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俗语,以故身世亦孤。唯爱读书。读书每见古忠烈士,辄自感慨流涕,故
亦时时喜闻人世忠义事。不但以出世故来见长者,长者方喜之;若或有以真
正的实忠义事来告,长者亦无不喜也。是故明玉和尚喜以兴福寺开山第一祖
无用事告长者云:“兴福寺,古刹也。无用,方僧也。无用游方来至其寺,
悯寺憎之衰残,忿居民之侵害,持竹枪连结果一十七条性命,然后走县自明,
诣狱请死。县令怜之,欲为出脱,无用不从,遂即自刎。寺憎感其至性,能
以身护法,以死卫众,遂以此僧为开山第一祖。至今直守者守其规程,不敢
少犯。”长者闻之,欢喜无量,叫明玉而言曰:“尔莫轻易说此僧也。此僧
若在家,即真孝子矣,若在国,则真忠臣矣;若在朋友,则真义士矣;若肯
学道参禅,则真出世丈夫,为天人师佛矣,可轻易也耶!盖天地间只有此一
副真骨头耳。不问在世出世,但有此,百事无不成办也。”
明玉之告长者,并长者之语明玉如此。今年春,明玉为兴福寺直岁僧来
求法语于余,余因以得问长者之语,遂语明玉曰:“即此是法语矣,又何求
乎?苟直岁僧闻此语,则能念祖德也,继继绳绳,山门不坠矣,苟合寺僧闻
此语、则毋忘祖功也,岁岁年年,规程一如矣。况因此得闻长者之风,顿明
出世大事乎?明玉可即以此语登之于轴,悬之于直寺方文之室,庶几合寺僧
众,云游道侣,过而读焉。或有真正骨头者,急来报我,我将携以见长者,
俾长者不至孤单也。”
… 页面 77…
题关公小像
古称三杰,吾不曰萧何、韩信、张良,而曰刘备、张飞、关公。古称三
友,吾不曰直、谅与多闻,而曰桃源三结义。呜呼!唯义不朽,故天地同久,
况公皈依三宝,于金仙氏为护法伽蓝,万亿斯年,作吾辈导师哉!某也四方
行游,敢曰以公为逑。唯其义之,是以仪之,唯其尚之,是以像之。
… 页面 78…
礼诵药师告文
余两年来,病苦甚多,通计人生大数,如我之年,已是死期。既是死期,
便与以死,乃为正理,如何不赐我死,反赐我病乎?夫所以赐之病苦者,谓
其数未至死,尚欲留之在世,故假病以苦之,使之不得过于自在快活也。若
我则该死之人:寿至古稀,一可死也;无益于世,二可死也;凡人在世,或
有未了业缘,如我则绝无可了,三可死也。有此三可死,乃不即我死,而更
苦我病,何也?闻东方有药师琉璃光王佛发大弘愿,救拔病苦众生,使之疾
病涅槃。卓吾和尚于是普告大众,趁此一百二十日期会,讽经拜忏道场,就
此十月十五日起,先讽《药师经》一部四十九卷,为我祈求免病。想佛愿弘
深,决不虚妄也。夫以佛愿力而我不求,是我罪也。求佛而佛不理,是不慈
也;求佛而佛或未必知,是不聪也:非佛也。吾知其决无是事也。愿大众为
我诚心念诵,每月以朔望日念此经,共九朔望,念经九部。呜呼!诵经至九
部,不可谓不多矣;大众之殷勤,不可谓不虔矣。如是而不应焉,未之有也。
但可死,不可病。苦口丁宁、至三再三,愿佛听之!
… 页面 79…
礼诵药师经毕告文
和尚为幸免病喘,结经谢佛事。念今日是正月十五之望日,九朔望至今
日是为已足,九部经于今日是为已完。诵经方至两部,我喘病即减九分;再
诵未及四部,我忍口便能斋素。斋素既久,喘病愈痊;喘病既痊,斋素益喜。
此非佛力,我安能然?虽讽经众僧虔恪无比,实药王菩萨怜悯重深,和尚不
胜礼谢祷告之至。和尚再告:有小僧常通见药师如来即愈我疾,亦便发心,
随坛接讽,祈疮口之速合。乃肃躬而致虔,以此月十六之朝,请大众讽经一
部。呜呼!佛乃三界之大父,岂以僧无可取而遂弃之;况我实诸佛之的嗣,
又岂忍不以我故而不理也!念此僧虽非克肖,在僧中亦无大愆。钟磐齐臻,
鼓钵动响。经声昭彻,佛力随施。两年未愈之疮,药王一旦加被,何幸如之。
为此代恳,不胜瞻依!
