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潇水说论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到了这样一天以后,所谓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也因为二者境界格调差异的泯灭,而泯灭了。
  也许我们看到的高智慧外星人,那些长得古怪的大脑袋和细脖子大肚子的家伙,他们就是不分君子和小人的吧。不过,也许到了那一天,社会阶层间的客观距离和精神差异非常缩小,做人又没有什么意思了吧。
  
  第十七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是讲修身的,也可以推展一点说是讲求仁的。孔子注重改造自己而不是改造别人。譬如前面说的不怕别人不赏识我,怕我没有什么可被别人赏识的。这里,同样孔子建议向别人学习,以改造自己。
  别人不外乎分两类,贤的和不贤的。贤是什么概念呢,似乎没有确切不变的定义,我们不防说是仁人,还有具备其它二级好品质信、勇、知、义、慎独、孝悌,这样的人,总归不会是不贤的人了。所以,贤人就是具备孔子主张的和一般社会意识认同的诸种好品质的人。它未必完全等同于仁人,但仁人必是属于贤人。
  孔子说,遇上贤人,就向他学习,见贤思齐。遇上不贤的人,就看看他哪里不贤,以纠正自己相应的地方。
  这大约也是任贤齐的小齐的名字的来历了吧。
  仁的教化,主要靠表率,上对下的表率。与之相辅相成,孔子自然又要号召大家去效法学习别人,见贤思齐。这样,仁,就像一粒石子激起的层层波纹,在社会上扩展开来了!
  
  第十八句: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要求孝,他说:“子女事奉父母,父母有错,要很委婉很几微地去劝谏(譬如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说了一句俗语,好像不相干的话,实际是在劝谏孔子不要跟卫灵公的夫人搞关系,不要媚于奥——贵人亲戚,要媚于有实权的灶——卫朝臣们,就是这样的,这叫“几谏”,婉转地暗渡陈仓地劝谏,让父母醒悟却不失面子,别人都看不出来这是劝谏)。如果父母不听从,就恭敬地顺着父母去做,找机会再几谏。这样虽然把自己累死了,也不要怨艾父母。”
  这就是孝。既不是愚忠愚孝,但也不是违背等级秩序的犯颜硬谏,扰乱和颠倒等级秩序。当时都是大家庭政治,君主就是个大家长,所以子道即是臣道,对待父母的方式就是对待国君的方式。孔子讲夫子、君臣之间互有影响制约,但这个大等级秩序的维护无论如何还是第一位重要的,细品孔子这句话还是看的出来的,下级对上级要有谏,但是又劳而不怨,敬而不违,举着牌子上街游行那样,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完全落为君父的奴才,则又是违背孔子的。总之这是一个精细和谐的等级秩序,既不能走向后代皇权社会的臣子儿子变成奴才,也不是动不动就弹劾总统以议院集体辞职相要挟那样。
  这就是孔子。
  另外,孔子这一招,还体现了他从家庭人伦这些微末小事出发,规范引导,习惯成为自然,小节养出大体,终于归依到对君臣等级秩序的遵守,治国安邦上去的这样的特点。这也是儒家的别出心裁。
  当时有五大人伦,上及君臣,下连夫妇,偏及朋友,从一个稳固谐和的家庭单元为出发点,构成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国家。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家庭人伦的处理方法和国家的等级秩序原则是一样的,所以孔子讲子道的比较多。
  
  第十九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还是讲子道的。父母在的时候,不能出去远游。所谓远游,就是当时的人出去找官做,越跑越远,类似到北京、深圳去漂。漂的顺利的时候,就做了官,不顺利的时候,就跟随着谁念念书。古人管这个叫宦游。孔子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能出去宦游。硬要宦游也可以,一定要有一定的方位,别从北京到广州广州到日本地乱漂,搞得父母很没有方向感。
  当时的通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出门就基本上失去联络了。虽然可以写信,但只能托私人传递,而且木板上也写不了几个字。而把父母甩掉根本不管,为所欲为,这显然是背离等级观念的。所以,父母在,不远游,犹如时时念着君主,不能踢开党委闹革命,是一样的。还是着眼于从精神上顾及维护等级秩序的。
  
