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的哲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心中却燃起熊熊火焰;它有时却像蛇一样钻进心房,还有的时候又突然逃得无影无踪。”
  在距此许久以前,莎士比亚曾在《威尼斯商人》中这样歌颂爱情:
  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
  还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
  它怎样发生?它怎样成长?
  回答我,回答我。
  爱情的火在眼晴里点亮,
  凝视是爱情生活的滋养,
  它的摇篮便是它的坟茔。①(① 《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卷,第54页。)
  有没有可以测定爱情发生具体时间的科学方法呢?在这方面,科学面临的是一个心理学难题。无法把人的目光、情感的变化装进试管里拿到化验室去化验。
  爱情多半是靠直感。它轻轻地拨动人的最微妙的心弦。人怎样才能知道爱情是否来到他的心田呢?爱情的开端通常是伴有许许多多令人奇怪、惊愕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绪。在这诸多情感、心绪中有一种是起主导作用的。爱情产生的第一个表现是迷醉。它那明净的光辉甚至会照进梦境。
  一个人如果没有体验到由于迷醉而产生的战栗,他就不会坠入情网,达夫尼斯和赫洛亚就是这样开始恋爱的。起初,两个年轻的牧人居住在雷斯博斯岛,不过是两个朋友。有一天赫洛亚忽然开始用另一种目光看达夫尼斯。她惊奇地突然发现他很美。她感到迷醉。朗戈斯的小说中写道:正是这种迷醉“成为爱情的开端”。
  医生们常说,疾病是不存在的,只有病人。性爱学家也可以说:爱情本身也是不存在的,只有恋人。恋爱方式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燃起强大的希望,有的愁肠满腹,有的引吭高歌,有的萎靡不振,有的欣喜若狂,不思茶饭的更是大有人在。大多数坠入情网的人都常常长嘘短叹。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在他的小说《金驴记》中一句充满睿智的说:“你步履蹒跚,常常踟躇不前,你全身苍白,唉声叹息,更主要的是你哭得两眼红肿,这就是说你害相思病不浅。”
  歌德认为,女人的心情无须加以理论分析,单凭感觉就能猜出来。陷于苦闷的维特给绿蒂的信中说:“噢,我知道你爱我,从你满含深情投来的第一个目光中,从第一次握手,我就知道了……”
  第四章躁狂与升华(7)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中的人物雅葛丽纳和奥里维由于爱情而感到头昏目眩;他们抱在一起,边哭泣,“边听音乐”。雅葛丽纳“久久地坐在那里……全身蜷缩着,屏住气息,一动也不敢动,生怕动一动就会把幸福吓跑。”爱情悄然而来,悄然而去。
  爱情有时使人感到一种难以捉摸的怡然自得,进入一种净化的、无忧无虑的境界。人的能动性突然停滞不前了。人简直不知道他想要什么,不知如何是好。例如达夫尼斯和赫洛亚就是如此。“他们见面时快活,分手后忧伤;他们盼望着,可又不知道盼望什么……”
  这种捉摸不透的、若有所盼的状态正是初恋的特点,它具有不同的色彩。罗曼·罗兰笔下的人物雅葛丽纳春情萌发时看到爱情“像一个深渊,展现在她脚下”。她失魂落魄地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我会爱他?这是怎么回事?我真是爱他吗?“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一点;爱占有了她,充满了她。”
  一个人对某个异性着了迷时,他就是在恋爱。情人眼里看到的是心上人的秀丽、完美、无与伦比的人品和德行。爱情承诺就是他的是幸福和欢乐。
  那么爱情自然发展的是什么呢?果真凡是恋爱都有令人羡慕的美妙结尾吗?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指出,完整的爱情的发展有“三个自然阶段”。最初,男女青年为自己创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实际上是个人爱情的必要前提,是在幻想王国里忍受折磨。男青年仿佛在梦中看见“公主”的身影在天空闪耀,对自己频频召唤;女青年则日夜盼着自己如意的白马王子。
