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馆都不涨价,那么每个人只需要250元就可以到家了(来回500元)。春运期间,一个民工要多花费一倍的费用。
假设一个民工一年中能够节余4000元钱,那么,这些多花费的冤枉钱就是他1~2个多月苦干实干的积蓄。故而,铁路、公路、旅馆,交通运输行业有那么一句流行话:“春运一个月,赚够半年粮。”而这半年粮的四至五成就是从拿着最低工资、生活最贫穷的民工头上赚到的。
而民工呢,也可以用唐朝苦吟诗人的一句诗来形容——“谁谓天地宽,出门便有碍”,千古感叹,染苦了下层民众的生活,出门与回家,他们都太不容易。“修一修民工回家这条路吧,让我们更好走一些。”这恐怕是每一个民工心底的呼声。
张强的家里并未团圆,他还有一个哥哥,与嫂子也在珠海打工,夫妻两人在餐馆工作,每年年节就更忙了,每次请假,老板都不准,再加上其他原因,5年都没有回过家。
● 老牛拉快车又如何
应当感谢《珠海特区报》尚涛这样的年轻记者,跟着民工们跑了一路,尝了一把“梨子”的滋味。在全国,有许许多多的电视台和报纸都做过类似的连续报道,这些报道都得出同一个结论:民工回家的路真难,太难了!
让我们再看一看北京的《京华时报》记者陪着北京民工买票的一些情形吧!
安徽民工杨新立——
杨新立10日下午5时从北京郊区顺义的一家台球厅出来,进城买回家的火车票。
从顺义到北京西站平时也要3个小时。现在要过年了,又是周末,肯定堵车。结果,到了晚上8时半,他总算到了西客站。黑压压的一片人群,一条条长龙排满西站。一见这阵势,杨新立有点发呆。“先去问问,”记者提醒他。
节还没过完,许多人已踏上打工之路在广场东侧一个临时售票窗口,杨新立刚伸出脑袋凑向前,一只手就按住他的脖子把他拽出来。“后面排队去。”一位民警指着他。“我只问问不‘加塞’。”杨新立显得很委屈。“告诉你,后边排队去,到窗口再问。”民警拖开了他。
看看后面足有30米长的队伍,杨新立手足无措,醒过神来,赶紧乖乖到后边排队。“初中毕业在家待了3年就上北京打工,第一年没回去,第二年在火车上站了快20小时,出来腿都不是自己的了,今年最好能坐着回去。”杨新立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三名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妇女还没找到工作天很冷,杨新立没穿羽绒服,抱着身子夹在队伍中。晚上9时40分,终于排到了窗口。“13日1427去安庆硬座一张。”杨新立边说边掏钱。“全是站票,全是站票”,售票员重复着这四个字。杨新立张嘴发呆。“要不要?要不要?”售票员催促。“他来自湖北,胸前写着“厨师”两字还不快买,要不连站票都没有了。”记者也催促他。杨新立却出人意料,收起钱走开了:“站了一年了,我要坐着回家。”(注:杨新立平时在台球厅摆球、端茶送水,坐下一会儿的时间很少,每天要站十二三个小时。)
河南民工李健——
11日上午9时,北京站,来自河南商丘的民工李健告诉记者,10日排了一天队,没买到票,今天起了个大早,6点钟就来到北京站。当时天空飘着小雪,雪越下越大,只穿两件薄毛衣的他冻得直打哆嗦。
李健在几个窗口转了一下,最后来到车站广场露天售票窗口排队,记者问他,有室内售票厅,为什么顶着风雪到露天窗口买票。李健说,室内暖和,肯定站队人多,要排老半天。
来自山东的小伙子在崇文门找工作记者陪着李健排在41号窗口。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看着慢慢向前移动的长队,李健一会儿跺跺脚,一会儿搓搓脸,“这么冷的天气,真受不了。要是家里种田能挣钱,也不来北京受这份罪。年年春节买票回家,就像上战场,紧张得不行。”
好不容易排到窗口,李健告诉售票员,想买张14日到河南商丘的票,售票员说,没有啦,看到后面的人往前挤,好不容易排到窗口的李健急忙又问:“那15日呢?”
