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年旅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里提着一粑明晃晃的钢刀。
    这不是遇到响马了么?我暗暗吃惊,心想这回得留下买路钱了。
    我刚要求饶,却见那大汉疾走几步,将钢刀往路边的柴薪上一插,然后挑起担
子,晃悠悠地朝山下走去。
    原来是个樵夫!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喊住樵夫,难为情地问他可有什么东西吃,我实在饿得不行了。
    樵夫放下担子,从腰间解下一个布袋,摸出两个麦饼递给我,一句话不说,又
挑起担子,撒开脚步,晃悠悠地走了。
    我一口气吃进两个麦饼后,感到身上才有了力气。
    我舒展了一下身体,然后抖擞起精神,向终南山主峰走去。终南山是秦岭山脉
第二高峰,海拔2640米。面对这大山,我忽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悲哀:
    人竟跟蚂蚁般地渺小!
    太阳升高了,很的人。愈往上走,树木愈少。来到半山腰,几乎没有可以用来
遮挡阳光的绿荫了。我全身透湿,太阳一晒,衣服上顿时泛出一层白花花的盐霜。
水壶里的水已经喝光了,山腰上听不见水声,更看不到水的影子。喉咙冒烟,两腿
发软,全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但我不敢坐下来休息,害怕自己一坐下去就再也
站不起来了。我强忍着饥渴,咬紧牙关,艰难地移动着脚步。通往山巅的路时宽时
窄,坡度却越来越陡。爬几步,甩一把汗;爬几步,喘一口气。一道山梁,又一道
山梁……天空忽然开敞,一大片平整的山地现了出来。
    这汁是海拔2640米的终南山么?
    这就是传说中吕洞宾成仙的地方么?
    我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呀!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株草,不沾一
滴水,不挂一丝云,除了赫赫屹立于山巅的一尊硕大的“镇妖石”外,就只是赤裸
裸袒露着的黑褐色的胸膛了。它真实得如同自己的本来面目。
    极目远眺,关中平原尽收眼底,滔滔黄河遥遥在目。我几乎完全忘记了疲劳,
忘记了饥渴。扑面而来的是没有遮挡的太阳的热烈,是天空弧形的蔚蓝。忽然,一
阵狂风呼啸着掠过山巅,晴空里炸响一声惊雷——这晴天霹雳自天际滚至脚下,又
从脚下滚向天空。这磅礴的气势,这大自然的神功,这清新如水的空气,这一无所
有的山巅,使人顿悟人生洁净的可贵,人世间名利的纠缠和肉欲的困扰,顷刻间化
为乌有。举起双臂欢呼,千山万壑都在脚下旋转。我的心从未有过如此的开阔,我
在这开阔中融化了。哪一座山给过我这样的灵悟,这样的胸怀呢?
    没有。唯有终南!
    



