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统一认识,狠抓落实》,强调全党全国大抓农业的意义和它的艰巨性。“我们应当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看待农业问题。只有夺取农业丰收、丰富‘米袋子’、‘菜篮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满足社会需求,保持社会稳定。”
靠中国农民养活中国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尽管社会纷繁复杂,但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一切有信仰的人,都依然相信真理,相信曾为中华民族谋利益,至今仍然孜孜不倦地为12亿人民奔波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当人民生活艰难,或没有粮吃,或碰到灾难,或祸水袭来时,共产党总是想到人民群众。那朴实、庄严,曾经为居民奉献过的“国营”粮店,是群众向往的地方;当人们被假冒伪劣产品陷害而伤透了脑筋时,总想到去“国营”商店买到真品;当人们受到歹徒欺凌、侮辱时,就想到了头戴五星、国徽的人民警察这是一种信赖,这表明人心是向着共产党的(当然这个党不包括那些贪污分子、腐败分子和以权谋私的利己主义者)。
粮食,正在困扰着拥有12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民群众把这一重大的求生欲望,重重地压在共产党的身上,压在农民的身上。
历史的经验证实,要养活12亿人,靠西方行不通,靠盟友难以奏效,只有靠自己,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具体点讲就是只有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养活中国12亿人,舍它,别无选择!
在“八五”向“九五”计划转折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即《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镶进了这样的文字,“必须充分认识粮食问题的特殊重要性,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粮食增产”。
很清楚,“得力措施”就是“要依法保护耕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保持粮食播种面积长期稳定”。
1995年9月,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四十四届世界食会粮议上,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阐述发展农业存在四个方面的机遇:种子遗传学、农业资源管理、农业科技推广及教育、国际性农业贸易。这四大机遇中,他们认为,有效利用和保护现有耕地、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护自然资源,是提高全球粮食产量的重要前提。
机遇,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存在的,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占有绝对优势,问题在于如何清醒头脑,把握机遇,不要懵懵懂懂,践踏耕地,伤害农民。
诚然,把住机遇,不是几句狂言戏语就能奏效的,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观念,人的行为。全党、全国重视农业,关注农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1994至1995年,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转折。全党上下,完成了思想的“交接班”。这个时期,旨在扭转人们的思想,树立一种重农为农兴农的观念。
人们再次回头,更加清楚地看到我国农业基础的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局限,以及农业投入不足的种种弱点。
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农业投入不足,后劲不大。如果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协调比例来衡量,必须把农业投入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综合在一起考虑,特别是应该从农业增长与工业增长的关系来考察。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比例,应该为1.2.5。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农业增长速度为4%,工业增长为20%以上,两者之间的比例为1:6,显然失去了平衡。
对此问题,目前中央采取的一个重大决策是,控制工业增长速度过猛的同时,增加农业投入。1995年,农业投入的安排是,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24%,其中非经营性投资比上年增长25.9%,在新增的非经营性投资中,农业和农用工业占到40%,这应该说是很大的倾斜。与此同时,在农行的支农措施中,最醒目的要数信贷投入的增长,贷款规模达到570亿元,优先支持“米袋子”和“菜篮子”,保证基础农业的稳定增长。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不仅中国人不能掉以轻心,外国的学者、专家也十分关注。
当然,这里有个如何正确估价目前我国的农业形势和我们的困难的问题,倘若夸大了困难,把形势估计得过于悲观,会使人民丧失信心;倘若把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会高枕无忧,不重视农业的发展,到头来会酿成灾难。
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在1994年,正当中国粮价陡涨,举国上下大议特议吃饭问题时,十分关心中国的粮食问题。在他挥毫撰写的另一篇论中国经济的长文中,他预计到2030年,中国需要进口的粮食,世界所有出口量加在一起,也满足不了中国人的胃口。所以他预言:“粮食的严重短缺将会使中国经济奇迹过早结束。”这样的推测,也不是毫无根据,在国内的学者中、经济界也有类似的说法,不过未曾引起有关方面的兴趣和关注。中国人就有那么点“好奇”,这话一经美国人的口中吐出,似乎“身价”百倍,很快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那也好,趁此机会,也给这些人一次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在背上猛击一掌!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只看到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是不对的。在同一年,日本专家白石和良先生等著文评述了布朗的观点。他们指出:“布朗是过分强调了不符合事实的预测。”他们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说,正是中国自己看到了拥有众多的人口,看到了只能自己养活自己,所以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实施了许多相应的农业政策。
如果布朗是好心,作为学者,提出中国人未来经济的发展,农业走势,倘若不引起重视,这个泱泱人口大国,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出现粮食危机,值得警惕!我们必须防止那样的悲剧出现。为此,大吼一声,让中国的决策者以儆效尤,我认为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
至于别人是好心还是歹心,并不重要,至关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1996年3月7日,正当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部长刘江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谈道:怀疑中国人民能否养活自己的观点并非今天才有。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曾经预言,中国每一届政府都无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言外之意似乎中国共产党也解决不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粮食生产发展很快,1949至1984年,粮食总产量由1.1亿多吨增加到4亿多吨,年均递增3.5%,人口虽然由5.4亿增加到10.4亿,但人均占有量由20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1984至1995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跨上4.5亿吨的新台阶。
刘江充满信心。他说,中国未来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粮食增产目标?我以为,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值时,预计需要粮食6亿多吨。按这个目标,今后35年间,平均每年粮食产量增加近40亿公斤,每年递增1%就可以实现。而建国46年来,我国粮食年递增3%。
当然,我们的增产目标难度是相当大的。今后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保护耕地;二是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改造中低产田;三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四是加快发展农用工业;五是调整生产结构;六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全党全国高度重视农业,确立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立足国内基本解决粮食供给的方针他最后的结论是: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及时制定好合理、正确的农业政策,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的潜力很大,中国农民的潜力也很大。只要中国广大农民愿意种田、种粮,加上有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我相信,中国的粮食供给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在本文搁笔时,我不禁再次向全国呼吁:保护国土!保护耕地!
只有保护耕地资源,才能保持社会安定!只有全党和全民支持农业,才能多打粮食!
是的,历史与现实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