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杂病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只(炙)杏仁一升(去皮尖)

  右六味,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太阳病二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阳明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方见前)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方见前)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小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大便,但初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方见前)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前)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前)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前)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责,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前)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方见前)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不可汗也,当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方见前)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十五个(劈)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其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子豆汤方

  麻黄二两 连轺二两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斤(切) 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阳明病,身热,不能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此名谷疸,茵陈蒿汤主之。(方见前)

  阳明病,身热,发黄,心中懊(忄农),或热痛,因于酒食者,此名酒疸,栀子大黄汤主之。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身黄,津液枯燥,色暗不明者,此热入于血分也,猪膏发煎主之。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右二味,和膏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四两 黄柏四两 芒硝四两 栀子十五枚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劈) 大黄二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二升,日三服。   

  黄病,小便色不变,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热,除热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小半夏汤方(见前)

  诸黄家,但利其小便,五苓散加茵陈蒿主之;假令脉浮,当以汗解者,宜桂枝加黄芪汤。(五苓散见前加茵陈蒿十分同末)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五枚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诸黄,小便自利者,当以虚劳法,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腹满,小便不利,舌萎黄燥,不得眠者,此属黄家。

  黄疸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

  夫病,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后必发黄。

  趺阳脉微而弦,法当腹满,若不满者,必大便难,两胠疼痛,此为虚寒,当温之,宜吴茱萸汤。(方见前)

  夫病人腹痛绕脐,此为阳明风冷,谷气不行,若反下之,其气必冲,若不冲者,心下则痞,当温之,宜理中汤。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发热,十余日,脉浮而数,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 甘草三两 大黄三两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阳明病,腹中切痛,雷鸣,逆满,呕吐者,此虚寒也,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腹中寒痛,呕不能食,有物突起,如见头足,痛不可近者,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目汗 干姜四两 人参一两 胶饴一升

  右四味,以水四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饴,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阳明病,腹满,胁下偏痛,发微热,其脉弦紧者,当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两 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后,如人行四五里,再进一服。      

  问曰:阳明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其有宿食也,大承气汤主之。(方见前)

  寸口脉数而滑者,此为有宿食也。

  下利不欲食者,此为有宿食也。

  脉紧如转索者,此为有宿食也。

  脉紧,腹中痛,恶风寒者,此为有宿食也。

  宿食在上脘者,法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匙,温服之,不吐稍加,得吐止后服。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汗则(言严)语,烦躁,此属胃不和也,和之则愈。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弦者,不可吐、下,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阳病,气上逆,今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主之。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

  柴胡八两 芍药三两 枳实四枚(炙) 甘草三两(炙)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以吐、下,发汗,温针,(言严)语,柴胡汤证罢者,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救之,柴胡汤不中与也。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