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孙膑兵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谴斓20 多万大军。由于楚军许多将士过去吃过秦军欺压的苦头,而且秦军投降的军兵衣甲、武器都比楚军好,所以楚军上下都对秦军有仇恨、嫉忌和不信任感,担心带他们去打关中,秦军可能叛变而使楚军吃亏。结果项羽杀心大起,趁秦兵熟睡之机,指挥楚军收缴了秦兵的武器,随后又把20 多万秦兵全部活埋了。项羽表面看来消除了一个隐患,可是,从此以残暴出了名,秦军再遇楚军时都拼死抵抗,使得楚军进军缓慢,结果刘邦的军队抢先进了长安,并最终击败了项羽,刘邦登上了帝位。项羽坑杀秦军,本想扫除障碍,结果不但没有壮大自己,反而自食恶果。
  成吉思汗曾被称为一代天骄,蒙古铁骑确曾令各国军队望而生畏。但蒙古贵族是把他们的强大建立在残暴镇压和疯狂掠夺的基础上的,他们所到之处杀人无数,在征讨欧洲时,还曾以割下人耳作为报功的凭据,真是前所未闻。他们强占大批农田,扬言要把世界变成蒙古的牧场。他们的疯狂掠夺和压榨,造成各族人民生活贫困、痛苦,因而激起人民的强烈仇恨和反抗。尽管他们在中国大地上连菜刀都作为非法“武器”而加以收缴,但仍不能阻止人民的反抗,强大的蒙古帝国终于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内灭亡。历史证明,以暴力和掠夺强兵不会维持多久。唐朝的前后历史对比,亦可说明什么是正确的强兵之路。唐太宗登基以后,重用贤能,轻徭薄赋,让全国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并实行睦邻政策,因此,在贞观年间,百姓富足,国力大增,也达到强兵的目的,偶有外族犯边,都能很快平定,所以四夷归服,边境安宁。当时到长安入朝的各族使者就达数千之多,四邻诚心归服,共推李世民为天可汗。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正确道路。然而在李世民去世后,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期间,由于内部争斗,统治者奢侈腐败,挥霍民财,因而国力急剧下降,这时四邻入侵连续不断,唐廷不能正确处理,本可化解的,也要以武力对付,甚至有的边防将领为了邀功请赏,故意制造事端,引发战争,连年战争又进一步加重了百姓负担,使得国力更加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到武则天统治的后期,突厥骑兵在中国华北大地四处侵扰,唐军竟无力抵挡。高宗、武则天这段历史证明,民贫必然国穷,国穷必然兵弱,后来李隆基继位,重用姚崇和宋璟等贤德良才,多方整治,关心百姓疾苦,吏治清明,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良机,全国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唐朝第二个盛世。张说升任兵部尚书后,更奏请裁减边防部队士兵三分之一,对国家的兵役制度实行大的改革,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实行兵农分开,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同时又增强了兵力。由十镇节度使镇守边疆,执掌兵权,虽有四邻入侵,都能很快击退,唐朝的兵威,再次远震塞外,重现四境安宁。后来唐玄宗晚节不保,沉迷酒色,重用奸人,使得国家重新陷入深渊,出现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一蹶不振,晚唐时期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唐朝就此灭亡。唐朝两盛两衰的历史经验值得人们深思。正如本文所述,唯有“富国”,才能“强兵”,只是“强兵”的办法不同而已。 
十阵
  本篇论述十种阵法的特点和作用。
  十阵(1)
  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2),有数阵(3),有锥行之阵(4),有雁行之阵(5),有钩行之阵(6),有玄襄之阵(7),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方阵者,所以剸(8)也。圆阵者,所以槫(9)也。
  疏阵者,所以{口犬}也。数阵者,为不可掇(10)。锥行之阵者,所以决绝(11)也。
  雁行之阵者,所以接射(12)也。钩行之阵者,所以变质易虑也(13)。玄{羽襄}之阵(14)者,所以疑众难故也。火阵者,所以拔也。
  水阵者,所以伥固也。
  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15),居阵在后。中之薄也,将以{口犬}也。重□其□,将以剸也。居阵在后,所以…… '圆阵之法'……(16) '疏阵之法',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
