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师,您的书读到那一页了。”
夏羽轩听到欣仪悦耳的声音,感觉象是有一股清泉沁入心肺之中,周身为之一爽。
“读书如处世,随缘而已。风吹哪页读哪页。”
夏羽轩睁开眼睛,和欣仪四目交接,象无数场恋爱发生时一样,电光火石,瞬间激发。
第三章
面容清矍,双目炯炯有神的夏羽轩在欣仪面前打开了一道智慧之门。
欣仪见到夏羽轩的时候,他正在那间“博士书屋”里苦思冥想。
夏羽轩已在光华大学苦读了八年,八年来一直与书为伴,寝室中的书都堆到了天花板。
他正在撰写一部哲学专著《论美的本质》,夏羽轩的心志很高,他表示要重构东方美学。
羽轩言语幽默,语带玄机,欣仪为他的才气所折服。
“羽轩,万伯韬要到光大来演讲了。”
“是讲发达密笈吧。”
“咦,你怎么知道,你到朗园去过吗,为什么不和我共进午餐?”
“秀才不出门,尚知天下事。如今已是网络时代,一个博士消息能不灵通?”
“我们也一起去听听吧。”
“怎么,你也关心起赚钱术来了。”
“你不是说可以借脑开光吗?”
“商人逐利无所不用其极,听商人售其奸,有污视听,会使心镜蒙尘。罪过,罪过。”
能言善辩对论敌来说是一把利刃,对亲爱的人来说却是伤人之剑。
爱情之中无真理,不需要论辨,只需要妥协和宽容。
欣仪知道辩不过夏羽轩,便转了话题:
“你那本美学专著写得怎么样了?”
“快脱稿了,只可惜找不到出版社肯出。现在的出版商都掉到钱眼里去了。”
欣仪本想说:正因为你现在为钱所困,才更需要去充充电,学点赚钱术。但一看到夏羽轩那满脸的愤世嫉俗,便把话咽了回去。
欣仪悻悻地走出了博士楼,虽然没有夏羽轩相伴,她依然决计要一个人去听万伯韬的演讲。
她并非对经商之道多麽感兴趣,而是关心万世基业的一个房地产项目——煤淋街改造工程。
煤淋街位于本城的心脏地带。周围集中了这座城市的精华:梦湖公园、地铁终点站、红星广场、巴黎春天百货公司、邮电大厦……但煤淋街却是地地道道的贫民窟。
重工业曾是本城的命脉,煤曾是最主要的能源,煤淋街的中心便是一片广袤的煤场,紧临白沙江畔城中最大的煤运码头。
开国之初,在煤场周围建立了一座又一座工厂,在工厂和煤场之间居住着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和他们的后代,这就是煤淋街。
那些浓烟滚滚的工厂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就纷纷关停并转了。只剩下岗的工人老大哥和他们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语龙作品:迷迭香(3)
虾有虾路,蟹有蟹路,原来的房子住不下了,他们便在旁边搭建各式各样的棚屋,反正他们有的是耐心和技术。
遍布城中的天然气供应站和自成一统的管道煤气使新住宅区纷纷转向干净方便的新能源。
煤厂衰落了,有时候一天连一吨煤也卖不出去。
围墙废圯了,各式各样的违章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蚕食着煤场的土地,这里成了收废品的垃圾佬和都市盲流的乐园。
一到下雨天,落后的市政配套设施便不堪重负,坑坑洼洼的街道上污水四溢,黑糊糊的煤渣遍地都是,煤淋街因此而得名。
很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都看中了煤淋街,这是市中心唯一一块可供改造的黄金地段,一旦拿下,便可大发利市。
但最令开发商头疼的是煤淋街的拆迁户,谁也说不清煤淋街到底有多少常住人口。每普查一次,人数就往上涨一大截,而且原住户的胃口越来越大,既要回迁,而且还要保证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小康水平。如果全部满足原住户的要求,这个项目将无钱可赚;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拆迁工作将会象进山剿匪一样困难,反正都是些下岗工人,天不怕,地不怕,惹急了,他们什么招都会使出来。可能拖上一两年,拆迁工作都完不成,不仅影响工期,该房产项目工程还会成烂尾楼。
万世基业房地产公司这次出手不凡,斥资20亿,拟把煤淋街建设成新世纪花园居住小区的样板工程。
各大传媒对此炒炒得沸沸扬扬,舆论也希望万世基业马到成功,把煤淋街这个都市盲肠割掉。
叶欣仪的家就在煤淋街。
母亲已经打了好几个电话要她回家,一起商量搬迁的问题。
所以,叶欣仪一定要去听万伯韬的演讲。
第四章
万伯韬没带司机,是自己开着车来到光华大学的。
