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实如此,则其沉溺利害是非为何如者,乃敢大言欺余,时间灵、夏兵变, 
因发愤感叹于高阳,遂有“二十分识”与“因记往事”之说。设早闻有梅监 
军之命,亦慰喜而不发愤矣。 

… 页面 39…

                                 答陆思山 

     承教方知西事,然倭奴水寇,不足为虑,盖此辈舍舟无能为也。特中原 
有好者,多引结之以肆其狼贪之欲,实非真奸雄也,特为高丽垂涎耳。诸老 
素食厚禄,抱负不少,卓异屡荐,自必能博此蜂虿,似不必代为之虑矣。晋 
老此时想当抵任。此老胸中甚有奇抱,然亦不见有半个奇伟卓绝之士在其肺 
腑之间,则亦比今之食禄者聪明忠信,可敬而已。舍公练熟素养,置之家食, 
吾不知天下事诚付何人料理之也!些小变态,便仓惶失措,大抵今古一局耳, 
今日真令人益思张江陵也。热甚,寸丝不挂,故不敢出门。 

… 页面 40…

                                 寄京友书 

     弟今秋苦痢,一疾几废矣。乃知有身是苦,佛祖上仙所以孜孜学道,虽 
百般富贵,至于上登转轮圣王之位,终不足以易其一盼者,以为此分段之身, 
祸患甚大,虽转轮圣王不能自解免也。故穷苦极劳以求之。不然,佛乃是世 
间一个极拙痴人矣。舍此富贵好日子不会受用,而乃十二年雪山,一麻一麦, 
坐令鸟鹊巢其顶乎?想必有至富至贵,世间无一物可比尚者,故竭尽此生性 
命以图之。在世间顾目前者视之,似极痴拙,佛不痴拙也。今之学者,不必 
言矣。中有最号真切者,犹终日皇皇计利避害,离实绝根,以宝重此大患之 
身,是尚得力学道人乎?《坡仙集》我有披削旁注在内,每开看,便自欢喜, 
是我一件快心却疾之书,今已无底本矣,千万交付深有来还我!大凡我书, 
皆为求以快乐自己,非为人也。 

… 页面 41…

                                与焦弱侯书 

     昨闲步清凉,瞻拜一拂郑先生之祠,知一拂,兄之乡先哲前贤也。一拂 
自少至老读书此山寺,后之人思慕遗风,祠而祀之。今兄亦读书寺中,祠既 
废而复立,不亦宜乎!归来读 《江宁初志》,又知一拂于余,其先同为光州 
固始人氏,唐未随王审知入闽,遂为闽人,则余于先生为两地同乡,是亦余 
之乡先哲前贤也。且不独为兄有,而亦不必为兄羡矣。一拜祠下,便有清风, 
虽日闲步以往,反使余载璧而还,谁谓昨日之步竟是闲步乎?余实于此有荣 
耀焉! 
     夫先生,王半山门下高士也,受知最深,其平日敬信半山,亦实切至, 
盖其心俱以民政为急,国储为念。但半山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 
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先生切于目击,乃不顾死亡诛灭之大祸,必欲成吾胡、 
越同舟之本心,卒以流离窜逐,年至八十,然后老此山寺。故予以为一拂先 
生可敬也。若但以其一拂而已,此不过乡党自好者之所歆羡,谁其肯以是而 
羡先生乎?今天下之平久矣,中下之士肥甘是急,全不知一拂为何物,无可 
言者。其中上士砥砺名行,一毫不敢自离于绳墨,而遂忘却盐梅相济之大义, 
则其视先生为何如哉!余以为一拂先生真可敬也。余之景行先哲,其以是哉! 
     今先生之祠既废而复立,吾知兄之敬先生者,亦必以是矣,断然不专专 
为一拂故也。吾乡有九我先生者,其于先哲,尤切景仰;其于爱民忧国一念 
尤独惓惓。使其知有一拂先生祠堂在此清凉间,慨然感怀,亦必以是,惜其 
未有以告之耳。闻之邻近故老,犹能道一拂先生事,而旧祠故址,废莫能考, 
则以当时无有记之者,记之者非兄与九我先生欤?先贤者,后贤之所资以模 
范;后贤者,先贤之所赖以表章。立碑于左,大书姓字,吾知兄与九老不能 
让矣。吁!名垂万世,可让也哉! 

