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民文学060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希望梁守一让一让;等下一批。有关的头儿探他的口气;他抿紧嘴唇不做声。结果是法学系的彭佳佩教授让了。 
而最有资格首先分到最好住房的就是彭佳佩教授。 
彭佳佩和她丈夫乔博吾先生的学术成就在国内是公认的。“文革”期间;他们夫妇遭受的迫害也是令人发指的。但彭佳佩教授观点特别;她断言她先生在“文革”中的不幸以及她后半生的痛苦都是她八十六点七公斤的体重引起的。 
彭佳佩教授的丈夫乔博吾先生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那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几经辗转回到祖国。他的导师很惋惜;通过一直和他相爱着的女儿挽留他一起主持一个研究所。但他还是执意回国;一场抱头痛哭;歧路作别;从此天各一方。 
乔先生回国后和彭佳佩结成秦晋。婚后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乔先生是在清理阶级队伍的时候自杀的。被宣布为美国特务的当天晚上;他就同彭佳佩研究自杀的法子。 
最便捷的方式当然是自缢。但是;他们当时被赶进的“牛棚”是车库;空徒四壁;一个透气孔;没有栏杆。一盏昏暗的电灯紧贴在顶棚上。唯一可供利用的是从学生宿舍搬来的那张床头、床档、床铺连成一体的床。刚好符合要求:长度两米;超过他们的身高。 
他们于是奋力把床立起来;使长度成了高度。然后拧了一根绞绳;两端各拴起一个人的脖子;将绞索挂上床脚;蹬开脚下的凳子;像两条鱼似的挂了起来。 
结果是彭佳佩九死一生;她比干瘦的丈夫至少重一倍。蹬去凳子之后;她便立即下坠至绞绳的极限;脚掌虽未能全部着地;但已经着地的那些部分却足以使她同死神抗衡。稍作人工呼吸;便苏醒过来。而丈夫却因为她的沉重高高悬起。 
“是我害了乔先生。” 
彭佳佩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这样说。甚至应邀去美国讲学时也这样说。她有那么多疚恨。假使她不是那么重;假使那么重的是乔先生;那么事情就完全相反。她同乔先生在决定自杀后共同签名的遗嘱里只有一句话:把我们在银行的全部存款交给国家。 
他们当时不知道;那笔存款早被冻结了。 
落实政策的时候彭佳佩坚持履行了她和乔先生的共同诺言。并且把补发给她的和乔先生生前被扣发的工资也一并捐赠了。 
彭佳佩没有生育;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她带来了乔先生早年同美国导师女儿生的女儿;到学校担任英语外教。 
美国女儿走近那所由车库改造的房子时候;把双肩耸得老高;差一点就要哭出来。 
彭佳佩苦口婆心;从“文革”造成的普遍灾难一直说到学校的具体困难。要把废墟重建起来不可能太容易;很快她们就会有新房子;学校正在盖教授楼;等等。美国女儿好歹留了下来。 
教授楼盖起来了;却不是所有的教授都能分到。分房的方案是按照工(教)龄以及家庭常住人口记分;以分数多少往下排。彭佳佩是独身一人;即使加上美国女儿;分数也比别人差许多。因此她说;如果房子不够;那我让吧。她让出的那套房子给了中文系前任的系主任。老先生的儿子、女儿虽然迁回。户口却还没有正式落下来;影响了分房的分数。老先生既是梁守一的前任又是他的前辈;无论怎么说也轮不到法学系的彭佳佩来让房子。 
美国女儿觉得受了欺骗;收拾行装就要回美国。彭佳佩恳求女儿临行前同她一起去拜访一次校长。 
这是一幢建校初期留下来的平房;昏暗、潮湿;弥漫着发霉的气息;一脚踏上去满屋子家具一片轰响。 
校长这一次根本就没有参与分房。 
美国女儿后来竟没有走;随着时日的推移;甚至逐渐接受了并相信了彭佳佩教授的观点:一切都被物化的工业社会人所面临的只有孤独、空虚和崩溃;而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地方反而不会有形而上的苦恼。 
彭佳佩及其美国女儿的事迹为教育界内外的许多报刊刊载。当时人们私下里对梁守一不乏微辞;把他和彭佳佩作了对照。 
梁守一多少有些难堪;还是硬着头皮挺过了那些日子。而今;时过境迁;他却发现自己忽然落人了弱势群体。就像一个长长的队伍;他先前排在靠前的位置;那个队伍忽然一个后转;他成了尾巴了。住房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学校后来盖的宿舍楼;无论样式、结构和质量都比他住的这幢楼不知好到哪里;面积也大多了;校行政一个小处长就比他住得还宽裕。他退休早;面积也达了标;新房子盖得再多也没有他什么事。最受不了的是一肚子气却说不出口。尽管多少惊天动地的情节都早被历史遗忘;尽管彭佳佩已作古多年;当年的分房却连细节都记忆犹新。梁守一能做的只是联络同病相怜的老住户就房子的维修、环境的管理;用电话、写信、登门之类所有能用的方式;不断找校行政的麻烦。别人开始还尽量应付;等到发现他们的目的主要在于发泄;也就虚与委蛇。这班老先生得罪不起还躲不起吗。 
这种无谓的折腾连梁夫人都烦了;说你们这样跟人家闹有什么意思呀;老了老了反而要让人家笑话斯文扫地吗?想享受就去买商品房;又不是买不起。 
梁夫人其实早就动了买房的心思;每天守在电视前面;除了没完没了的韩剧就是房地产节目。每天来的报纸;她抽下的就是登房地产广告的那一版。梁守一最烦的就是电视;他一直认为电视是最大的社会公害之一。很多年前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特地去宾夕法尼亚州的清教徒社区做过一回考察;那里的人连电灯都不用;更不用说看电视了。回来写了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甚至联系到了先秦时期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其实写了也是白写;只有他自己奉行。梁夫人一开电视;他就抱了一堆报纸躲进里屋。对房地产之类;他更是嗤之以鼻。消费社会的最大的特征就是诱惑;而诱惑后面就是一个又一个防不胜防的陷阱。就是这些陷阱;造成了诱惑者的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梁夫人一提商品房;梁守一就说你趁早死了那条心;我哪里也不会去的。 
“那你就少发牢骚。”梁夫人说;“你受得了;我还受不了!” 
梁平说:“你们要是有钱;还是应该买房;钱放在房子上会升值;放在银行里只会贬值。” 
“哼;我还不知道你;你不过就是想鸠占鹊巢罢了。”梁守一明察秋毫。 
“就是啊。”梁平笑起来。 
儿子一笑;梁守一倒没有话了。 

