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消失了
山坳上,一个女人凄厉地惨叫一声,双手前伸,跪向河川。
卖厂
宋师傅走过车间,见大门贴了封条;正纳闷,接着又发现仓库门上也交叉贴着盖有大印的封条,便愣愣地不知该怎么办了。
宋师傅是劳碌命,早先在车间里抡大铲,每天把酒糟铲进铲出,拌料、入池、起窖、装甑,都是力气活。他系个裤头,光着脊梁,还直淌汗水。一天下来,喝三两“谷烧”,洗个热水澡,周身通泰。后来厂里搞起了机械化,改固体为液体,生产食用酒精和色酒;他没多少文化,便调到仓库。仓库清闲轻松,宋师傅却忙乎,他总是拿块抹布,在齐胸高的酒坛子间转圈子,顺手将坛盖盖严,扫扫抹抹。仓库很大,每一列坛子装一种酒,宋师傅闭上眼也能分得清。他虽有嗜酒的习惯,却从不在仓库呷一口,除非兑酒时请他品评,他才舔一舔。
近些年来,酒厂越来越不景气。大气候不好,又贷巨款扩建新厂房;负债经营,效益滑坡,无力还贷,银行再也不肯贷款,厂子便瘫在那里。已经几年没生产了,工人想上班也没班上,年青力壮的便四处打工,年纪大的拾点破烂换两个油盐钱,日子迷迷糊糊地混着过。只有宋大有师傅,仍然作古正经地去上班,每天八小时、一分钟也没少;仍然有那么多的事要做,要抹洗仓库的坛坛罐罐,要到车间里去打扫、擦锈,常常弄得一身灰一身汗。大伙一见他往厂区走就说:
“劳动模范又去模范了!”宋师傅年年评劳模,不但是县里的劳模,还是市里的劳模。这几年厂里再也分不到劳模指标了,宋师傅才没参评。但没参评不等于不是劳模,宋师傅做事依然勤力勤心,风雨无阻,没分文报酬上班,谁能做得到?
厂长赵公明劝他“:厂子都稀烂了,你何苦还劳累?”宋师傅说“:我愿意。”侄儿宋爱国说“:你老糊涂了。”宋师傅说“:我心里明白得很,爱厂如家,谁听说家穷就厌弃家了?”有人怀疑他神经有毛病,他说“:你才有毛病。”宋师傅不在乎人们怎么看他,忙忙乎乎地上班、总觉得自己仍然是主人翁。那年,他作为酒坊的伙计和老板一起“公私合营”,成了地方国营酒厂的正式工人,“国家工人”四个字便像金印似的烙在他心上。几十年了,他很为自己是“国家工人”而自豪。厂里几年没开支,他能体谅;再怎么样,咱还是国家工人,自己看重自己。不上班,便觉失掉了什么;上班,才觉得踏实。
可今天大门贴了封条,不能上班了,心里空落落的。他就怪自己,星期天不该去旮旯里栽菜,厂里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愣神了一会,见办公室那边聚扰了一群人,便走了过去。
办公室平时难得开门,今天打扫一新。宋师傅隔着门缝朝里瞅了一眼,见赵厂长和经委王主任身子朝前倾,与一个他有点面熟的银盘脸谈着什么。宋师傅不好意思偷听,转过身,人们便问“:他们谈得怎样?”
宋师傅说“:我没听。”
“咋不听?”他们就有点责备的意思,说厂子要拍卖了,买主就是那白脸汉。宋师傅恍然明白为何到处贴封条了。
早就传闻要卖厂,说是由造纸厂接收。宋师傅心里虽然难过,但一想到造纸厂也是国营厂子,自己还是国家工人,便觉得也没掉份,就不再凄惶。今儿,大概是来谈这件事吧?他想。
办公室里的声音大起来,只听赵厂长说“:刘老板,酒厂都是些勤力人,老实听话,留下他们你不会吃亏”
宋师傅听糊涂了。赵厂长为何称造纸厂的人为“老板”?为何央求他收留酒厂的职工?不是说连人带厂房一齐转过去吗?都是公对公,有什么求奶奶拜爷爷的呢?就问旁边的人。
“宋师傅,你是隔年的黄历了!”旁人告诉他:纸厂接收酒厂的事早就泡汤了,他们自己就嫌人多难养活,哪愿再增加负担。今天来买厂子的是深圳老板,叫刘三金。
“刘三金,是他—”怪不得有点面熟,宋师傅忆起了以前的事。
当年,刘三金跟他一起抡大铲。小伙子贪杯,那晚下班,他偷喝了一斤“老谷烧”,酩酊大醉倒在洗澡池里。水淹没了他的口鼻,他仍然人事不省。宋师傅听到澡堂里水哗哗响却无人声,以为是有人忘了关龙头。过去一看,才发现命若游丝的刘三金。他赶忙将他背出来,给他揿“人中”、灌凉水、喝醒酒汤,忙乎了一个通宵,他才救治过来。后来,刘三金跟厂长干架,一气之下跑到深圳,混了七八年,竟人模狗样地混出个脸面来了。
“他买酒厂,咱不成了他手下的伙计了?”宋师傅心里就有点苦涩。
“不叫伙计,叫打工仔。”旁人纠正道。
反正是一回事。
宋师傅想着就憋屈得慌。当了三四十年扬眉吐气的国家工人,又转到老路上给老板当马牛,累死累活不说,还得看人家的眼色行事,没你说话的地方。这世道越变越叫人不明白。
“我是买厂子,不是买人,凭什么硬把他们塞给我?!”刘三金声音很响,口气硬硬的“:再说,厂子也不是我想买,是你们找上门来要我买,现在又提这个那个,是不想谈生意了?”
