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认了。”
我的话音一落,大家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七八对眼睛像探照灯一般,扫射着公路两旁的田野。各自在数着,记着新津县至成都市区40公里,是成都平原的宝地,是发展经济的黄金口岸,是粮仓,也是成都市历来的“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基地。自从高速公路建成后,这条线的地理位置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更高,成为商家厂家的重要目标。
这段路的两侧,近年出现了奇观,房屋没建几幢,可围墙一个挨一个,一块块好地好田,全加上了方框框。
那一天,我从洪雅归来,看到一片一片的耕地荒芜,心中有种梗塞不畅的感觉。我正坐在司机旁边,就我视线以内的“土围子”数了一遍,我牢牢地记下了这个数字:74个。
那些红色的、灰色的砖墙,高高地把地围了起来。我心中不悦,不禁问:“为什么要把无辜的土地圈起来,关禁闭呢?”
我曾几次经过这条路,始而忧虑、怅惘,继而有些愤怒。
建设需要,占点地是应该的。为什么占而不用呢?未建的土地为什么让它撂荒,一年、二年,没有止境。越想心里越紧,‘咯噔”一声,仿佛又在我的心扉上扔下了一块石头。
一个个“土围子”内,既没修房子,又未见动工,冷冷清清,冰凉的土地上长着半人高的野草。绿油油一片,像西洋油画大师笔下的图案。
那些“土围子”,有的留着几个看守人员,守株待兔;有的放着一些砖头瓦块,没有高大的挖掘机,也没有轰轰隆隆的推土机;有的用作牧场,一群群牛羊,在欢快地、津津有味地嚼着青草。
“土围子”大小不等,小的十亩、八亩,大的几十,上百亩,特大的有几百上千亩。我一个个数到成都共计74个,这不是虚报而是实情
不一会,车驶进双流县城。此时,记者们不约而同各自报着一个数:“24个。”
突然有人嚷道:“老王,你输定啦。74个?哎,没那么多呀,你认输好了!”
“不!不到黄河心不死嘛!还未数完怎么就认输了呢?”
此时,这场“赌博”处在了争执、辩论阶段。他们企图胁迫我,要我“投诚”,可我不甘心。
过了双流,“土围子”密密麻麻,没有间隔,全出现在大伙的眼前。兴许,司机减慢了车速,否则应接不暇,也就数不清了。
接着,大家目不转睛,嘴里不停地报出了一串串数字。
车到了南门,“嘎”一声刹住了。各自报了数,除去一个围子内有一幢一楼一底的房子独立中央不算之外,异口同声,报出了一个数字:73个。
顿时,大伙儿陷入了沉思。赢耶?输耶?此刻没人了断,大家在思索着一个问题:人们是否发疯了?好端端、黑黝黝的土地为什么加上封条,锁起来不用?
面对事实,大家有一种不可明状的情感,在激烈地斗争着。
人们天天在吼“保护耕地”,记者们也在声嘶力竭地叫喊并用手中的笔在不停地撰写保护国土的文章,可是就在人们眼皮下,在大都市的城墙外,有那么多的耕地被荒芜,多么令人忿懑!
《西南经济日报》记者刘端平,在1994年6月17日,率先登出一篇“采访札记”《巴蜀‘荒原’的呼唤》。
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着:
记者在川西大地采访,看到的是令人揪心的事情,在全国各地大办开发区的热浪辐射下,川西平原大片良田沃土被院墙所包围,墙内土地荒芜,长满野草,不少农民不无惋惜地告诉记者,这些良田大都荒了一两年了。国家搞建设,我们支持,可是把大片良田圈起来长草,我们硬是没搞懂。他们让记者捎个信,让有关部门给个说法。
5月21日下午,我们驱车由新津向成都方向行驶,这段全程40公里的路程,据几个同行的老记者观察,仅视线以内圈起来的荒地就达73处之外,这些地块小的十多亩,大的上百亩,墙外是黄澄澄的即将收获的早春作物,而墙内则长出近人高的杂草。既无人管理,又看不出任何开发迹象。川内某国家级开发区,农民在1992年底就迁出土地,每人领取79元的生活费,而方圆2.1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内,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据说该区的水电气路已实现三通一平,但记者看到的则是现代化的道路与荒芜土地形成一个错位画面。可称地上良莠互见,开而未发。尤其严重的是,这些被围荒地多数是城郊肥沃的优质高产田地,都是自然生产力和土地产出率很高的地带,因此更让人痛心。
市长:提心吊胆
作为记者、编辑,读报是我的主业,像农民挥锄种地一样,每天都得放在首位,把报纸放在眼皮之下,去关注它,时时思索,摆弄。
那一天,我信步走进编辑部大楼,刚落座便有人嚷道:“好文章!好文章呀!”我跟着大伙的嗓音顺势也打开1995年3月8日的《四川日报》第二版,不禁也拍手嚷起来:“好!好!好!”
确实使人赞不绝口。这篇文章,在大伙一阵赞誉之后,我便坐下来细细咀嚼、品味。标题是《撂荒地复耕何以这么难》,副题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部分耕地撂荒透视》。我小声地读着:
今年元月,记者来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有关土地开发和撂荒地复耕方面的情况。
据开发区管委会几位负责人介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面积为6.1平方公里(约合9150亩),首期开发启动面积为2.5平方公里(约合3750亩)。3年来,开发区国土局(原称“土地开发公司”)已采用划拨和出让多种方式,向300多家用地单位提供土地2186.1亩,引进项目342个。已经投产的现有40余个。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一些征地单位的项目、资金不落实,已造成部分土地被闲置、撂荒。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
据有关方面的人士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头脑发热。一些单位在项目、资金均不落实的情况下,盲目占地、圈地。二是政府行为不规范,土地审批权的下放造成土地市场秩序混乱。他们说,由于开发区自行设立国土局自行批地,不仅造成了国有土地资产的严重流失,而且也削弱了开发区自我积累、自求平衡、滚动开发的造血机能。按理,作为高层次的开发区,本应在以地生财、以地聚财和善用国有资产方面作出表率,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几年来,尽管这个开发区国土局采用划拨和出让方式,向300多家用地单位供应了2000余亩土地,但收回的土地出让金却不够支付数千失地农民的搬迁补偿费和待安置农转非劳动力的生活补贴复耕难,难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土地被征用后,村民已农转非,以前的村社集体不复存在,找以前的干部帮助开发区组织农民复耕,已不可能。二是由于过去位在村里的农民交出土地后,无猪、无肥、无农具,已无力复耕。三是原有的水系、道路已被毁坏,所以许多离开土地的待业农民不愿复耕。
综上所述,开发区撂荒地复耕之所以这么难,难就难在有人吃国有土地的“大锅饭”,难就难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端正党风,严肃政纪,规范政府行为做起。
妙极啦!还配了一篇短文,放在“一语中的”栏目中。文章三言两语,击中了要害,点中了穴道,耐人寻味!标题更妙:《查一查,还有多少撂荒地》。
土地既是宝贵的资源,又是巨大的资产。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均耕地只零点八四亩,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如不重视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严格管理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国务院和省政府早已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对本辖区的土地荒芜情况进行彻底清理。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属于清理的重点。不论以出让、划拨还是以其他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而闲置、撂荒的耕地,荒芜两年或两年以上的由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荒芜半年以上两年以下的,按有关规定收取荒芜费;凡是能复耕的荒芜耕地(包括收取荒芜费和收回土地使用权的耕地),必须限期交给被征地或附近村组安排农户耕种。既不收回土地使用权,又不收取荒芜费的,要追究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
建议各地特别是办有开发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