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街墨巷 作者:卢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教路人后,我们返回车上。不久汽车进入一条两边立着两排古老雪杉的林阴道,尽头处是葡萄园和停车场,一个接待中心在旁边,那里是售票处和礼品部,也是出售蒙田古堡酿制的贝尔热拉克牌(Bergerac)红酒的地方。古堡呢?还得步行一段路。当你看见蒙田塔楼和门廊出现,即使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也吊足了你的瘾头。塔楼古老朴素,门廊是离开塔楼单独存在的废墟。两者皆线条简单利落,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门廊面对圆形花圃,侧面是“狮爪花坛”。一眼看去,尽管繁花火艳,却无法掩盖气氛的寂寞冷僻。附近没有邻居,再放眼远望,都是树林田野。蒙田村距离也远了。但蒙田古堡领地面积达三百五十公顷,又怎可能不远离烟火人家? 

        蒙田就在这个偏远的世界出生,度过人生所有阶段,最后在那里回归尘土。他原姓埃康(Eyquem),籍贯加斯科涅(Gascogne),曾祖父入住蒙田村后,蒙田第一个放弃平民姓氏,改为贵族姓氏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那是当他穿起长袍成为大法官时,第一次以这个姓氏签名。 
        拥有如此宽广的领地,蒙田大可以过独立自由的贵族老爷生活,何况他已是大法官。但财富和荣誉不是一切,他的博学和智慧将他引向更高层次的追求。他试图以笔来把现实穿透,说出人世间的所以然。蒙田要写一部书。就在那个静得发响的环境里,写下了开启后世之文慧的《试笔》(Essais)。那部书就将他永远留在世上。 

        蒙田祖辈从商,父亲曾任波尔多市长,这座宏伟的古堡很符合他们的身份。但除了蒙田塔楼和围墙是十四世纪的建筑外,古堡主楼是后来重建的。1885年有过一场大火,将主楼烧毁殆尽。幸好塔楼没有波及,后来数百年间也没有易主。内部状态,数量不多的家具,都是当年流传下来的。 

        塔楼底层是小礼拜堂,壁龛供着圣人圣米歇尔。从7月的大热天走进石砌的塔楼,只觉得凉气清爽,中世纪的古朴和粗犷味道迎面袭来。墙壁的粗糙石头只髹了一层薄灰浆。现代的壁灯与古老的椅子和跪凳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楼是蒙田的睡房和相连套间,“为独处的清静,我经常在那里歇息”。地板是原石,他在上头逝世的床和旅行使用过的箱子还完好地保存着。当年存放《旅行手记》(Journal 
      de 
      voyage)原稿的箱子则放在墙角。这部作品他不打算发表,一直放在箱里,他逝世后将近两个世纪,即1774年,后人才把它整理付印,但前面几章让老鼠咬掉了。这部游记使蒙田成为欧洲最早的游记作家,也是最先写意大利的文人。可惜游记出版后,手稿下落不明。当时没有保留手稿的习惯,认为书印出来就是成品,手稿就不重要了。 

        塔楼第三层是书房,藏书曾达一千册,在那个年代,这个数目可谓惊人。他就在那一千册希腊文、拉丁文和古法文中打滚,成为他的学问的江流万里的源头。据他说,之前,塔楼一无用处,里面堆满杂物,但高踞古堡内院入口,视野开阔,宜于静思写作,且有监视作用。站在窗前,可以看到领地边远地带。朋友来了,他下楼去迎接;若是不速之客,则赶快躲起来。当他发现塔楼是个“要塞”,就把它改为书房和卧室,成为他日后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那里是我的领土。我试图实行全面统治,使这唯一的角落避免受夫妻、子女、朋友间来往的干扰。”他就在那里,一边听着从村子的教堂按时按刻传来的钟声,一边读书,钻研,写作,翻译数十年。“有时我沉思默想,有时将我想到的记录下来或口授他人,总是不停地来回踱步。” 

