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对两个城市的市民来说,最难细化或量化的还是各自所在城市的美感。
济南人说:济南的美是一种底气,需要慢慢体会。济南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对它的高度概括。济南尤以泉水众多、甘美而闻名于世,有“济南泉水甲天下”和“泉城”之美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名泉喷涌千年,“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景象绵延万代。众泉汇聚的大明湖与佛教胜地千佛山交相辉映,又衍生出多少委婉动人的传说。
青岛人说:青岛的美是一种洋味,一种优雅。早在20世纪初叶,青岛就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逶迤连绵的前海海滨,起伏跌宕的崂山,红瓦绿树的城市风景,具有典型欧陆风格的多国建筑,浓缩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舒适便利的旅居条件,使青岛成为中国最优美的海滨风景带和海内外著名的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的胜地。
青岛历史上遗留下20多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成了浓郁的欧陆城市风貌。代表性的建筑有德国总督府、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八大关别墅区等。每一座建筑,都写着一段历史,演绎一个故事。青岛市郊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丰富多彩:千古名胜琅琊台,古台观月、龙湾涌浪,秦始皇三次东临,越王勾践在此设台会盟诸侯,徐福东渡日本从此起航;田横岛,西汉五百义士壮怀激烈、可歌可泣;还有被誉为石刻瑰宝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山石林和春秋战国的齐长城遗址等。
青岛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海外游客入出中国的主要口岸,是经国家批准的旅游落地签证口岸和日本公民短期(15天以内)免签证口岸。
济南著名景点有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泉城广场;青岛著名景点有前海、八大关、崂山、第一海水浴场、五四广场;济南有藕粉、酱菜,青岛有青岛啤酒、干鲜海货;济南的城市骄傲是交警,青岛的城市骄傲是海尔、张瑞敏、2008奥运……
真是“越比越自豪,谁不说俺家乡好”。
针锋相对的历史和文化
但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城市。
济南是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青岛则是山东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济南——因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而被选择为山东这一区域的政治中心,饱经沧桑而未变,可以说济南是一“重要”的城市。
青岛——则是前工业化的中国,在创建新的经济制度和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选择优越地理位置时形成的区域经济中心,可以说青岛是一“优越”的城市。
当然,就历史而言,济南的历史太厚重了。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南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中国传统医学的杰出代表,战国时代神医“扁鹊”;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思想家邹衍;唐朝开国功臣、一代名相名将房玄龄、秦琼;中华词坛“婉约派”、“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宋代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金元散曲家张养浩、杜仁杰;明万历年间文学为一时之冠的内阁大学士于慎行;清《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人、藏书家周永年等。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传誉。
青岛则是近代鸦片战争之后兴起的城市,以前只是一个沿海渔村,德国人侵占之后,因为着眼于东方战略的需要给予青岛大力建设,奠定了青岛发展的基础。
青岛的历史虽然很短暂,但在短时间内却凝聚了德国建筑和生活方式几千年的精华,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名望。民国时期,青岛成为“特别市”,从此提升了青岛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也是那时候养成了青岛人高傲的性格,为今天青岛、济南两城市之间无休止的争论埋下了伏笔。建国之后,尤其是1958年山东大学从青岛迁往济南后,青岛文化发展滞后。直到改革开放,青岛被确定为中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猛,海尔、海信、青啤等名牌企业崛起,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不同的历史决定了两个城市间不同的文化性格。济南和青岛有着不同的城市性质、文化机制和生态环境,这使得两地的城市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功能和趣味,并最终使得两城之间的PK变得针锋相对起来。
据《大众日报》发表署名为韩先生的文章(《济南青岛城市性格素描》)指出:济南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济南是知识精英分子和齐鲁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的“大雅大俗”的城市文化,而青岛则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浸润而形成一种“雅俗共赏”的城市文化。济南的城市文化有着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这里既有书墨飘香的“大雅”,也有光着膀子蹲地摊喝扎啤的“大俗”。而青岛则没那么明显。既雅不过济南,也俗不过济南,整体的城市文化取向是中间派,青岛盛产娱乐界的人才,便是这种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青岛很难产生大师级的人物。
在青岛人眼里,济南人的优点是朴实、热情、规矩、不排外。但其弱点也是很鲜明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公民,济南人缺乏省会意识;人守规矩虽好管理,但其另一面就是办事没有魄力,缩手缩脚,缺少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更少创业精神;另外,济南人还有一个弱点,即懒散。如济南的制衣业、理发业及修鞋业的就业机会多为外地人尤其是南方人所占据,本地人则不屑问津。
济南反击青岛最锐利的武器当然是文化了。因为“文化”这词儿是青岛的致命伤口,青岛人可以为了GDP与大连人争得面红耳赤,但却避免与济南人就“文化”这个话题过招。原因何在?因为青岛的文化的确十分脆弱。
论教育体系,青岛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代表,在海洋科学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济南则以山东大学为代表,教育体系横跨工农商、理工、师范等诸多门类。青岛只是在初级艺术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济南明显比青岛具有更广阔和全面的教育体系。青岛的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确没有济南发达,青岛只有青岛出版社和海洋大学出版社两家,而济南则非常众多;青岛有大学五六所,济南大学不下20所;单纯就报业集团方面,济南就有大众日报报业集团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两大机构,其他平面媒体更是数不胜数,无论种类还是专业化水平都强大于青岛。
所以济南的结论是:青岛由于缺乏文化根基和补充,导致城市文化无法明确地把握具体方向,青岛所谓的文化只是水分而不是血液,很薄弱。青岛城市建设把握不住自己的文化,所以尽管青岛的魅力建筑不计其数,但却无法代表这座城市的内涵。
青岛文化心态中的经济比重太多,知识偏弱,而济南却恰恰相反,在社会整体学习和学术气氛方面均比青岛具有优势。虽然同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才是文化城市,而青岛只能称其为工业区。青岛城市建设格局固然追求大气,但缺乏代表自己性格的东西。济南还有泉城广场突出泉城特征和文化韵味,而青岛的五四广场显然经不起文化思考。与青岛遍地咖啡吧、啤酒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济南街头大量的书吧和提供读书的茶座。
总之,今天的青岛正走在齐鲁文化的边缘,同时也是西方文化的边缘。在这种脆弱的文化根基上,海尔、青啤等王牌企业一旦出现战略失误,对青岛整个城市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济南和青岛的对比与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对比相类似,一个是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形成的行政中心,另一个则是近代兴起的沿海工商业相当繁荣的城市,在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自然有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