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教的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石不能与之齐坚,龟鹤不足与之等寿。”AB同书《辩问》篇夸说黄帝是自古以来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圣人,曰:“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
  黄帝先治世而后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AC《极言》篇则历叙黄帝遍历名山、访真问道、以至最后得道升天的故事。
  略云:“昔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灵,可谓天授自然之体也,犹复不能端坐而得道。
  故陟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咨涓子,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故能毕该秘要,穷道尽真,遂升龙以高跻,与天地乎罔极也。“AD南北朝  隋唐间,续有史籍增益黄帝成仙事迹。《一杂子》曰:”黄帝诣峨眉见天真皇人,拜之玉堂,曰:敢问何为三一之道?皇人曰:而既己君统矣,又咨三一,无  死士  乎?
  ……圣人欲治天下,必先身之立权以聚财,葵财以施智,因智以制义,由义以出信,仗信以著众,用众以行仁,安仁以辅道,迪道以保教,善教以政俗,……制礼以定情,原情以道性,复性以一德,成德以叙命,和命以安生,而天下自尔治,万物自尔得,神志不劳,而真一定矣。“AE《黄帝内传》又模仿《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编造西王母向黄帝讲道、授图像的故事,曰:”王母授帝七昧之术。帝曰:何谓七昧?王母曰:目昧即不明,耳昧即不聪,口昧即不爽,鼻昧即不通,手昧即不固,足昧即不正,心昧即不真。但心不乱即真矣,目不昧即明矣,耳不昧即聪矣,……是知七昧其要在一,一之稍昧,六昧俱塞,则一身不治,近于死也。“AF又曰:”王母饮帝以碧霞之浆,赤精之果,因授帝白玉像五躯,曰:此则元始天尊之真容也。又授帝二仪本形图,还丹十九首。帝乃作礼,置于高观之上,亲自供养,后妃臣妾莫得睹之。其观上常有异色云气,奇香闻数百步,时人谓之道观,道观之号自此始也。“AG《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所起》又称黄帝是灵宝经的传人,曰:”今传灵宝经者,则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于轩辕黄帝。“
  AH唐僖宗广明二年(881 ),王瓘对诸书所记黄帝修道事进行整理,成《广黄帝本行记》,是黄帝修道成仙的系统总结。
  称:“黄帝以天下既理,乃寻真访隐,问道求仙,”于是历访诸山问道,最后道成,“有黄龙垂胡髯迎帝,帝乘龙登天。”AI道教奉黄帝为古仙人,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称之为“玄圃真人轩辕黄帝”,列于第三中位太极金阙帝君之下的左位。道士多托黄帝之名以著书,现《道藏》除收医书古籍《黄帝内经》外,托名黄帝之《阴符经》是其最著名者。托名黄帝的方术书则更多,如述外丹术的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论占卜的有《黄帝龙首经》《黄帝金匮玉衡经》《黄帝宅经》;论选择嫁娶吉日的有《黄帝授三子玄女经》;论杂法仙术的有《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等。
  旧时一些地区尝建黄帝庙或轩辕庙,多以之为古仙而奉祀之。《山西通志》载有多处黄帝庙,其“一在曲沃县城中,明正统间里人掘地得古碑,……其阴赞文曰:”道德巍巍,声教溶溶,与天地久,亿万无穷。‘因立庙。“AJ河南、陕西等地亦有黄帝庙,《河南通志》云:”黄帝庙有二,一在宜阳县西,一在阌乡县东南,世传轩辕黄帝铸鼎于此,故立庙焉。“AK道教宫观中尝有黄帝殿、轩辕祠。如四川青城山常道观既有三皇殿祀伏羲、神农、黄帝,又有轩辕祠专祀黄帝。
  注:
  ①AFAGAHAI 《道藏》第28册第45页,第32册302 页,278 页,第22册12页,第5 册32~3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② 《山海经校注》第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③④⑤⑥⑦ 《庄子集释》第2 册381 页,第4 册833 页,第3 册731 页,731页,第1 册246 ~247 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⑧⑨ 《史记》第4 册1385页,1393~1394页,中华书局,1959年ABACAD《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122 页,224 页,241 页,中华书局,1985年
  AE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65 册109 ~110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AJAK 《古今图书集成》第49册60360 页,60364 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7年
  西王母
  西王母简称王母,又称金母、金母元君,俗称王母娘娘。
  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领袖。
  西王母之名,始见于战国至汉初写成的《山海经》。其《西山经》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①其《大荒西经》曰:“西海之中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有人戴称,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②其《海内北经》又云:“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③据上所述,西王母是介于人兽、人神之间的怪神,其职掌“司天之厉及五残”,又属凶神。与此相反,战国初成书的《归藏》和汉初成书的《淮南子》中,西王母则是掌不死之药的吉祥神。
  《文选》卷六十《祭颜光禄文》注引《归藏》曰:“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④《淮南子·览冥篇》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
  ⑤西晋咸宁五年(279 ,或说太康元年、二年),从汲郡战国墓出土的先秦古书(《汲冢书》)《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又是人王。《竹书纪年》曰:“舜九年,西王母来朝。”“穆王十七年,王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⑥《穆天子传》卷三曰:“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西王母再拜受之。”⑦又:“O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将子无死,尚能复来‘。“⑧《庄子·大宗师》又将西王母写成得道之人,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死,莫知其终。“⑨总上可见,从春秋战国至汉初,西王母或为凶神,或为吉神,或为人王,或为有道者,形象不一。
  两汉之际,西王母已统一为人格神。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曰:“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AB西王母成为白首老妪。扬雄《甘泉赋》曰:“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虙妃。”AC西王母又似一寿星。哀帝时,京师曾掀起一次“传行西王母筹”及“祠西王母”的活动。《汉书·哀帝纪》曰:
  “(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AD《汉书·五行志》亦记此事,曰:
  “哀帝建平四年正月,民惊走,持槁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诏筹。……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设(祭)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
  《太平经》曰:“乐莫乐乎长安市,使人寿若西王母,比若四时周反始,九十字策传方士。”AE通过以上描写,西王母半人半兽的形象已经改变,但究竟是哪一种神,说法似乎仍然不一。司马相如和扬雄将其描绘为吉祥寿星,而在《后汉书》中又像恶神。
  两晋南北朝时期,西王母进而又被奉为女仙的领袖。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三云:
  “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有三青鸟,如乌大,使侍母旁。时设九微灯。帝东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程议  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  笑曰:‘此桃三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