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设计在童年 作者:高燕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的友情,认了中国干妈干爹。前几年干妈去世,她和父母从美国专程赶往北京参加葬礼。
  她到哈佛的第三年是在中国学习的,一年以后,回到哈佛完成她的毕业论文。毕业后马上又去了中国,此后就留在北京工作。
  在那样一个并非急功近利地训练谋生技能的数理化基础教育环境下,凯特琳,也就是苏立明所在的高中学校为她提供的教育也许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解释: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良好的基础教育。从埃克塞特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美国基础教育是那么多姿多彩,它们的基础教育远远不只局限于“理工科”范畴的数理化,即使是外语课程,也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学习。
  人们不难预测,埃克塞特学校优秀的基础教育终要结出丰硕的果实。该校仅2000届的251名毕业生中,就有整整100人进入常春藤大学学习!其中:哈佛大学20人、耶鲁大学16人、宾夕法尼亚大学21人、普林斯顿大学9人、哥伦比亚大学8人、康奈尔大学7人、达特茅斯大学11人、布朗大学8人。
  这就是个人们常常无奈地、不无妒忌地笑说的那种哈佛进料器(Harvard feeder),或是常春藤输送器(Ivy League feeder)!
  2000年,该校除了有100人进入常春藤大学之外,还有进入著名的斯坦福9人、乔治城12人、卡内基美联6人、塔夫斯7人、威廉姆斯8人、卫斯理5人等。
  埃克塞特学校总资产5。3亿美元,目前在校的1 017名学生享用着123栋建筑和全美国最大的高中图书馆,近15万册藏书;师生比为1∶5,200位教师中21%拥有博士学位、61%拥有硕士学位。人们也许对它的多姿多彩不以为然,尽管学校每年为它的学生提供730万美元的奖学金,但是,它所提供的也许并不是大多数平民孩子可以享受到的贵族教育。
  女儿所在的高中和其他许多公立学校一样,是一个以州政府补助、当地纳税居民资助的公立学校,却也能开出包括16门大学AP课程在内的200多门课程,其中许多课程是非传统的“基础”课程。在她所修得的34个学分中,虽有9个学分之多是属于“理工科”的数、理、化、生(其中一门微积分、一门大学化学,各相当于大学两个学期的课程),但是,它们的比重还是只占了她所修的全部课程的1/4略强。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说:“我想一个学生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一段时间,教育是在传授一些知识点。它所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做乘法,如何拼写单词,知道不同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日期,如何掌握不同的物理公式,如何记住重要的书籍中人物的名字。我认为,如果你看一看当今最成功的人,他们最特别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于他们能把很多东西综合在一起的方式,在于他们能够看到人们从前看不到的模式。因此,对一个哈佛大学的学生来说,他需要学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如何去思考,如何以富有创造性的而且又是非常严谨、认真的方式去思考。我认为,正是这种认真、严谨,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才是大学留给其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而只是受过哪怕是很强的“知识点”的训练,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和具有“认真、严谨,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的人呢?
  从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大学对申请该大学的学生要求可以看到,哪怕是最顶尖的大学也不期望考生的数理化生等课程的比重超过全部课程的30%。
  由此可以看到,中美社会对于基础的认知不一样。中国社会对“基础”的普遍认识侧重在数理化的范畴,这也许是受几十年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生哲理的影响。虽然语文以及近年来英文都是主课,然而,与美国的语文和外语教学中要求大量丰富的阅读,以及对伦理道德、社会问题的讨论有很大的差距。
  多姿多彩的基础教育
  中国教育在基础知识的认知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有偏重部分学科、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问题。几代人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影响的是整个民族、社会的素质。显然,成年人也有进一步接受基础教育和进行自我素质提高的问题。
  美国对基础的普遍定义是广阔的,除了包括数学和实验科学之外,还包括英文和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科学,甚至——艺术!美国的基础教育对数、理、文、史、哲、艺兼顾并重。
  美国多姿多彩的基础教育才是造就高素质学生的根基。
  综合素质的“标准公式”
  素质教育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具备非凡的综合素质意味着被名校录取,甚至伴随着巨额奖学金。这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乃至奢望。
  什么是素质?是唱歌跳舞、弹琴武术,还是考级证书?
  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必悲观,他们也可能是综合素质很高的孩子。能打工,能说会道会写的具有高素质;会“应试”,无疑也是高素质的表现。发挥各自的特长、优点,都可以达到“优秀素质”的目标。某方面不足、不擅长的,可以在其他方面,以其他形式来弥补、平衡。
  大学在人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获得理想大学的录取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一步。人们一般相信,只有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才可能被美国名校录取。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学生会被看作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由哪些“成分”组成?它们的比例又如何?有没有一个定性甚至定量的标准?
  在美国,都说报考名牌大学不但学习成绩要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做义工,还要有领导才能,会写论文,有好的推荐信。
  会打球、唱歌跳舞?会弹钢琴、吉他,会拉小提琴?会武术、书法?……要考多少级?参加多少比赛?得多少证书?获什么奖?参加什么活动?领导什么社团?
  令许多家长和学生困惑的是,很多孩子竭尽所能,投入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最后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美国大学录取学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美国著名大学录取学生是没有标准的。也有人认为,所谓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无法具体表述的。
  美国是一个很制度化的国家,凡事都讲规范,都有游戏规则,尽管个中难免有漏洞、偏差。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996年开始,我注意到《普林斯顿评论》与《时代周刊》合编的年刊——《适合你的最佳大学》,此后一直到2002年;我每年都收藏一册。书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是指导读者怎样以升学顾问的眼光给自己评估,计算出自己的“录取竞争指数”。我认为,所谓“录取竞争指数”也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
  《普林斯顿评论》把美国1 500多所大学以录取难易程度从60分到99分进行排列。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一流名校为99分,最低的学校60分。学生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比照该书列出的各大学的“录取竞争指数”,看看自己与哪些大学匹配,也就是可能被哪些大学录取。《适合你的最佳大学》 声称,这个评估法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出自己与哪些预想的学校相符。
  该刊2002年出了最后一期就不再出版,《普林斯顿评论》现在把这个评估方法放在网站上,为上网者免费进行“评估”,在输入自己的各项指标后,网络会显示“匹配”的大学清单。不过,网上看不到各项指标的评分方法和标准,也不知道自己的各项指标能够得到多少分,哪项“素质”高,哪项“素质”不够高,难以对自己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也无法知道自己的“综合素质”到底是多少。
  我将这个评估方法归纳成一个虽然较长但很容易看懂的公式,括号中的数字是每个学生可能得到的分数范围。这个评估学生“整体素质”的总得分也叫作录取竞争指数( 以下简称为录取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素质总分=就读的高中( 0~4分 )+课程难度( 0~21分 )+年级排名( -1~3分 )+平均成绩( 0~16分 )+ SAT成绩( 6~25分 )+全国荣誉学者( 0~3分 )+申请论文( -3~5分 )+推荐信( -2~4分 )+课外活动( -5~30分 )+种族多元化( -3~5分 )+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