        当年参观拉伯雷故居博物馆,看见里面挂着不少写在布条上的语录,是今人从他的作品中摘录出来的。蒙田书房也有语录,早已遐迩闻名,笔者也一早听说。那天亲临现场参观,简直不敢相信这种幸运。那些语录是他当年亲自主持描画到屋梁上的,其文字不是法语,而是拉丁文和希腊文,使用碑铭体和活版印刷体,富有装饰性。这些句子来自早期基督教主教圣伊拉斯谟(Saint 
      Erasme),或从贺拉斯的拉丁文诗歌中摘录的。 也有荷马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名言。古希腊哲学家兼历史学家塞克斯都(Sextus)、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Sophoclēs)和欧里庇得斯(Euripidēs)、拉丁诗人兼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罗马铭辞作家马提雅尔(Martialis)等哲贤的名言,也被写到屋梁上。这些摘录,既证实了蒙田的博览群书,也是他思考的心得。书房四十八条横梁中,有四十六条布满句子,连直梁在内,总共有六十五个句子。到现在还保持良好状态,无须修葺。那些句子宣扬处世哲学,健康的生活艺术,自我约制,明智的生活态度等。于是,这间书房就变成群哲聚会的讲坛,成为会说话的书房,也是蒙田当年逃避外界的烦扰,梦想自己成为古代贤哲的地方: 

        过智为愚。 
        最确定者,莫过于无一物确定;最可怜自大者,莫过于世人。 
        无人已得道,无人能得道。 
        至美莫如正直,至乐莫如康宁。 
        独来独往为真乐。 
        汝本尘土,何傲之有? 
        焉知生非死,死非生? 
        那些语录中,有些在《试笔》中引用过。数百年来,大家不断追寻它们的出处,但至今尚未全部找到。蒙田就这样给后人留下试题,看我们的学问能到达什么程度。伏尔泰、卢梭、歌德,当年到那里参观,不知是否自觉经历了一场考试?蒙田自幼习拉丁文,他的德国老师不谙法语,只能用拉丁文沟通。中学之前,蒙田学的是最纯粹的拉丁语,日后他引用的故事、典故等,很多来自拉丁文作品就不奇怪了。现在,这门口头上已经死去的言语,就从蒙田的作品和书房的屋梁上,向我们透出灼热的思想。是否找到出处,又何伤大雅呢。 

        三十八岁那年,由于厌倦官场,蒙田一度辞官。“大部分职业都是逢场作戏”,他渴望属于自己的生活,将已经衰弱的力气收回,“虽然不能借出,至少也得设法不要借入”。他请人在二楼与睡房相连的一个小房间的墙壁上,以拉丁文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基督1571年,三月朔日前夕,时值三十八岁生日。米歇尔·德·蒙田,长久以来已经厌倦议会的苦差役和公众职务。趁着还拥有精力的时候,隐退到缪斯的怀抱里,在平静、安稳当中,度过所剩无几的余生,它的大部分已经流逝。希望命运让他把这所住宅变得尽善尽美,这个祖先遗下的温馨隐舍。他把它贡献给他的自由、安宁和闲暇生活。 

        蒙田这个宣言,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何其相似。经过深思熟虑,这个西洋陶渊明也不想“以心为形役”了。他家庭富裕,无须为三斗米折腰。他回到古堡隐居,过他的乡村绅士生活,同时进入他的文学世纪,开始写他的“家常琐事”。他一小段一小段起草,再修改,补充,增加,把文章不断加长,将那些文字戏称为“狂想”。到1580年春天,结为两集在波尔多出版时,才谦虚而低调地起了《试笔》(Essais)这个书名。 

        该书在欧洲反应热烈,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跟作者的谦虚低调成强烈对照。它使当代人震动,着迷,随后四个世纪,不断被翻版翻译,编入教材,引起争论。到如今,依然恒读恒新,长生不老,每一代读者皆从中得到新的惊喜,而蒙田本人依旧显得亲切而真实。你参观他的书房,书桌前仿佛还坐着这位脑勺光溜溜,垂着八字胡子的贵族老爷。他跟你闲聊,你倾耳细听。他明知自己受人欢迎,你也兴趣盎然。他说他写这部书,原意只给亲朋看。等他离开人世以后,让自己平凡、淳朴和自然的生活展现在他们眼下。娱人娱己,他写,只为一种慰藉,无意讨好谁。而你心里却想,蒙田大人,你这部惊天动地的书,究竟为谁而写?你拿起笔来,当真只为自娱,为打发一下亲朋或自己?但他老人家微笑着一再声言:“我致全力于修身,这就是我的职业和工作,我写书不会比其他活计做得更多。”一个十足的谦谦君子,你能够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