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7年第4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参考大量各类统计数据和学术观点,从对不同时间、不同国度、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经济形态的各种人群的反复测试和比较中,探索如何提高人们信任感的共同规律。作者在反复强调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经济上的不平等,是使美国人民的信任指数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它远远超过“越战”、政府更迭等事件对美国人民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在我国又何尝不是隐忧?本书虽然完成于2002年,但书中的议题可谓既古老又超前,书中涉及的和谐、信任、民主、平等诸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不患寡,患不均”,透过历史的反思,也可预见未来社会的问题乃至危机。在书的最后,作者疾呼:“不要致富,要平等!” 
  本书始终力图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信任陌生人,为什么这种信任是重要的。作者认为,信任是一种价值,它不取决于个人在公民群体中的一般社会交往。人们起初是从父母那里学到信任的,而信任取决于乐观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一个良好的地方,人们能使它更美好。信任他人更有可能通过慈善捐赠和志愿工作得到实现,信任感的提升能使那些受歧视的群体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具有信任感的社会更有可能对资源进行从富人向穷人的再分配,它的政府也会有更高的效率。在近三十年中,美国社会的信任感在衰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乐观主义的衰落和经济不平等的加剧,作者记录了各个市场经济体制中有代表性的数据在各种时间序列中的变化趋势,具象地描述了这些观点。 
  埃里克·尤斯拉纳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college Park)的政府与政策教授,他发表过许多著述,其中包括:《和谐气氛在美国国会中消退》(1993)、《行动者与罢工者:众议院和参议院中的理论家》(1999)。还编辑过的《社会资本与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和《社会资本与向民主的过渡》等著作。作者是位犹太裔的美国学者,他的书中显示了带有犹太民族特色的机智与思辨,并包含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 
  “信任是最复杂的、多维度的和被误解的概念之一,这一点在社会科学中被广泛承认。尤斯拉纳的这本书缓解了这种经验和概念上的混乱……以非凡清晰的思路,对关于信任的现有数据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朝着搞清楚这些数据的意义走了很长的路。那些有兴趣对社会资本和公民参与的衰落进行辩论的政治科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或其他任何有这种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R。乌斯诺教授这样评论本书。 
  阿姆斯特丹大学H。塞梅特科教授说:“这是一本吸引人的书,他是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学生的重要读物。尤斯拉纳的论证是有说服力的,其基础是对概念的精心阐明,以及对美国的调查数据这笔财富周密的分析。然后他又说明了这种阐明和分析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能成立。他告诉我们,人们需要做的事情是给未来带来更多的信任。本书对数据的讨论也能为熟知多变量模型的人们所理解,而且这一讨论的笔触生动,其中不乏趣闻逸事。” 
  从本书译后记得知,去年三、四月间,尤斯拉纳曾来华访问,一直由本书译者张郭敏陪同,期间他们共同探讨了在翻译中文版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无疑对保证本书的翻译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信任的道德基础》,'关'埃里克·尤斯拉纳著,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29。00元) 
读《语言变异与变化》
芮东莉 
  2006年底,南京大学徐大明教授主编的《语言变异与变化》一书出版,这是国内当前介绍西方社会语言学理论最新的一本书。该书前六章系统而精要地介绍了国外社会语言学关于“语言变异与变化”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最后一章对中国社会语言学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这是一本汇集国内外“语言变异与变化”课题研究新成果的完全手册,在编写过程中,为方便国内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书中的新理论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出于方便研究者的目的”这样的句子,整本书从头到尾贯穿着与读者的交流和对话,这与当前大多数学术书以冷面孔示人的风格形成了强烈对比,也是该书最令读者感动的地方之一。 
  从内容上来看,《语言变异与变化》一书代表了当前国际上社会语言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语言变异理论一反传统语言学只研究静态、封闭语言系统和语言规律的做法,它认为,语言变异是语言的本质性特征之一,对异质语言的有序系统进行研究才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所在。虽然目前语言变异理论在西方已被广泛接受,国内也有少量介绍该理论的文章,但该理论对于国内语言学习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很新的课题。要将这一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给国内读者并非是一件易事。为使国内读者更为容易地掌握语言变异理论,推动这一研究新成果在国内传播,《语言变异与变化》一书从结构的安排到术语、人名翻译的选用上,都极尽心力。 
  考虑到国内对变异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流派都已有了较多的介绍,该书“对读者可能比较熟悉的内容,在保证整体的系统性前提下尽量简述”,而对国内以前从未或很少介绍过的变异研究的方法、语言变异与语言结构系统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可以说,该书从内容的安排上完全实现了编者“结合读者已经熟悉的内容,恰到好处地填补读者知识层面上的空白”这一质朴的初衷。 
  近一百页的参考文献和附录绝对是该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是译介作品,书中少不了对中外文献的征引,编者不仅严格遵从学术界标注引文出处的规定,而且更多地是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在书中的重要章节之后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使这部译介作品看起来更像是一本自学手册。书后列出的七百多条参考文献,不但是对全书征引文献的归总,更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个完整的社会语言学学习书目。书目中有读者熟悉的文章和书籍,也有读者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一些博士论文、会议提交论文名目,更有一些网络上新发表的文献资料。附录中,《语言变异与变化》为读者提供了详尽的“人名汉英对照表”和“术语汉英对照表”。为方便国内读者结合以前的所学,编者在选用人名和术语译名时,尽量参照国内已出版的权威工具书,对新的人名和术语则“尽量参考已发表的有关译名,特别是社会语言学专著中已采用的译名”。如果有的人名或术语有较为常见的两种以上的译名,书中叙述时取其一,而在附录的“对照表”中则将几者全都列出,以方便读者进行比照。《语言变异与变化》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西方最新语言学理论译介》丛书的第一本,丛书主编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家煊在序中说:“科学的进步、学术的前进就是不同学术传统不断碰撞、交流和交融的结果。”他对包括本书主编在内的一批学者寄予厚望,希望在学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新时期语言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语言变异与变化》的编写宗旨与此不谋而合:“本书的目的在于提供关于该研究领域的更多的介绍和更新的观点,希望能有助于中国社会语言学学者在这方面的创新研究”。 
  (《语言变异与变化》,徐大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33。00元)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探源之作
聂永华 
  记得几年前,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两句歌词家喻户晓:“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得民心”与“得天下”的关系,以及如何“得民心”,两千多年前的孟老夫子早已说得非常清楚。《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心者,天下人心向背,爱憎臧否也。用现在的话说,“得民心”,就是看民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高兴的事就多做,不高兴的事就不要做。这实际上是生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衍化于秦汉以后的“民本”思想的通俗表述。两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似乎成了统治者政治合法性的基本尺度,民众权利主体资格和政治诉求的终极凭借。它给统治者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