 
                           第七章  茫茫草原

    内蒙古高原并不很高,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所吸引我的是“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派草原风光。
    过了大兴安岭, 使人立刻就嗅到了草原的气息。3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苍
苍的天,漠漠的地。一丛丛枯黄的“得日斯”(蒙语:芨芨草)挺着脖颈,顽强地
撑着瘦弱的身躯,和寒风较量着野性。一群群牛羊在旷野里悠闲地倘祥,几匹骏马
上坐着身穿蒙古绸缎长袍的牧民。时而有受惊的百灵鸟从草地蹦起,亮开歌喉,飞
向蓝天,留下串串清越僚亮的颤音。我仰头看天,啊!天空竟是那样的蓝,蓝得没
有一种人工色彩所能模拟。天上云朵或向南飘起,或向北游来,然后在远天悄悄地
聚散,天空便显得愈发悠远深邃。
    我怀着一种兴奋而又神秘的心情踏进了宽广的草原。大草原处处元路又处处是
路, 我认准个方向,径直往前走去。我步行了大约3个小时,所有的景物都使我感
到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天空更宽,大地更阔,茫茫的原野上呈现出一片荒芜。没有
发现村落,也没有牛羊群,甚至没有一棵树。
    傍晚时分,气温骤然降低,严寒几乎冻僵了我心中的热望。我忽然意识到,在
草原的深处, 凭两条腿走远路,简直是自己和自己开危险的玩笑。“草原牧民100
公里是邻居”,这话看来一点不假。
    我感到惶惧而又后悔。正当我抬不动脚步的时候,像茫茫大海上夜航的孤舟望
见灯标,一顶天幕式的毡帐燃起了我快要混灭的希冀。
    “蒙古包!”
    我惊喜地喊了一声。
    在草原上,蒙古包是相当分散的,它不是“嘎喳”(蒙语:村庄),给人一种
孤独的美。从外表看,蒙古包很像一个封闭式的碉堡,它有四五尺高,整个包是用
羊毡子覆围的,顶部中央有一根烟筒,南面开个很小的包门,门连着地面,大概是
因为蒙古包形圆而低矮的缘故。这安静恬谧的蒙古包,像绿色丛中的蘑菇。且不说
它的古朴简洁,风姿独特,单是那圆包顶上升起的一缕缕乳白色炊烟的魅力,就足
以使来自远方的旅人感到十二分的痴迷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一位穿灰色长袍的大妈从里面走出来。我同她说话,她竟
全然不懂,回答的话,我也莫名其妙。比划了好久,大妈似乎渐渐地会意了,她微
笑着做了个请进的姿势。
    我猫腰走进毡帐,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抚过全身。蒙古包里陈设简单,地上铺着
牛皮和花毯,成扇形占据了半个毡帐,这是睡觉的地方。花毯上还摆着一张长长的
小桌,上面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草原不通电,但牧民借用风力发电用做照明和接收
电视节目。
    蒙古包中央是一个大炉子,烟筒伸出包顶,炉子里烧着牛粪,牛粪是草原一宝,
做饭取暖都不可少。我挨近炉火坐着,痴情地倾听着牛粪坯燃烧发出的“噬啦”声,
我好奇地拿起一些牛粪往火炉里扔,炉火“咝啦咝啦”燃烧得更旺了。
    这时,从门口走进来两个人。男人50多岁,身材魁梧,头发天然卷曲,两只眼
睛碧蓝碧蓝,像外国人。他穿着长袍和靴子,手里握着一根马鞭。另一个是十几岁
的小女孩,围一条鲜红的围巾,脸庞黑里透红,显得健康而美丽,男人间了女主人
几句,便转过身,朝我高兴地喊道:
    “欢迎你呀,远方的客人!”
    这一户3口之家, 除女主人外,男主人和小女孩基本上会讲汉语。费了一点儿
功夫,我知道了他们的名字。男主人叫达西道尔吉,女主人叫莎仁高娃(蒙语意译:
美丽的月亮),小女孩叫波日琪琪格(蒙语意译:蓝色的花)。
    此刻,莎仁大妈已经煮好奶茶。道尔吉大叔举了举碗,笑眯眯地对我说:“客
人,先喝茶,等会儿给你做牛肉包子吃。”
    我端起碗喝了一口奶茶,腥得要命。瑛滇格眼尖,忙说:“你喝不惯吧?往里
面放点奶油和白糖试试。”我听了她的话,再尝尝,味道果然好了许多。
    

    “你会骑马吗?”我问瑛瑛格。
    “我4 岁的时候就会骑了!”琪琪格非常骄做地回答,又反问我:“你呢?”
    我轻轻地摇了摇头。
    “这个野丫头。”道尔吉爱抚地摸着女儿的头,心里洋溢着喜悦。他望着我问:
    “你是头一回来草原吗?”
    我笑笑,说:“这还是头一天呢。”
    道尔吉爽朗地大笑起来。他挺了挺腰板,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了草原的故事。
这位半百的汉子,几乎跑遍了整个内蒙古,最后叶落归根,回到了呼伦贝尔。他的
肚子里装满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从谈话中,我知道他是布利亚特人,他们现在居住
的这个地方很古老,说不清什么时候这里升起了第一缕炊烟,于是,荒原上便有了
犬吠。马嘶……
    最后,道尔吉哈哈一笑说:“流浪了半辈子,到中年才成家。老噗,不能再过
那种游牧生活了。”
    牛肉包子做好了。莎仁大妈又将刚煮熟的羊肉用托盘送上来。没想到晚餐竟是
如此的丰盛!
    据说,吃羊肉要用手抓才能品出其香味,所谓“手抓羊”。我伸手从盘子里抓
起一块羊肉,用尖刀割下一小片,然后,在碗里沾一点精盐,送进嘴里,于是,我
吃了一块就不想吃了,因为除精盐外,再无任何调料,食之元味。包子我是素来不
喜欢吃的,但又不能委屈了肚子。可是,我拿起一个包子,慢慢地咬了一口。原想
我吃完这一个包子,也许就不会再吃第二个了,可是,我却一口气吞下了十来个。
肚子满了,但嘴巴却仍然馋得慌。也不知牛肉馅里加了什么作料,那包子味道之鲜
美简直没法形容。
    吃完饭,本想看一会儿电视,但电视收视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