  第二十句: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把仁的原则,又糅合到孝里了。孝,除了表现为不甩掉父母乱跑,对父母的话听从但不失“几微之谏”,还要在精神上突出仁。对于父母的年龄,一定要知道。知道之后,一方面很欢喜,因为父母又增寿了一年,一方面很忧伤,因为父母离死又近了一年(咳!)。你看,这样的孝里,透着仁的心性,如果没有这样仁的心性,那么只有形式上的奉养父母,就和养马养狗没有区别了。
  我也养了一只小狗,也总是想到这小狗七岁了,心中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看来,我的仁心,已经施及动物了。而对于人,对于父母,客观距离条件和种种缘由的存在,却是孝心虽有,孝行却很少。唉。
  
  第二十一句: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就是古代的人推崇说话要讷讷的原因了。古代的人尽量少说出话去,因为怕自己的行为追不上自己的话,那是一件令自己可耻的事情啊。基于这样的原理,那作为君主,就应该少讲仁和恭谨、信、勇等等这样的东西,唯恐自己说了,自己却做不到,徒然向下损害了人们对仁、信、敬、勇这些道德的相信度。所以,应该从行动上去行仁的表率以为向下的教化,而不是只是在口头上反复强调仁和什么什么的。
  这句话对现在的政治者也是有教益的,现在电视上讲话,总是“要坚持贯彻,要强调落实,要。。。。。。”,总是在说,在强调,其实这是危险的事情,强调多了,自己一旦某些方面并不能做到,反倒削弱了人们对它的信用。等于你否定了你所强调的东西了。既然你都否定了,那么人们也就跟着把它否定了。把本来一个好东西给毁了。所以,如果你没有信心很好地做到你所强调的东西,你宁可不要说,不要强调。
  譬如说,仁和孝,本来是个好东西,你不强调,人们也是怀有一定的仁心的,儿子也不至于要打老子的,但你强调了,随后你又没做到,以后人们反倒对仁和孝的态度变复杂了。人们本来是有可能比较相信仁和孝的,被你这么一折腾,反倒可能不相信了。这就是道家说的,儒家分子强调德圣仁义,强调一样,就毁一样。
  所以,孔子的仁的教化,道德的教化,不是重在口头上的,而是重在行动上的。以行动去教化,而不是以语言去教化。这是孔子要求的。以为唱唱高调就算完成任务了,在孔子看来,这是危险乃至可能令自己陷入可耻的。
  一些本来美好的东西,被你说了又不去做,就被你弄得不美好了。中国有些个词,就是这样被搞坏的。强调一个,毁一个。
  譬如仁,本是人类情感中一个很美好的东西,但是历代统治者强调的太多了,而实际上统治者又是不仁的(以万物为刍狗),于是现在人们反倒不怎么相信仁了,觉得仁是一个统治者说出来骗人的东西,反倒弄得人民不愿意笃信和行仁了。
  
  第二十二句:?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这一句是延续上一句的意思的,孔子说,用简约的办法处理事情(比如少说而慎重地去做),这样把事情给处理差失了的,坏了的,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意思是说,你故意大张旗鼓地去搞,去推行什么教化什么,反倒容易搞砸了。这跟道家说的行不言之教,是有点接近了。道家不大施说教,而是按照道去引导着无影无痕地去做,反倒可以实现它。
  譬如“以骄奢淫逸为耻”,你不去说它,而是行动上一点点去体现和印证它,用一些行动和事件让人们心中认识到这一点,自发地形成了这样的价值判断,用这种“简约”的办法去引导实施它,最后实施失败了的,按孔子说,应该是很少见的。而大张旗鼓地去说它,行为上却做出这样的例子有限乃至相反,最后人们却可能并不相信这个观念了。所以,搞标语性的东西,是不好的,是不“约”的。美国没有什么标语,但一些东西人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