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子道经德校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章)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
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耕部),而贵高将恐蹶(祭
部)。(三十九章)

(十三)两韵隔协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真、耕通韵),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之部)。(二十二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之部),

治之于未○(元部)。(六十四章)
(十四)三韵互协例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祭部),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文部),

是谓玄同(阳、东通韵)。(五十六章)
(十五)四韵互协例俨兮其若客,涣(元部)兮若冰之将释(鱼部)。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谆部)兮其若浊(侯部)。(十五章)
(十六)句中韵例
希言自然(元部)。(二十三章)
正言若反(元部)。(七十八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之部)。(四十四章)
(十七)首尾韵例
祸兮福之所倚(歌部),福兮祸之所伏(之部)。(五十八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部)。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元部)。知者不

博,博者不知(支部)。(八十一章)
(十八)句首韵例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

(元部)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支部)。(二十七章)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歌部)而勿强(阳、

东通韵)。(三十章)
(十九)首尾上下皆韵例
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脂部),有大伪(歌部)。(十八章)
(二十)韵上韵例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部)。(五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之部)。(六十四章)
(二十一)双声为韵例
豫(鱼部)兮若冬涉川,犹(宵部)兮若畏四邻(文、真通韵)。(十

五章)
合抱之木(侯部),生于毫末(祭部)。(六十四章)
(二十二)叠字韵例
道可道,非常道(幽部);名可名,非常名(耕部)。(一章)
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耕部)。(七十一章)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侵部)。

(五十章)
(二十三)助字韵例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部)。(十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之、支通韵)。(二十九章)

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之
部)。(二十三章)

(二十四)助字不为韵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阳部)。(四十一章)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鱼部)。(二十四章)

由上所举韵例,有前人所认为无韵者,而实皆自然协韵。如以叠字为
韵,老子之例甚多也,而在诗、易中亦有旁证。诗如蒹葭各章从、从韵,葛
覃一二章覃、覃韵,抑五章玷、玷韵,生民三章林、林韵,载芟今、今韵,
褰裳一、二章狂、狂韵,何人斯五章行、行韵,巧言二章生、生韵,鸿雁三
章、抑九章、桑柔下章皆人、人为韵,绵七章门、门韵,荡二以下各章以七
“商”字为韵,东山各章以四“山”字为韵,雨无正五章、巧言五章、宾之
初筵一章皆言、言为韵,采薇四章、韩奕三章皆何、何为韵,韩奕四章、抑
十章之、之为韵,出车五章、巷伯七章、南山有台一、二、四、五章子、子
为韵。余如来来、国国、鼠鼠、女女、弟弟、醉醉、悠悠、乐乐,叠字为韵
者,尚不胜数。又以易经为例,颐彖传养、养韵,大壮彖传壮、壮韵,观六
三、九五、上九生、生、生韵,节初九、九二庭、庭韵,鼎六五、上九铉、
铉韵,贲彖传文、文韵,蛊彖辞,巽五九日、日韵,损象传时、时韵,小过
彖辞事、事韵,屯六二字、字韵,豫六三、困上六悔、悔韵,蒙上九寇、寇
韵,萃彖传聚、聚韵,旅六二、九二仆、仆韵,大有初九咎、咎韵。