  朝思暮想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小伙子突然遇到一个女人,完全符合他全套的标准。谢切诺夫在描述这个幸福青年的情感变化时说:“在我们看来,他是把自己的热情理想同现实中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在这种爱情中,性方面的特征还很微弱,因为和鲜活的、同时是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并存的只是模糊不清的、还显得很隐隐约约的性欲望。”
  谢切诺夫肯定了爱情在第一个必然阶段存在 “性的欲望”。这种欲望十分胆怯,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还深深地“隐藏着”。
  第二个阶段是激情和热恋阶段。谢切诺夫是这样描述的:“男人从此就开始占有理想的情人。他的激情四射,燃烧得更加旺盛,更加明亮,因为隐约模糊的性的欲望如今被鲜明的、令人忐忑不安的爱情感受所彻底代替,况且女方也显露出前所未见的光彩。”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逝。甚至在男女双方相得益彰的“幸福美满”的情况下,汹涌的、炽烈的激情也会丧失先前的力量。这时爱情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感情却变得比较平静了。谢切诺夫写道:“原因就在于这样一个规律:激情的强度只能靠热恋的形象不断变化来维持。年复一年的雷同和熟悉,双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早已悉数以尽,强烈的激情也慢慢消失。但爱情并没有毁灭……女方的形象可以说同男方内心的全部活动结合在一起,因而她实际上已成了他本人的另一半。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爱情,即友谊。”他还断言,一个人如果在经历了“完整爱情的所有自然阶段”,“他就很难再次热恋”。如果产生新的“情欲”,就说明以前的“情欲”没有得到满足。
  为什么爱情之花会凋谢?为什么爱情之火怎么会突然熄灭?为什么节日般的欢乐会变成生活的平淡无奇?是哪个恶魔遮住了人的眼睛,悄然无声地熄灭了幸福的星光呢?难道爱情果真是转瞬即逝,好命不长吗?
  阿申·兹拉塔罗夫写道:“爱情是那么的娇嫩,有时温存也会使它难免受到伤害。寂寞逐渐腐蚀着爱情的光芒,逐渐黯淡。这时就会产生淡漠,接踵而来的是失望。爱情的金色透明的光焰会像童话里讲的那样,迅速地停息下来。美好的兴奋心情将不知不觉地被烦恼的沉重阴云所取代。”
  那么怎样才能防止毁灭一切的寂寞呢?惟一的解药就是像初次相见那样去善于观察一切,重新发现已知,不断寻找新的激情。不断重温同一事物的美好,永远感到情感的“饥渴”,在接触到美时感到无限的令人陶醉的快乐。
  爱情既要求所爱的人品质恒久不变,同时更要求这种品质具有可塑性、不断翻新。它崇敬美好的传统、习俗,但又充满理想的美,渴望生活的完美,渴望双方关系永久的延续。
  永不衰败的爱情,其秘诀是什么呢?在很大程度上讲是根源于于个性生机勃勃、不断发展的个性魅力。幸福会被停滞毁掉,把清澈透明的活水变成一潭死水,把欢乐和迷恋变成烦恼和忧愁。爱情的蓬勃生机会由于生活的单调乏味而遭到虐杀,憧憬的金色图案荡然无存。
  缺少刻骨铭心的情感内容和精神实质,会使爱情贬值。法国作家都德在《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这部小说中就描述了这种荒唐而虚伪的假爱情。他写道:“黎斯雷用一种荒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情;他像玩布娃娃似地戏弄自己的妻子,一会儿拧拧她的脸蛋或是摸摸下巴,一会儿‘汪、汪’地叫着在她身边兜圈子,要不就是像一只忠实而温驯的看家狗似是的瞪着两只乞怜的大眼睛望着她。这种愚蠢的爱情方式让她感到羞耻,因为这种爱情把她变成了一个陶瓷玩艺儿。”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才能防止亲昵情感的退化。否则爱情将踏上令人难以预料的迷茫之中。
  清醒的痴情者
  每一桩真正的爱情中都交织着不同的独特的心理因素。理智和疯狂、思想和感情是按照美的规律结合在一起的,形成心理的和谐平衡。
  在今天,感情对隐私生活的智能成分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有亲切的感受,真正的幸福必须建立在强烈的共鸣基础上。
  荷兰画家凡·高写道:“我是人,是一个有情欲的人。我要和女人在一起,没有爱情我就无法生活,我要有个女人,否则我将冻僵,变成石头。”“没有爱情的生活是一种罪孽的和不道德的状态。”
  理智必然要给激情让路。但是,如果说一个没有情感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