… 页面 80…
安期告众文
一常住中所有事务,皆是道场;所作不苟,尽属修行。唯愚人不信,不
肖者苟且,须赖师长教督之耳。今师不知教督,其徒又不畏慎,则所有事务
令谁为之?必至于废弛荒散而已。尚赖一二徒子徒孙之贤者自相协力,故龙
湖僧院得以维持到今。然中间不无偷情成性,必待呼唤而后作者;或恃顽不
理,虽呼唤之而亦不为者。未免有三等僧众在内,则虽欲不荒散,终不可得
矣。夫此间僧众约有四十余人,各人又受徒子,徒子又收徒孙,日益月增,
渐久遂成大丛林,而皆相看不肯作务,则虽有一二贤者,其奈之何!况今正
当一百二十日长期,大众云集,十方檀越,四海龙象,共来瞻礼者乎?
为此,将本院僧众分为二等,开列于后,庶勤惰昭然,务化惰为勤,以
成善事。报施主之德,助师长之化,结将来之果,咸在于兹矣。勤者,龙象
也。懒者,无志也。若安坐而食十方之食,虽呼唤亦不作者,无耻也,皆赖
贤师长委曲劝诱之。故有师长则责师长,若师长亦无之奈何,则责韦驮尊者。
尊者轻则一杵,重则三杵毕矣,尊者勿谓我太严也。唯佛至细至严,所以谓
之大慈大悲。故经曰 《楞严》,又曰《华严》。严者所以成悲也,尔韦驮又
不可不知也。勿太酸涩,佛法不是腐烂之物。第一等勤行僧有八。此八众,
余所亲见者,其常川作务,不避寒暑劳苦极矣,第二等躲懒僧众三名,第三
等奸顽僧众一名。此二等三等之众,据我目见如此耳。若懒而能勤,顽而能
顺,即为贤僧矣。但常住徒有人食饭,无人作务,且人数虽多,皆非是作重
务之人,则此十余众者,可不加勤哉!努力向前,毋受尊者之杵可也。
… 页面 81…
告土地文
自庚寅动工以来,无日不动尔土,无岁不劳尔神。唯尔有神,凡百有相,
遂使群工竭力,众僧尽心,以致佛殿告成,塔屋亦就。同令趺坐直上,则西
方阿弥陀佛一躯也,金碧辉煌,宛有大人贵相矣。瞻仰而来者能无顿兴念佛
念法之心乎?卓立在前,则护法韦驮尊者威容也,金甲耀光,已手降魔宝杵
矣。专修净业者能无更坚不懈不退之志乎?又况观音、势至咸唱导于吾前,
更有文殊、普贤同启迪于吾后。悬崖千丈,友罗汉直抵上方;少室无余,面
达磨犹在东壁。谁无缓急,大士即是救苦天尊;孰识平生,云长尤是护法伽
蓝。黑海有门,唯法无门,现普陀于眼底;上天有路,唯道无路,睹灵山在
目中。十界同虚,判念便分龙虎;六总寂静,一棒打杀猢狲。从兹继继绳绳,
咸愿师师济济。务同一念,莫有二心。则卓吾之庐,即是极乐净土;龙湖上
院,遍是华严道场矣。此虽仗佛之赐,实亦尔相之能。故特塑尔之神,使与
司命并列。虔恭致斋,不酒不肉;殷勤设素,匪荤匪腥。唯茶果是陈,只蔬
饭以供。名香必■,愿与司命齐意;好花用献,当听韦驮指麾。有恶则书,
见过速录。细微毕举,毋曰我供汝也而有阿私;小大同登,毋曰众汝敬也而
有偏党。幽明协赞,人神同钦。则尔土有力,帝将加升,长守此湖,永相依
附矣。
… 页面 82…
二十分识
有二十分见识,便能成就得十分才,盖有此见识,则虽只有五六分才料,
便成十分矣。有二十分见识,便能使发得十分胆,盖识见既大,虽只有四五
分胆,亦成十分去矣。是才与胆皆因识见而后充者也。空有其才而无其胆,
则有所怯而不敢;空有其胆而无其才,则不过冥行妄作之人耳。盖才胆实由
识而济,故天下唯识为难。有其识,则虽四五分才与胆,皆可建立而成事也。
然天下又有因才而生胆者,有因胆而发才者,又未可以一概也。然则识也、
才也、胆也,非但学道为然,举凡出世处世,治国治家,以至于平治天下,
总不能舍此矣,故曰“智者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