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士道 新渡户稻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uaker)是爱国者,新渡户也是爱国者,为了追求玛里,他也变成教友派信徒。玛里的父亲认为日本人是野蛮民族,反对玛里与新渡户结婚,但他们两人交往5年后,在1891年结婚,当时玛里33岁、新渡户28岁,年龄相差5岁。结婚后两人在东京的住家,简直像在日本海中漂浮的孤岛,住家环境完全是美国式的。玛里是第一个跟日本人结婚的美国女性,不说日本话,也不顾虑日本人的想法和行为方式,不论是文化上或心理上,仍然依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American way of life)在日本生活。但是她帮助丈夫出了一本英文书《Bushido(武士道)》,将日本传统与欧美比较,详述日本的武士道与欧美骑士道的相似性,辩解日本的切腹、复仇等绝不是野蛮。藉助于优美典雅的英文,此书风靡欧美的读书界,新渡户稻造之名忽然传遍世界,于是谈「武士道」就是「新渡户」,谈「新渡户」就是「武士道」,而闻名天下。
新渡户稻造与其妻子玛里
从此,新渡户步步高升,成为京都帝国大学教授(1904年)、第一高等学校校长(1906年)、美国卡内基财团(Carnegie Foundation)的交换教授(1911年)、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15年)、东京女子大学校长(1918年)、国际联盟事务次长(1919年)等,步步高升。
新渡户在《武士道》第一版序说,此书的直接开端,是吾妻常常问我为什么这样的思想或风俗在日本很普遍呢?
武士道的规矩,在西洋人看来是很野蛮的,他就必须想办法圆滑的说明,因此与妻子一再讨论,让她理解,取得她的同意。新渡户的此本着作,另外也得到美国人女友安娜(Anna C。Hartshorne)的协助。她和她的父亲亨利(Henley Hartshorne)1893年到日本,住在新渡户家好几年。安娜留下来的信件,亦证实她对《武士道》的著述有很深的关连。依留下来的纪录,当新渡户的手发抖而写不下去时,安娜即听取新渡户的口述,替他书写下来。新渡户在此书的序末尾,也表达对安娜的感谢。
这样以英文撰写新诠释的《武士道》,在义和团事件发生的1900年于美国费城(Philadelphia)出版,Philadelphia在宾夕凡尼亚州,是希腊语「友爱」之意,从殖民地时代由教友派信徒潘恩(William Penn)领导建设,成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以及翌年宪法发布的历史纪念都市。此书的出版刚好给欧美人「日本精神」与中国「义和团」(西洋人称Boxer拳匪)评比的机会。这本书在日俄战争爆发后的1904年,经由美国人的协助,由较大的出版社再版。拜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了俄国白种人之赐,国际间加深对日本的关心与兴趣,英文版的《武士道》即变成畅销书。新渡户从此成为日本精神、日本伦理学的权威,名扬世界。1905年日俄战争战胜之年,明治天皇特地召见《武士道》作者新渡户进宫,当然玛里夫人也陪同到皇居拜谒。
这本书在1899年出版后,经过几次增订再版,在芦沟桥事变的翌年1938年,由矢内原忠雄翻译的日文版在岩波书店出版,成为在日本《武士道》论的铁定版。
此书的第16章「武士道仍然存在?」断定:「武士道一直都是日本的精神与原动力。」带领日本渡过王政复古的暴风与国家革新的漩涡,而掌舵日本船方向的大政治家,这些人所通晓的道德教育均在武士道之内。看看佐久间象山、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现代日本推动者的传记,以及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板垣退助等人的回忆录吧,你会发现日本的形成是以武士道的思想和作用做为动力。
的确,佐久间、西乡、大久保、木户、伊藤、大隈、板垣等是推动了日本「王政复古」的维新事业,促使日本成为「上下一体的皇国」志士,并且日本也经由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使「皇国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但是日本「内政」的成就乃建立在「外征」亚洲邻邦的牺牲之上。
佐久间象山是提倡「东洋道德、西洋艺术」论的思想家,他评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唯贪图利己、不知礼义廉耻,他的理想就是日本「皇国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而启蒙日本志士推向「开国进取」的方向。佐久间最后拜谒幕府的高层一桥庆喜以及将军德川家茂谈论「开国」时务,然而被「倒幕」和「攘夷」的志士暗杀。
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是「王政复古」明治维新的三大功臣。西乡以「征韩论」闻名,被不平士族拥立造反,战败自刃。大久保在明治初年得机会巡游欧美,见欧美列强虎视眈眈,遂主张先「内治」而反对「征韩」,但1874年转而主张「征台」、「台湾处分」,并到中国推展「强硬外交」,1878年被不满士族暗杀。木户孝允是「尊王攘夷」的志士,起初提倡「征韩论」,以便下级武士的不满有发泄地方,但自从1872年随岩仓遣外使节团巡历欧美回国后,就改变态度反对「征韩」,也反对「征台」,在西南战争中死去。伊藤为日本创设内阁制和制定明治宪法的功臣,在其第二次组阁时,扩张海军,强行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为并吞韩国而缔结日韩协约,并任第一任韩国统监,但被韩国爱国志士安重根暗杀身亡。
大隈是1874年日本出兵「征台」的事务局长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组阁对德宣战,并向中国强行提出21条要求,力图让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殊权益,然而他曾被日本右翼玄洋社员来岛恒喜投掷炸弹而断了一只脚。板垣是「征韩论」的首脑,因征韩论失败而下野,后来组织爱国公党、自由党等各种政党,参与政治活动,对内虽主张「自由民权」,但对外则主张「征韩」、「对中国开战」。
从以上历史事迹可见,在日本武士道思想影响下的大政治家,对日本来说确实是明治维新的功臣,但对邻邦的民众来说,则显然都是对外武力侵略的元凶。如果从邻邦被侵略者的立场来看,日本的武士道思想是应该被否定的。
看看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论中,他对中日甲午战争如何论述的,「小日本」拥有的是肉体上的耐力、不屈不挠及勇敢,这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可获得充分证实。「有任何民族比日本人更忠君爱国吗?」是经常被提出的问题,而答案总是骄傲的「没有」。日本人应该感谢的是武士道。
日本人应该感谢武士道,那么被旅顺大屠杀的中国人,日本占领台湾时遭受大屠杀的台胞,是否也要跟日本人一样歌颂武士道的残酷呢?
新渡户再强调:打赢鸭绿江、朝鲜及满洲东北战役的,是日本祖先的灵魂,在子孙的心中跳动,引导着子孙的手。那些威武的魂魄、武勇的先祖精神,并未死去,对于那些有心看见的眼睛,那是清晰可见的。即使一位拥有最先进思想的日本人,在外表之下,仍然是一位武士。
新渡户从1920年起担任国际联盟事务局次长7年,负责日本在国际的宣传工作。回国后就任贵族院议员,并以太平洋问题调查会理事,为沈阳事变后日军出兵中国东北辩解,而在1933年去世。他的美国夫人玛里,则活到卢沟桥事变的次年1938年。他们夫妇不仅支持日本在1904…05年的对俄战争,从1931年的沈阳事变开始,在1930年代一直辩护日军在中国的军事行动是对的。换言之,重新诠释「武士道」的用意,乃是向欧美列强辩解和正当化日本侵略东亚的理论。
 
二、武士道的起源及实质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尊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