  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17)。故必疏钜间(18),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疏而不可蹙(19),数而不可军(20)者,在于慎。车毋驰,徒人毋趋(21)。凡疏阵之法,在为数丑(22),或进或退,或击或{豕页}(23),或与之佂,或要其衰(24)。然则疏可以取锐矣(25)。
  数阵之法,毋疏钜间,戚而行首积刃而信之,前后相保,变□□□,甲恐则坐(26),以声坐□,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27),笲之而无间,{车反}山而退。然则数不可掇也。
  锥行之阵,卑(28)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29),刃不薄则不剸,本(30)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31)。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雁行之阵',……中,此谓雁阵之任(32)。前列著{有雍}(33),后列若貍(34),三……阙罗而自存,此之谓雁阵之任。
  钩行之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35)必钩。三声(36)既全,五彩(37)必具,辨吾号声(38),知五旗。无前无后,无……玄{羽襄}之阵,必多旌旗羽旄,鼓{羽非}{羽非}庄,甲乱则坐,车乱则行,已治者□,槪龢}啐啐(39),若从天下,若从地出,徒来面不屈(40),终日不拙。此之谓玄{羽襄}之阵。
  火战之法(41),沟垒已成,重为沟堑,五步积薪,必均疏数,从役有数,令之为属枇,必轻必利,风辟……火既自覆,与之战弗克,坐行而北。火战之法,下面衍以{艹外},三军之士无所出泄(42)。若此,则可火也。陵猋蒋{艹外},薪荛(43)既积,营窟未谨(44)。
  如此者,可火也。以火乱之,以矢雨之,鼓譟敦兵(45),以势助之。火战之法。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蓯柤贰辑□绛皆具。进则必遂,退则不蹙,方蹙从流,以敌之人为招(46)。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阵而□(47)之,规(48)而离之。故兵有误车有御徒,必察其众少,击舟{豕页}(49),示民徒来。水战之法也。七百八十七(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
  (2)疏,稀疏。
  (3)数,密集。
  (4)锥行之阵,前尖如锥的阵形。
  (5)雁行之阵,横列展开的阵形。
  (6)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的阵形。
  (7)玄襄之陈,掘后文所述当是一种疑阵。
  (8)剸(zhuan专),截断。
  (9)槫(tuan团),借为团,结聚。
  (10)掇(duo多),疑借为剟(duo多),割龋(11)决绝,突破而切断之。
  (12)接射,疑指用弓矢交战。
  (13)虑,计谋,图谋,指作战的方针、计划。此句之意疑谓钩行之阵宜在改变作战计划时使用。
  (14)玄{羽襄}之阵,即玄襄之阵。
  (15)方,疑借为旁。薄中厚旁,意谓方阵中心人少,周围人多。
  (16)据上文,此处当有论圆阵的简文。“圆阵之法”四字据本篇文例增补。
  (17)是,疑借为示。以上二句意谓用旌旗和兵器以显示威武。
  (18)钜,借为距。疏距间,加大阵列的间隔距离。
  (19)蹙(cu促),迫促。
  (20)军,包围。
  (21)徒人,步卒。趋,疾走。
  (22)丑,类,群。数丑,几个小群,指几个小型的战斗单位。
  (23){豕页},意义不详。银雀山所出其他竹简中或用作刚毅之毅,疑即《说文》毅字异体。
  (24)要,通“邀”。参看《陈忌问垒》注⑩。
  (25)意谓疏阵可以用来袭取敌人的精锐部队。
  (26)坐,指军阵稳定不动。
  (27)辱,借为衂(nu女去声),挫折。
  (28)卑,借为譬。
  (29)未,指剑端。不入,不能突破。
  (30)本,指剑身。
  (31)鸿,大。
  (32)任,作用。
  (33){有雍},疑借为{豸雍}(yong雍),兽类,形似猿。
  (34)貍,野猫。
  (35)左右之和,指军阵的左右两翼。
  (36)三声,指军中金鼓笳铎的声音。
  (37)五彩,指各种颜色的军旗。
  (38)号声,号令之声。
  (39)槪龢}(ke磕)啐啐(zu卒),疑指士卒鼓譟之声。
  (40)徒,步兵。屈,穷荆“徒来”之语见《孙子·行军》:“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卑而广者,徒来也。”
  (41)此节文字分前后两段,自此以下至“坐行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