“刘老板,别误会,别误会。事情好商量,好商量!”王主任在说话,声音不大,门外的人却听清楚了。有人发牢骚:
“政府想把我们撂给资本家,资本家嫌我们累赘,谁也不管咱死活,这日子怎么过?”
“谁在说怪话?赵公明你去看看。”王主任生气地道。
赵公明打开门,又关上,说“:厂里的职工在外面听着。”
“换个地方再谈。走!”王主任最先甩开房门,满脸不高兴地往外走。银盘脸的刘三金紧跟在他后面。赵公明最后一个出来,无可奈何地一脸苦相。宋师傅一见赵公明的神情,头也低下来,闷闷地回了家。
宋师傅住的还是许多年前的旧宿舍,一溜青砖黑瓦的平房,厂里唱着把这砖房子拆了重盖,唱了几十年,可总是没钱。墙上的石灰皮已经剥落,露出糊墙的泥浆底子。宋师傅早就应该搬进新宿舍,可是每次他都让给了别人,就一直住在这里。
宋师傅是“一张肚饱了,全家不饥”。他不是没结过婚,二十年前,妻儿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他就再也没有娶过。曾有好心人为他作介绍,他谢绝了。他想得很简单,自己是国家工人,生老病死有国家管着,再不用“养儿防老”,只要把工作干好就行。却不料如今形势不同了。宋师傅习惯地看看已经发黄的一张张奖状,心里有很深的感触。
闷闷地坐了一会,宋师傅便去热饭菜。侄儿宋爱国走了进来“:叔,下班啦?”
宋师傅声也不吭,只点了点头。
爱国掀开锅盖看了看,说“:叔,你又吃青菜?”
宋师傅说“:青菜好吃。”
爱国说“:我给你的钱呢?你又没舍得称肉吃?”
“吃了吃了。”宋师傅答道。隔壁的串长顺,一家五口,半边猪脑壳,炖锅白萝卜过的年,自己比他们强多了。
爱国不信,说“:下次我不给钱了,买东西来。”
宋师傅说“:我没说要你给钱。我有工资。”
爱国说“:你有啥工资!以为我不知道?”
宋师傅的老兄死得早,侄儿靠他抚养大,又送他念大学,当了外科医生。叔侄俩感情很深,爱国隔三岔五就要来看望他。见宋师傅苦涩地笑笑,不开腔,默认了,爱国便大发感慨:厂里的工人们死干活干,也挣不来多少;到头来还要失业,没人管没人问。钱都落到少数人口袋里去了,富的富得流油,穷的穷得打板屁。这世道可真是有点不公平。
宋师傅张罗着要给爱国弄饭,被爱国拦住了,说是病人家属请他到馆子里喝过几盅了,他就是想看看叔。
叔侄俩唠着家常,爱国又说起医院的事,说有一个姓李的失业工人,靠卖血供儿子上学;每次动大手术需要输血的时候他就来了;看到那张没有血色的脸,他都不忍再将针头插进去。有一个姓肖的“大款”,患尿毒症,肾坏了,靠换血活着,愿意花二十万元买一只好肾;现在没有谁挨枪子儿,也肖“大款”到处放信,要他留神点儿,看谁愿意卖肾。
临走时,爱国往桌上放了一百块钱,再三嘱咐宋师傅要注意营养;就低下头,跨出低矮的房门。
厂长赵公明有一种像狗被驱赶的感觉。
好说丑说,刘三金只同意留下二十个身强力壮的工人,还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