才华显露。这一系列的首善之举,最终使刘、关、张阵营中最棘手的人物都拜服于他,也为诸葛亮一展生平之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不愧为一位伟大的首善大家,他“空降”蜀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