… 页面 42…

                              复士龙悲二母吟 

     杨氏族孙,乃近从兄议,继嗣杨虚游先生之于之后,非继嗣李翰峰先生 
之后也。非翰峰之后,安得住翰峰之宅?继杨姓而住李宅,非其义矣。杨氏 
族孙又是近议立为虚游先生之子之后,亦非是立为李翰峰先生守节之妹之后 
也。非翰峰之妹之后,又安得朝夕李氏之宅,而以服事翰峰先生守节之妹为 
辞也?继杨虚游先生之子之后,而使服事翰峰先生守节之妹于李氏之门,尤 
非义矣。虽欲不窥窬强取节妹衣食之余,不可得矣。交构是非,诬加翰峰先 
生嗣孙以不孝罪逆恶名,又其势之所必至矣。是使之争也,我辈之罪也,亦 
非杨氏族孙之罪也。幸公虚心以听,务以翰峰先生为念,翰峰在日,与公第 
一相爱,如仆旁人耳,仆知公必念之极矣。念翰峰则必念及其守节之妻顾氏, 
念及其守节之妹李氏,又念及其嗣孙无疑矣。 
     夫翰峰合族无一人可承继者,仅有安人顾氏生一女尔。翰峰先生没而后 
招婿姓张者,入赘其家,生两儿,长养成全,皆安人顾氏与其妹李氏鞠育提 
抱之力也。见今娶妻生子,改姓李,以奉翰峰先生香火矣。而婿与女又皆不 
幸早世,故两节妇咸以此孙朝夕奉养为安,而此孙亦藉以成立。弱侯与公等 
所处如此,盖不过为翰峰先生念,故弱侯又以其女所生女妻之也。近闻此孙 
不爱读书,稍失色养于二大母,此则双节平日姑息太过,以致公之不说,而 
二大母实未尝不说之也。仆以公果念翰峰旧雅,只宜抒师教之,时时勤加考 
省,乃为正当。若遽为此儿孙病而别有区处,皆不是真能念翰峰矣。 
     夫翰峰之妹,一嫁即寡,仍归李家。翰峰在日,使与其嫂顾氏同居南北 
两京,相随不离;翰峰没后,顾氏亦寡,以故仍与寡嫂同居。计二老母前后 
同居己四十余年,李氏妹又旌表著节,翕然称声于白门之下矣。近耿中丞又 
以“双节”悬其庐,二母相安,为日已久,当不以此孙失孝敬而遂欲从杨氏 
族孙以去也。此言大为李节妇诬矣,稍有知者决不肯信,而况于公。大抵杨 
氏族孙贫甚,或同居,或时来往,未免垂涎李节妇衣簪之余,不知此皆李翰 
峰先生家物,杨家安得有也。且节妇尚在,尚不可缺乎?若皆为此族孙取去, 
李节妇一日在世,又复靠谁乎?种种诬谤,尽从此生。唯杨归杨,李归李, 
绝不相干,乃为妥当。 

… 页面 43…

                              书晋川翁寿卷后 

     此余丙申中坪上笔也,今又四载矣,复见此于白下。览物思仁寿,意与 
之为无穷。公今暂出至淮上,淮上何足烦公耶!然非公亦竟不可。夫世固未 
尝无才也,然亦不多才。唯不多才,故见才尤宜爱惜,而可令公卧理淮上邪! 
在公虽视中外如一,但居中制外,选贤择才,使布列有位,以辅主安民,则 
居中为便。吾见公之入矣,入即持此卷以请教当道。今天下多事如此,将何 
以辅佐圣主,择才图治?当事者皆公信友,吾知公决不难于一言也,是又余 
之所以为公寿也。余以昨戊戌初夏至,今又一载矣。时事如棋,转眼不同, 
公当系念。 

… 页面 44…

                                 会期小启 

     会期之不可改,犹号令之不可反,军令之不可二也。故重会期,是重道 
也,是重友也。重友以故重会,重会以故重会期。仆所以屡推辞而不欲会者, 
正谓其无重道重友之人耳。若重道,则何事更重于道会也耶!故有事则请假 
不往可也,不可因一人而遂废众会也,况可遽改会期乎?若欲会照旧是十六, 
莫曰“众人皆末必以会为重,虽改以就我亦无妨。”噫!此何事也!众人皆 
然,我独不敢,亦望庶几有以友朋为重,以会为重者。今我亦如此,何以望 
众人之重道乎?我实不敢以为然,故以请教。 

… 页面 45…

                               复顾冲庵翁书 

     某非负心人也,况公盖世人豪;四海之内,凡有目能视,有足能行,有 
手能供奉,无不愿奔走追陪,藉一顾以为重,归依以终老也,况于不肖某哉! 
公于此可以信其心矣。自隐天中山以来,再卜龙湖,绝类逃虚近二十载,岂 
所愿哉!求师访友,未尝置怀,而第一念实在通海,但老人出门大难,讵谓 
公犹念之耶! 
     适病暑,侵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