红色的法拉利车在学术演讲厅前一停稳,两侧电动车门便缓缓地自动张开,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火蝴蝶。
叶欣仪赶到学术演讲厅时,大厅里已人满为患。
她好不容易才在最后一排找到一个被一本《大学英语》霸着的座位,霸位的男生见欣仪走过来,便怯生生地收起那本书,或许他是在为自己的女朋友抢占座位。
欣仪顾不了那么多,便在这唯一的空位上坐了下来。
万伯韬身着休闲西服,没系领带,显得洒脱自然,气宇不凡。
他不象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倒像一个儒雅的大学教授。
光华大学的演讲台可不是那么容易登的,光大的学生们个个心高气傲,如果他们听不到演讲者的真知灼见,便会即时表现自己的不满,喧哗吵闹,嘘成一片,充分表现也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场所。
很多学术泰斗,政界要人在光华大学演讲时都遇到过这种尴尬场面,以至于每位演讲者在登台之前都精心准备,唯恐有所闪失。
万伯韬却显得很轻松,他的开场白浅显易懂语带幽默,没有一点恃财傲物的架子。
“能有机会站在这里演讲,我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因为我也是光华大学的毕业生,师出同门,和各位是亲同学。读书的时候,我也追捧过很多大师的演讲,有时候也觉得所谓专家的意见不过耳耳;那时就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能站在这讲台上一定口惹悬河,字字珠玑。
但当机会来临,我却深感蛮不是那么回事。人是凡夫俗子,讲出来的也大都是常人所见;为了这次演讲我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我理解了当年伍子胥过昭关为什么会一夜熬白少年头。本来我准备的题目是《建筑艺术与人类文明》。但主办演讲的学生会干部告诉我,这样的讲题没有人来捧场,非把题目改成《新世纪的发达秘笈》不可,从今天的反应来年看,主办者是对的,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过,我今天会让大家失望,因为我要按自己准备的内容来讲,可能与发达无缘。
挂羊头卖狗肉,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大学生们听惯了专家学者论证严密的报告,对于万伯韬的轻松诙谐报以善意的笑声。
万伯韬当着大家的面背诵起杜甫的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他从“八月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一直背到“安得广厦千万,大庇天下寒士俱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叶欣仪对万韬的记忆力很是敬佩,她本来做好也准备来听一位商人念生意经,却意外发现这位商人谈吐儒雅,学养很深。
接着万伯韬话锋一转,引出了他的论题。
他把人类文明的进步归结为居住环境的改变,从山顶洞人的寻穴而居到杜甫的茅草屋,再到现在的洋楼别墅,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最终都表现在建筑上。如果说轿车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的最高水平,建筑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明。20世纪的代表作是智能大厦,进入21世纪后则出现了互联网住房,英国人建成的互联网住房已使住屋的概念大大改变,几乎所有的当代高技术都被应用在建筑上,钢筋水泥之中还注入了硅电子技术,有了一颗跳动的芯。目前的互联网住房,房主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来监看这座房子中的内部情况,甚至可以从事家务,比如让电子壶点火,让花园的喷水器喷水。从计算机上下载文件等。并通过远程遥控可以控制房间中的一切。
万伯韬预言,人类终有一天会大规模向外层空间移民,到月球上去盖房子,在那里欣赏的是星际风云,巡天遥看一千河,什么山景、海景、江景全都无法相比,或许下一个房地产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