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有一本古老的文化典籍《易经》,是讲变的书,所谓易者变也。“变”,也是中国古代哲学讨论中的一个重要题目。
改革开放就是一种“变”和“开风气之先”。
而处在急剧变化中的中国经济最前沿阵地的深圳,则是最具代表性的改革开放的典范。
在这座城市的空间,至今仍弥漫着思变的社会氛围,这恐怕是20多年来创业者形成的一种集体心理。变才是预期,变才是常态,变才是深圳。
也就是说,改革与创新的动力系统是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众的支持与参与率不减。
在万马奔腾、千帆竞发的格局下,深圳人在为别人喝彩的同时,更在跟自己较劲!
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举措不失为一种首善智慧,唤醒的是国人沉睡的意识。恰是中国的这种变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不要求稳惧变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求稳惧变是人们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不仅会严重阻挠一个人心灵的发展,而且非常容易使人产生恐惧心理。
因此,用变的眼光看世界,随时准备接受变化中的人际关系,与变为友,你就可以放弃永远占有一种人际关系的幻想,你就能够在失去别人的高度关注时,找到新的寄托,摆脱对某种特定人际关系的依赖,而将自己导向更加丰富的人际关系。
近几年来,打造学习型组织之所以能够被社会所追捧和流行,也是因为它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潮流,体现了一种系统思维和“变”的首善意识。
学习型组织的精髓——系统思考,实际上是西方借鉴了中国古代联系性思维方法。
中国也有自己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思想,只不过我们的提法不同,我们称之为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榜样、将一个团队组织变成一所学校等。
打造学习型组织,也就是要培育一种持续改进和“变”的思维形态。
在当今社会中,“变”才是最大的不变。各种管理理论的推陈出新,也是管理变革的结果,只有保持常新,才能更好地适用社会不断的发展。
首善也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首善体现的虽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则,但其合理内核,则是一种因时因势而“变”的思维模式。
兵法里也常讲作战时要“践墨随敌”,就是说选择作战方向,制定作战方针,直到实施作战计划都应该随敌情变化,随敌情而定。
历史上,有许多反映了因敌情而变制胜的战例。
公元前342年,魏赵联合攻韩。齐派大将田忌、孙膑救韩。田忌和孙膑认真地分析了魏军的情况,得出结论,魏军一向轻视齐军,可利用这个弱点。于是佯败退却,退却中第一天挖十万人用饭的灶,第二天减挖一半,第三天再减挖2/5。
魏军主帅庞涓果然中计,错误地认为齐军每天有大量士兵逃亡,战斗力锐减,从而冒险追击。结果在马陵道(今河南范县西南)中伏,魏军十万余人全部被歼,庞涓愤愧自杀。
第40节:首善思维模式(9)
在马陵之战450年之后,历史再一次重演,东汉大将虞翊与羌兵在武都对阵时,兵力处于劣势,但其认识到羌军多疑,不敢与汉军的大部队交锋。
于是便令全体官兵在前进时每人挖两个灶,并逐日倍增。羌军暗中数灶,以为汉军援兵已到,吓得不战而退。
孙膑的“减灶法”和虞翊的“增灶法”虽然做法相反,但都是根据敌情而做的灵活应变。
与此相反,如果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死板僵化,不管客观情况发生多大变化,只按老观念、老办法行动,以为真有什么谋略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必遭惨败。
马谡即是其中一例。他“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可是,在街亭之战时,却违背孔明的命令,将营寨扎于山顶,生搬硬套韩信在井径口背水列阵,大破赵军的做法,以为只要受敌包围就可以收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面后生”的效果。
却不知情况已经变了,当司马懿断其汲水之道后,蜀军即自乱阵脚,溃不成军,最后大败而归。孔明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马谡死读兵书,生吞活剥,不知变通,失败并致身亡是必然的。
在《孙子兵法》全书13篇中,也都渗透着因变制变、因变制胜的思想。孙武在《虚实篇》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则是点睛之笔。
每个企业、组织或个人都会面临一种大的局势。这种大的局势,也就是指在外在的,在大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机遇;或者是企业、组织或个人自身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这里的势就是罗贯中的那个“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势。
孙中山先生也说过“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的“大势”也完全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如果不知灵活应变,因时应势而动,这种“时代的机遇”,也可能会变成“时代的灾难”。
“时代的机遇”的典型案例如成长阶段的华为,以及赶上网络经济新浪潮的盛大。任正非就承认,华为过去的成功,机遇的成分更多。他曾经说:“华为成长在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中国正从一个落后网改造成为世界级先进网,处于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中。华为像一片树叶,有幸掉到了这个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随波逐流到今天,本身并没有经历惊涛骇浪、洪水泛滥、大堤崩溃等危机的考验。因此,华为的成功应该是机遇大于其素质与本领。”
“时代的灾难”的典型案例如王麻子剪刀、天津狗不理包子等的衰落,还有如汽车取代马车、电脑替代打字机等都受到了时代大局势的影响。
在首善法则中的“变”,并非指政治上的倒退,道德上的沦丧等卑劣行为。
这种变不是投机。投机者多用不正当手段,只要有利于一己之利或所在小群体之利,什么手段都可使出来。投机者往往反复无常,出尔反尔,信奉“有奶便是娘”。
旧中国的军阀就几乎都是投机分子。例如,湖北督军王占元一生数易其主:
1895年他到小站投靠袁世凯,袁死后投靠冯国璋;
张勋复辟时,他积极参与,复辟失败后立即翻脸不认账;
冯国璋死后,他投奔直隶的曹琨、吴佩孚,但又与段祺瑞的皖系拉拉扯扯;
与直系闹翻,被曹、吴赶出湖北后,便极力巴结张作霖,但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被赶回东北,王占元摇旗一变,又重新巴结曹、吴,出任陆军检阅使。
1924年,直奉第二次大战后直系惨败,张、段对其所为渐生反感,于是失去活动余地。北伐战争爆发,王占元彻底销声匿迹了。
王占元虽然也懂得在形势发生变化时随之变化,但他走向了极端,成了投机分子。所以,首善思维中的“变”并非绝对,是“顺势而为,因势而变”;它所要做的就是要在大局势下抓住这种机遇。
所谓“天时”,“顺天乘时”,是一种最顺利的成功路径,特别是对于相对弱小的个体来说,改变环境的作用可以忽略,把握机遇对成功具有更大的意义。
第41节:首善思维模式(10)
伟大人物的成功在于自身的才德皆备,但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势而行,因势利导,待时而动。龙无云则成虫,虎无风则类犬。
历史上的成功者都不会违背时势,率意妄动。倘若时机不成熟,便甘于寂寞,静观其变,如姜太公钓闲于渭水,诸葛亮抱膝于隆中;一旦风云际会,时运骤至,就会奋然而起,当仁不让,改变历史,造福于民。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先发制人,诛杀长兄建成;赵匡胤顺依“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可见机遇、局势对于有志者的重要性。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所以有大智者不与天争,不与势抗。因为他们明白,真理有如舟船,时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