3 

当时的决心下得很突然;完全是一种冲动;像是神差鬼使。吃饭的时候;梁夫人随手把那张报纸放在桌上;梁守一对这种广告版面从来是不屑的;这次却斜了一眼;接着又斜了一眼;然后;居然把它抓了起来。 
那是一个坐北朝南的高层楼盘;单体临江呈一字展开。从楼盘到江边是近百米的绿化带;楼后是新辟出的城市景观大道;与楼盘之间隔着一片带状的小树林。楼盘的西面是一座名字叫做“加州阳光”的豪华宾馆;东面是一座桥头广场。广场过去就是连接一江两岸新老城区的跨江大桥。 
楼盘的广告用了一个很有冲击力的词:“城市绝版”。应该承认;恰如其分。在这片沿江几十公里的城市新区里;这个楼盘的位置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既没有一般小区楼盘高楼林立的壅塞嘈杂;又没有那些周边空间很大的独立楼盘的冷清寂寞;有最充足的阳光;却没有南方可怕的西晒;交通便捷;却没有城市噪音;江流浩荡;一桥如虹;是城市;却享受了更多的自然。 
另外;这个楼盘还有一个特别对胃口的名字:“枕流人家”。不像流行的那些“维多利亚半岛”、“塞纳左岸”以及就在它旁边的所谓“加州阳光”之类的媚气十足;俗不可耐。 
梁守一目丁着报纸;梁夫人则盯着他的脸。正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看什么?”梁守一放下报纸。 
“我看我是不是看错人了。”梁夫人的惊讶是真的。 
“少哕嗦;打个电话。” 
“打电话?给谁打电话?说什么?” 
梁守一把那张报纸推到梁夫人面前:“打这个电话;看看那边现在有没有人。” 
“你要干什么?” 
“你打吧。” 
梁夫人疑疑惑惑地抓起电话;眼睛还一直疑疑惑惑地看着梁守一。 
电话通了;梁守一一把接过来;售楼小姐居然也姓梁。 
“那好啊;我们是本家。” 
话似乎还没有说完;梁守一就放落电话;吩咐梁平:“你那个欧阳不是有车族吗;可不可以请来帮个忙?” 
梁平飞快地眨着眼睛;应声说:“行啊。” 

欧阳是省电视台广告部的;早几天去了外地。梁平意识到机会来了;免得节外生枝;马上找了省作协的司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