“还没开始卖。”满怀希望的李健再次失望了。
李健只好再到别的窗口碰碰运气。记者问他,这样没有目的地排下去有希望吗?“不知道什么时候卖15日的票,我这样排下去,说不定开始卖的时候我正在队里,就有希望买到,不排队一点希望都没有。10日就是这样不断地排队,排了一整天。”
雪还在下,风越刮越大。缩着脖子的李健又来到露天广场的又一个露天窗口,排在长长的购票队伍后,开始了新一轮希望渺茫的等候。
湖北黄冈民工夏春和满脸无奈地对记者说:“我想打个电话就知道哪一趟车次有票,票价多少钱?也邪门了,铁道部门公布的热线从来没有打通过,只好一次一次往火车站跑。”
一位从北京前往广州的旅客向新华社反映,他于7日开始买12日以后的车票,排了一天一夜的队等到了8日零时,却被告知已经没票,“心都快碎了”。前往哈尔滨的民工刘成吉卡住时间点到了车站,得到票已售完的回答。“可转过头来,就有人向你兜售高价车票,有关部门真应该管一管。”铁路部门规定列车票提前4天出售,临时客车票提前8天出售,可是旅客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预售票开卖之时往往就是车票告罄之际。
在1.3亿的春运出行人数中,第一位的就是民工,他们约占人数的四至五成,而且通常是住在离车站很远的郊区,他们既没有电脑可以上网,也无法打通车站热线可以问询,因此他们总是盲目地往返于住地与车站之间,两眼一抹黑像没头苍蝇似地瞎碰瞎撞,为了买一张有座位的车票,他们甚至往返三至四次,结果等到的还是失望。
不错,铁路部门为此也叫苦不迭,在那样的高潮期间,铁路员工几乎都得不到休息,30天?40天?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精疲力竭,力竭精疲,还落不到好。并且,每到春运高潮来临之前,铁路部门都像有“大敌来临”的感觉,做足了计划,打足了提前量,仍然是那样狼狈不堪。
对于这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我也深有体会,那是1998年春节前,因为母亲病重,我要赶到苏州去,就到处去买车票,结果买到了一辆加车的车票,不但正常24小时的路程走了36个多小时,而且是一辆“文化革命时代”用过的那种车,没有暖气,厕所根本就不能用,因为它都已经被尿冰冻住,不小心还得摔一个跟斗。没有开水,没有服务员前来清扫。整个晚上都在冻、脏、臭、挤、吵中度过,折腾到家里后,就得了一场重感冒。
凭良心讲,中国的铁路在不断改进,迄今为止,已经努力地做到了五次大提速,拼上老命为完成这高负荷运转而硬挺着,但是,还是满足不了运输的需要。据说,春节期间的铁路运输,负载量已达到了200%,一个厕所里竟能挤进11个人,而长途汽车、轮渡的超载率往往更加惊人,由于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黑车”盛行,而黑车的超载引发的事故又不断,人为地造成了许多的灾难。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不绝增加,春运期间的运输人次也逐年大幅度地增加。光春运这40余天的旅客铁路发送量就达到1.3亿人次。据交通部门的统计,2000年有16.16亿人次;2001年有16.60亿人次;2002年有17.40亿人次;到了2003年则增加到18.19亿人次。在2004年这年春运中,运客量是18.9亿人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都没有如此集中、如此巨量的乘车往返记录,要是上吉尼斯世界记录,这绝对是无可比拟的独一份。
在18.9亿人次中,铁路运输达到13.7亿人次,比前一年增加2%;公路运输达5.17亿人次,比前一年增加3%;水运2600万人次,与上一年持平;民航105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6%。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民工们“钟情”的还是火车和汽车。试想,他们一年中只挣到那么一点的钱,春节比平时还得多花一倍,他们哪里还敢去坐飞机呢?
从纵向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