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4年第13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着细雨呢
  
  后来  坐在山野上的
  
  那簇雏菊  粲然
  一笑。小路上的背影
  越来越浓
  
  
  纸  船
  
  纸折的小船指引
  水声  浮起另一只船
  
  星光近了又远了
  纸的折痕上
  水迹  或深或浅
  
  结冰的是玻璃
  才可惜了台板下
  那只老船
  
  审椅子
  黄  淮
  
  羊坐上去
  已经变成狼了
  
  狼坐上去
  还能变成羊么?
  
  淤泥自语
  谭朝春
  
  不管怎么看我
  那洁白的荷花
  的确是我捧出来的
  
  大道(外一首)
  缪克构
  
  收割的田野是我的大道
  冒着炊烟的村舍
  我走得最远  它离我最近
  或许还有大河  在高山巅
  在岩石下  在水系密布的家
    园
  或许还有大河
  绕着人稀少的地方走
  我低低地喊出村庄的名字
  
  
  慌乱的笔尖
  
  慌乱的笔尖写不下完整的诗
    篇
  或许无所谓完整  只是片断
  统统
  都是这样  结束的  正是开
    始
  而开始的  早已是别人完成
    的篇什
  
  瞬  间
  赵芮民
  
  她跑来
  我们亲吻
  
  花朵有一瞬间丢下
  露水的孩子
  
  一只小鸟赶紧闭嘴巴
  像一只黑影子
  飞过去
  
  很多时候
  我的手一直握笔
  现在它握你
  
  你多么可爱
  在我的脸颊上写字
  
  你踮起的脚跟
  让一只蚂蚁惊奇
  
  枯叶支起了耳朵
  树微笑时露出了
  它的秘密
  原来它心里有一窝淘气
  
  云彩更低地下雨
  让你一直躲进
  我的心里
  
  荷塘暮秋(外一首)
  孙友田
  金风匆匆离去
  粉红与碧绿的宴席
  杯盘狼藉
  
  往事已成残局
  
  为了那一段隐情
  甘愿冷清地死去
  
  薄薄的一层秋水
  裹不住那一缕
  
  扯不断的相思
  
  
  故  居
  
  门前的老树已不认我
  不知我曾经
  粘过它的蝉声
  
  屋后的小河也不认我
  不知我曾是
  它水中的鱼
  
  只有向阳的土墙根
  还蹲着父亲的那一声咳嗽
  只有月下的草垛旁
  还藏着那一首童谣
  
  夏  天(外一首)
  刘馨泉
  
  我究竟是怎么啦
  怎么像一棵久旱的庄稼
  或者树木
  
  我长久地跪在大地之上
  双手举过头顶
  
  我是不是在等待
  要接住
  天空中的大雨和闪电
  
  
  我拾得一张银行存折
  
  在人民南路
  我拾得一张银行存折
  户主李德才
  账面余额一万零八千
  通过114查询台
  在这个城市共有12位
  李德才
  
  我一一给他们打了电话
  只有一个
  肯定地说
  存折不是他丢失的
  
  在雪被下
  吴海歌
  
  延伸的山脉和黄铜
  改变了季节
  
  雪从体内往上爬
  奔突如白色的鸟
  
  两潭秋水由淡绿
  变成深红
  再转成纯白
  
  身体里堆积着寒冷
  深埋着火种
  
  手臂延伸成道路
  鸟声逐道而驱
  
  下岗人
  薛之礼
  
  那日辞行  属于阴雨天气
  沉寂中  湿透我的无奈
  下岗  沦落谁的生活
  都是一个熟悉而生硬的名词
  
  从工厂至农村的路上
  沉重的脚步编织未来
  汗水浇灌的艰辛  梦的种子
  或许能在热土中生根发芽
  
  而我面对的是一棵复活的树
  叶片的曲调娓娓动听
  我想  营造一个养鸡场的魅
    力
  已超越一篇小说的起伏跌宕
  你的预言让我倾倒
  
  赶  海
  颜廷奎
  
  潮起潮落之间
  海裂开一道缝隙
  让我们进去
  拾螃蟹
  一盏一盏小灯烛穿黑夜
  如诱饵牵小蟹抢滩
  海深处,龙宫的灯火
  也在牵动我的脚步
  
  ——三十年后
  我突然感到恐惧
  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诉我
  你设下一个陷阱
  有两个陷阱在等待你
  猎取者永远都是
  被猎取者
  
