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从清华看到了希望。从《科幻世界》的读者群看到了希望。这希望就是广大青少年的想像力与创新精神没有被应试教育的野火烧尽,遇上科幻的春风它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美国国家宇航局专家、著名科幻作家兰蒂斯可以作证。1995年,兰蒂斯的名著,荣获雨果奖、星云奖的科幻小说《追赶太阳》在《科幻世界》上发表。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主人公翠茜由于飞船故障,孤独地滞留月球,她的太阳能电池板要对准阳光才能输出能量以维持她的生命保障系统正常工作。太阳要落山,她就不停地跳着追赶太阳,在绕月跳了一圈之后,终于等来了救援飞船。此故事赢得全球科幻界一片喝彩声。
有两位中国读者却对此提出质疑。重庆的邓健说,真用得着“追赶太阳”吗?到极点(月球北极)不就是极昼吗?哪里用得着跑一圈?吉林工大的王志坚不但提出上述质疑,还推算出月球极昼的面积。杂志社将质疑转告了兰蒂斯。兰蒂斯大为震惊,同时对中国青年的丰富想像力和求索精神深为佩服。
记得是1997年秋天,金堂中学全校同学集合,在大操场听当时的《科幻世界》副主编上科幻大课。副主编谈到了美、俄宇航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中国科技馆,在明代伟大的幻想家、“人类第一位宇航员”万户塑像前合影留念。万户坐在绑着几十只爆竹的椅子上,试图以生命叩开宇航之门。有了万户的幻想,有了中国火箭传入欧洲,才有今天无比辉煌的宇航事业。副主编问:幻想的接力棒谁来接?
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们!我们!
1999年夏天,历史向中国青少年提问:幻想的接力棒谁来接?
亿万青少年回答:我们!我们!
冲击波,在中国的天地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