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期望之后,你并没有得到多么巨大的快感,反而可能会感到有些疑虑:人们为什么要在性生活问题上大做文章呢?
如果你也像托尔斯泰书中的伊凡。伊里奇那样回顾自己的一生,你将发现自己恨少会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遗憾。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所没有做的事情才会使你耿耿于怀。这里所含的结论是十分明显的:行动起来!珍惜现在的时光,充分利用现在的时光,不要放过一分一秒。否则,如果你以自我挫败的方式利用现在的时光,就无异于永远地失去它。
心灵的宁静
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吧,请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
生日那天,收到礼物数份,影集、日记本、胸花、头饰等等,精致、有趣。
一份礼物,一片爱心。我特别“钟情”于其中一张小小的卡片──清逸的构图并没什么非凡之处,但那首小诗,意味无穷:
有一天您将发现
什么爱啊、泪水、歌儿
都不再重要
您会发现宁静的力量
将有多么的丰沛……
小小卡片,道出心声,令我想起那疯狂地“织梦”的少年时代。
记得一位生活上。业务上的良师曾问我:你心目中的人生美事为何物?沉恩片刻,我列出“清单”一张:健康、才能、美丽、爱情、名誉、财富……
颇为得意地让老师过目。谁料老师不以为然:“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没有它,你得到上述种种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
老师的笔在“清单”上掠过,我青春的梦幻就这样被一笔勾销了。不容分说,老师在纸上写下:心灵的宁静。
曾经怀疑这几个字是否真的如此雷霆万钧,可潜意识中,一直在用我年轻的心体味它的深刻含义。
终于,大大的问号消失了。可以作证的,是生活,是全然不蹈人旧辙。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生活。
心灵的宁静,一种超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我但然;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我洒脱。平静地,找寻阳光,找寻希望。
哲人的话常在耳畔回响,在心底共鸣:“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吧,请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
世上,有人才华横溢,有人美丽绝顶,有人富甲天下,有人一呼百应……可我宁愿拥有心灵的宁静,这是命运之神对他特别眷恋的人的最高奖赏!
嫉妒和宽容
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性爱的排他性,所欲排除的只是别的同性对手,而不是别的异性对象。它的根据不在性本能中,而在嫉妒本能中。事情够清楚的:自己的所爱再有魅力,也不会把其他所有异性的畦力都排除掸。在不同异性对象身上,性的畦力并不互相排斥。
所以,专一的性爱仅是各方为了照顾自己的嫉妒心理而自觉地或被迫地向对方的嫉妒心理作出的让步,是一种基于嫉妒本能的理智选择。
可是,什么是嫉妒呢?嫉妒无非是虚荣心的受伤。
虚荣心的伤害是最大的,也是最小的,全看你在乎的程度。
在性爱中,嫉妒和宽容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你真心爱一个异性,当他(她)与别人发生性爱关系时,你不可能不嫉妒。如果你是一个通晓人类天性的智者,你就不会不对他(她)宽容。这是带着嫉妒的宽容,和带着宽容的嫉妒。二者互相约束,使得你的嫉妒成为一种有尊严的嫉妒,你的宽客也成为一种有尊严的宽客。相反,在此种情境中一味嫉妒,毫不宽容或者一味宽容,毫不嫉妒则都是失了尊严的表现。
好的爱情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
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自私与自爱
若你之爱遍施子包括你自身在内的一切人,你必会把所有的人当作一个人来看,他就是上帝与人。
爱因对象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类型,对这一点人们不会提出异议。
然则不少人却执有如此一种信念:爱他人是美德,爱自己却是罪孽。
据说,爱自身者不可能爱他人,自爱与自私无别。
在我们着手从心理方面探讨自私与自爱之前,首先窄泌,要强调:那种申言爱他人与爱自己乃是相互排斥的观点在逻辑上是荒谬的。
如果说,邻居是人,所以我爱他是道德的,那么我爱自己同样也是道德的,因为我也是人。没有任何关于人的概念把自我排斥在人之外。
任何敢于采取这种做法的理论必然包含着自相矛盾。《圣经》的“爱邻若爱已”这句名言里已经蕴含了对个人自身的独特性、完整性的尊重。你决不能把尊重自己、理解自己与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分割开来。对自我的爱与对他人的爱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联。
如果自爱与爱他人原则上不可分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自私?自私公开排斥对他人之真诚的关切,自私者只对自己感兴趣,他替自我攫取一切,给予令他痛苦,而桶夺使他快乐。他对外在世界所持的唯一立场是:我能从中获取什么;他对他人的需要漠然置之,对他人的尊严、完善无所顾忌。他心目中仅有他自己。他评判每一个人和每一事物的唯二标准是看其是否于己有利,他根本无力于爱。难道这一切还不足以证明:我们必须在关切他人与关切自身之间作出抉择?
倘苦自私与自爱本是一回事,则答案只能如此。但这种假设本身就属于一种谬误,它招致了无数关于这个问题的错误结论。自私与自爱非为一体,它们处于根本的对立之中。自私者不是过分自爱,而是爱得太少;其实,他简直是痛恨自己。缺乏对自身的喜爱。关切,这不过是他的生产性匾乏的一种表现,他由此而沮丧不堪,堕入空虚茫然之中,痛苦不可避免地接踵而来。于是,他迫不及待地竭力从生活中攫取他自己已率先断送了的充实。表面上,他似乎在拼命替自己操劳,其实他只不过在徒劳无功地试图挽回在关切自我方面已铸成的败局。
弗洛伊德认为,自私者自我依恋,他把给予他人的爱收了回来并将其全部倾注到自己的人格中。其实不然。自私者的确不能施爱他人,但他也无力于挚爱自身。
埃卡哈特的下列一段话能最完美地总结上述关于自爱的思想:“自爱者爱人若爱己,假若对人的爱逊于对己的爱,则其自爱必属虚妄,若你之爱遍施予包括你自身在内的一切人,你必会把所有的人当作一个人来看,他就是上帝与人。敌此,能自爱且施爱于每一人者方可谓人格伟大,德行昭彰。”
矜夸
男人很看重一纸婚书的实质与意义。
有些女孩爱虚荣,常夸耀曾有多少男人向她示爱求婚,她都不屑一顾,这,若非夸张也是无知。
男人可以天天说爱你想你,也可以费时费力费钱以博女人一笑,但真正要他求婚并不容易。男人很看重一纸婚书的实质与意义。
求婚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男人整个生命的承诺与抵押,是真正将一个女人视做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世界。若对自己所爱的女人都没有信心的男人,一定是仅止于求爱绝不求婚。
一个女孩可能会有大多的求爱者,而求婚者并不会很多,即使无缘,也不该轻慢这一份由衷的爱惜与期望。
自我嫌恶
要相信,你是有价值的。
自我嫌恶有着多种形式,你也可能陷入某种自我贬低行为之中。
下面列举了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自我否定行为:
──回绝别人对你的赞扬(“噢,这没什么……”“这并不是我聪明,只是运气好……”)。
──希望别人证实你的看法(“对不对,亲爱的?”……“我就是这么说的,对吧,玛莎?”……“去问问我丈夫吧,他会告诉你的……”)。
──性生活时,没有快感。
──不给你自己买些东西,因为你总想到应给别人买些东西,尽管并不需要这样做;或不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
──不去购买你所喜欢的花、酒一类奢侈品,因为你觉得这是个浪费。
──别人对你说,你今天气色挺好。你却在想,“他就是想让我感到舒心。”
──有入请你去吃饭或看戏,你却想:“一开始是这样,可当他发现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