由此知五千言以道、道为韵,名、名为韵,以仁、仁为韵,狗、狗为
韵者,又何足异?又以助字韵为例,易革象传之、志韵,鼎象传之、尤韵。
即谓诗经不协语助,实亦不然。

抑十章、韩奕四章皆以二“之”字为韵,载驰四章尤、思、之韵,小
戎二章期、之韵,园有桃一、二章哉、其、之、之、思、哉、其、之、之、
思韵。再以楚辞证之,离骚“心犹豫而狐疑,怀椒糈而要之”,“命灵氛为余
占之,孰信修而慕之”,天问之、谋、之韵,尤、之、期之韵,九章惜诵之、
尤、之韵,哀郢持、之韵,时、丘、之韵,思美人之、■、期韵,惜往日之、
疑、辞、之韵,九辩二“之”字、四“之”字韵。由此知五千言二“之”字
韵(七十四章),三“之”字韵(二十三章、六十六章、八十章),四“之”
字韵(十七章),五“之”字韵(四十九章),又何足异?惟老子为哲学诗,
其用韵较诗经为自由,则诚有之,若谓其手笔差异,文不拘韵,则不但不达
五千言铿锵之妙,且不足以语诸子之文矣。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朱谦之。

后记

(一)本书在选本方面,以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为主,次取敦煌
写本与遂州碑本参订。石本于御注、广明、景福以外,更参考楼正、邢玄、
庆阳、磻溪、高翿、赵孟俯诸本。钞本参考柰卷及室町时代钞本。刻本王本
除用明和宇惠本外,更参考道藏本、范应元引王本,与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
家注本。河上本除用宋刊本外,更参考道藏李道纯道德会元所用章句白本。


又如傅、范古本,夏竦古文四声韵所引古老子,及托名王羲之帖本等,均加
以批判的选用。

(二)本书在校勘方面,以严可均铁桥金石跋中老子唐本考异所校三
百四十九条为主,魏稼孙绩语堂碑录,或正严误,或补严阙,共四十三条,
次之。余如纪昀、毕沅、王昶、吴云之校老子,乃至罗振玉之道德经考异,
何士骥之古本道德经校刊,凡与碑本校勘工作有关者,无不尽力搜罗,务求
去伪存真,使道德经文字得以接近于本来面目。

(三)本书在训诂方面,所采旧注有王念孙、孙诒让、俞樾、洪颐烜、
刘师培、易顺鼎、马叙伦、陶鸿庆、奚侗、蒋锡昌、劳健、高亨、于省吾诸
家;间亦采取日本大田晴轩、武内义雄之说。案语则随文声叙,或出己见,
其中有特重声训之处,说本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四)本书在音韵方面,以江晋三老子韵读为主,偶有漏失,则以姚
文田之古音谐、邓廷桢之双砚斋笔记、李赓芸之炳烛编补之。若刘师培之老
子韵表,高本汉之老子韵考,及奚侗,陈柱之说老子古音,则多肊说,其合
者取之,不合者弃之。

(五)本书特重楚方言与老子之关系。如四十五章“躁胜寒”,据诗汝
坟释文“楚人名火曰燥”。五十五章“终日号而不嗄”,据庄子庚桑楚篇司马
彪注“楚人谓唬极无声曰嗄”。七十章“披褐怀玉”,据淮南子齐俗训注“楚
人谓袍为短褐大布”。此类之例,说详各章,阅者察之。

(六)本书初稿成时,承杨树达先生、任继愈先生校正全书数次,梁
启雄、王维诚二先生亦校正其一部分,得益良多。本书即根据诸先生提供之
宝贵意见,经数次修改而成。其中如仍有误谬之处,应由撰者自己负责。又
以杨树达先生贡献最大,且为其晚年最后之劳绩,应以此书为其纪念。一九
五七年三月朱谦之。

补遗



(一)道士索洞玄经写本敦煌残卷,见伯希和目录二五八四号(神田
喜一郎辑敦煌秘籍留真新编下册)。(二)敦煌六朝写本张道陵着老子想尔注
残卷(见一九五六年香港印本老子想尔注校笺图一至图廿六,存河上本第三
章“不见可欲”句下至第三十七章。

内容与遂州龙兴碑本略同,如第三章“不敢不为”,第七章二“尸”字,
第十五章“涣若冰将汋”,第十六章二“生”字,第二十章“我魄未兆”,第
二十四章“喘者不久”等,盖同属一版本系统者)。



(一)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昭和三四年创文社版)。


补注

''三章''

使心不乱。

谦之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