  幸亏记住了母亲的话
  小获即返
  才在海涛的夹缝中
  如水鸟穿梭至今


谈现代诗的结构意识(上)
■  陈 超
  今天给大家讲讲“现代诗的结构意识”。现代诗的结构形式是变动不居的,可以说每一首真正意味丰盈、技艺精湛的现代诗都会“发明”出自己独异的结构形式。因此,将乱花迷眼的结构种类硬性总结出几种“范型”,是泛而不切的外行做法,于写作它是无效的。
  因此,我们不讲“结构形式”,而讲“结构意识”。后者是说,现代诗人如何考虑“结构”这件事的,其组织“结构”的原则是什么?弄清现代诗的结构意识或曰“结构原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对结构的自觉,而且对那些想了解现代诗又感到“无门而入”的普通读者来说,也提供了一个求实的可靠的门径。你会知道,现代诗之含混、跳跃是诗人主动寻求的结果,其目的乃是为了增加诗的包容力和劲道。
  先让我们了解关于“结构”的一般概念,以求对现代诗结构与传统诗结构相比体现出的差异性,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结构,是文学批评中最常使用的术语。但也恰因其最常使用,它成了一个全能的术语,它的准确语义变得甚为广泛。不同的诗人和批评家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结构”一词,所指涉的对象可能完全不同。比如,我们说使作品的意义得以连贯的情——理线索就是“结构”;但是难道诗细部的肌质,那些无法为散文语言转述的成分就不是“结构”的要项么?
  因此,人们只好宽泛地说,“结构”就是作品展开的整体。是意义的组织,各种成分的关联组合,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它是诗中那一整套相互关系。
  但是,问题又出来了。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认为,任何文化现象、文化产品,都是一种社会体制,一种由规范和规则组成的深层结构系统。具体到文学作品,他们所称的“结构”的含义,是指具体的作品只有依赖于“系统”才能取得存在的意义。这样一来,一首诗的“结构”,将不再是独立自足、有本体意义的东西,它的存在取决于文学大系统乃至社会文化心理对它的决定作用。正像结构主义语言学开创者索绪尔将“语言”和“言语”分开一样,“语言”是整个符号系统,“言语”是具体的使用(不同的音响、字词句等)。索绪尔突出了“语言系统”的结构性质,否认了具体的语言有独立自足的意义。
  “结构主义”之“结构”观,扩大了我们的研究视域,在宽泛的“文类研究”上确有敏识之处;但是它对具体文本结构的研究,缺乏实用功能。如果一首诗歌不存在有机的具体结构,凡对它的论析或解读都要涉人“文类”的一般原理及类聚化的社会文化规则,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好诗和差诗?我们根据什么说,某首诗是深刻而完整的,某首诗是肤浅而破碎的?你怎样把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与某文学青年的习作的结构放在一个平面来考察其高下?标准在哪里?
  因此,我承认“结构主义”发现的价值,但我更愿坚持认为——一首诗是有结构的,那些优秀的作品会带来一个有机的独特的整体,它具有自觉的情理线索和彼此呼应的细部技艺环节,它有语境内部的统一性、张力关系、动态平衡。一句话,它应具有自身具足的、持续性的、意义深远的东西。
  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写过一首《石砌的马道》,谈到了诗歌结构的自觉意识:
  
  把这些词儿像石头一样
  放在你的思想前面
  
  
  安放结实,用手
  选好位置,放在
  有意识的身体前
  
  
  放在时间和空间里
  树皮、树叶、墙那样结实,
  
  
  这石彻的马道:
  有银河里的圆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