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不得不说:世界是为我创造出来的。”
(犹太教公会,37a)
①有一项任务,只有我,而且只有我一个人能完成,这项任务如此巨大,以至于它的完成体现了所有人类的意义。伦理学的根本难题被表述为“我应该做什么?”
这个问题。这个陈述的缺点是把行动与“我”的纯粹存在分割开来,似乎伦理学的难题是附加在人的实存之上的特殊的内容。但是,道德问题与自我的关系比同行动的联系更深刻,更密切。 提出“我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行为。 它并不是附加于自我的难题;它是作为难题的自我。道德上的难题只能被当做与个人有关的难题,即我应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的生命就是任务,就是难题,就是挑战。道德行为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因为社会需要它。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它就不能理解“我之为人”中的“人”是什么。 这个表述与道德探索的另一个出发点(我怎样
①犹太教公会(Sanhedrin)
,指犹太教最高议院及司法机构,由祭司、文士和长老71人组成。 公元70年被解散。 ——译 注
60
人 是 谁73
才能获得道德理想和价值?)是截然对立的。
独特性
为什么我们对人感到困惑不解?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很容易被定义或被归类。 但是,即使我们能够给人类下定义并确定其在动物世界的位置,但我们很快就发现,在试图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或者在试图认识我们自己的自我时,这一定义毫无价值。正是人的独特性使我们感到迷惑不解。 所有其它的存在物似乎完全符合大自然的秩序并由永恒的原则来决定。 只有人占有独特的位置。 作为自然的存在,人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经常进行选择。就他的实存而言,他是受限制的;就它的意志而言,他是不受约束的。 他的行为不像能量的射线从物质中散发出来那样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 人处在三叉路口,他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应当选择什么方向。 因此,他生命的旅程是不可预料的;没有人能够事先写出自传来。使各种理论得以发展的概括化过程,在试图认识人的时候,便显得很不恰当。 因为在研究具体的人的问题时,我碰到的不是一般性,而是个别性,是一个人。 我们之所以一再失误,正是由于我们片面地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人类的境遇造成的。对我的头脑来说,我的实存是一系列事件,是一种独特
61
83人 是 谁
的终生的境遇,是不可重复的和不可代替的事物。 我的实存作为一个事件,是原作,而不是摹本。 没有哪两个人是相同的。 做人的主要方式是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说、要想和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是以前未曾说过、未曾想过也未曾做过的。 致使实存被贬为一般性的,恰恰是事物的表面、外表和共性。做人是个新奇——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或延伸,而是对未来事物的期待。 做人是出乎意料,不是往昔的结论。 人有创造事件的能力。 每个人都是独特性的展现和实例。一个人不仅有一个身体,也有一副面孔。 面孔是不能够移植也不能够替换的。 面孔是信息,面孔会说话,这一点他自己常常不知道。 人的面孔不正是神秘与意义的活生生的混合体吗?我们都能看见它,但都不能够描述它。 在千百万张面孔中,没有哪两个人的面孔是一样的。 任何一张面孔在瞬息之间都会改变模样。 这不是很奇妙的吗?身体最显露的那一部分,为人最熟悉的那一部分,是最难以描述的一部分,是独特性的化身的同义语。 我们能把一张面孔当作寻常事物来看待吗?
任何一种存在物的单个样品都是没有名字的,但是每个单个的人都有其姓名。人类个体不仅仅是人类的样品或标本。忽略了他的独特性,你就会歪曲他。存在意味着奋力往前走,奋力前进,奋力向前,奋力持续下去。 但是,做人却意味着要超越纯粹的连续性。 做人是在瞬间发生的。 做人在于奇特性的突然迸发。 奇特性是很容易被忘却的向度,它时常面临整体性的不断攻击。 纯粹的连
62
人 是 谁93
续性会导致奇特性的暂时中断,导致困苦,导致内心的崩溃,使所有的瞬间被破坏。 要发现存在的宽容性,就必须培养超越自我的艺术。 生命在突变中进入意义,由此才认识到时间是慈祥的。没有哪个人是普通人。 普通人、典型的人、分不出高低贵贱的平常人,是统计学上的小人①。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普通的、不可区分的人,除非人把自己淹没在冷漠和平庸之中。精神的自毁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机 会
存在——人或动物的存在——的过程是有标志的、固定的,那就是从生到死。 做人的过程却要经过一个迷津,即我们称为“人的内心生活”的幽暗而复杂的迷津。 这种迷津不应被看作结构,不应该被看作永恒的体质;它是不断发展的,是常常违反模式、规则和形式的旺盛精力。 内心生活是一种不断增长的状态,是无限扩展的复杂性。人如果自行其是,就必然走上歧途;他每走一步都需要指引。有没有为人指点迷津的向导呢?
需要向导是做人的方式。动物的生活是一条简单笔直的道路;内心生活则是个迷津,如果没有向导,任何人都不能走出这个迷宫。 这种状况是不可
①小人(homunculus)
,特指炼金术士在蒸馏瓶中人工制造的小人。 ——译注
63
04人 是 谁
逃避的。使人与动物相分离开来的是内心世界的无限而不可预料的发展能力。 同我们所知道的其它任何存在物相比,人的心灵都有着更多的潜在能力。 试看一个婴儿,并尽力想象他将要创造许许多多的事件。 一个名叫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①的小孩,他的才能足以使几代人倾倒。但在一头小牛犊或一匹小马驹身上,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潜力和可以期待的奇迹呢?的确,人的存在之谜不在于他现在是什么,而在于他能够成为什么。②
我们对人所能了解的,不过是人身上潜在要素的一小部分。 描述人类现在是什么,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我们无法设想人类能够成为什么。既然人的显著特点是他的存在的可能性超过他的存在的现实性,所以我们不应当把我们的理解力局限于他实际是什么。 我们必须超越事实的限制,以便正确地看待人。 人不仅应当被理解为一连串的事实,还应当被理解为一系列的机会。为了从人出发来理解人的难题,我们决不应当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把人想象为以某种潜在方式贮存能量的物,而应当根据个人的思想和个人的经验把他想象为一个人——他被要求与现在有所不同。 其任务不是实现潜能,而是理解、承认、回答和超越现状。
①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1685—1750)
:德国音乐家和作曲家。——译 注②A。J。赫舍尔:《人不孤独》(1951年,纽约)
,第209页。 ——原注
64
人 是 谁14
非终极性(Nonfinality)
人在何处?我们在生命的什么阶段上,在他的实存的什么境况中看到人的真实面目?他不断变化,反复无常,以不同的角色出现。 他作为售货员或士兵,同他作为父母是一样的吗?他从摇篮到坟墓,从洞穴时代到火箭时代,是一成不变的吗?
上面所列举的那些定义听起来都具有终极性(finali-ty)
①,似乎都是决定性的。但是,没有永恒的和终极形式的人这类实体。 很少能在确定的版本中找到人。 做人的显著特点是,他的行为和自我理解都是变化不定的,不能一劳永逸地保持他原来的样子。 终极性与人性似乎是互相排斥的。 人处在实验性的、未决的、不确定的和终极的、固定的、确定的两极之间。任何事物都是可能的。 人的特征具有模糊性,人的行为具有两可性,因而人的恒定性中包含着内在矛盾。 人有许多张面孔,哪张面孔是真实的?哪张面孔是虚假的?
要理解人的存在,只看到他此时此地的行为,比如说,只看到他受到我们这个工业社会的制约,是不够的。 人是流动
①终极性意味着人是完成了的、定型的、达到了终点的。 非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