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票据,就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对交通运输、邮电事业的发展造成危害,就构成了伪造、倒卖车票、船票、邮票罪,就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司法人员为什么不能刑讯逼供?
司法人员,包括公安人员、检察员、审判员等,都是代表国家执行法律的工作人员。他们在保护人民权利、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过程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犯罪、犯了什么罪,应该受到什么刑罚处罚。
采用肉刑逼迫犯人招供,是封建统治和法西斯统治的野蛮恶劣作法。今天,也有极个别的司法人员,在审讯过程中,对受审的人采用吊打、捆绑、罚跪、冻饿、不准睡觉等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使受审人的肉体和精神受到摧残折磨。用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冤假借案。更重要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容任何人非法侵害。即使是那些有犯罪嫌疑或罪行确凿的人,司法人员也没有权利对他们进行人身摧残。司法人员刑讯逼供,既损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又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犯了刑讯逼供罪,将要受到刑罚处罚。如果使受刑人伤重致残或者死亡,更要按伤害罪、杀人罪从重论处。
什么是受贿罪?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如某市国有百货公司的一个采购员,私下接受某地眼镜厂一位推销员送来的人民币、手表、香油、花生油等财物后,明知对方推销的眼镜质量不合格,仍买下1000 多副眼镜。结果,造成了几万元的经济损失。这个采购员的行为就犯了受贿罪。
有的人以为,只要不是自己亲自收下的财物,即使利用手中的权力满足了行贿人的要求,不能算是受贿。其实恰恰相反,无论是受贿人亲自接受,还是自己的亲属代收财物,都是犯了受贿罪。
受贿这种罪行,既对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造成了危害,也损害了国家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犯了受贿罪,视其情节轻重,分别处以5 年以下、5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能够擅自关押、审讯他人吗?
有人认为,只要是坏人,都可以斗争他们,处置他们。于是,当他们抓到违法犯罪分子时,既不立即送交公安机关,也不向公安机关报告,而是擅自把这些人关起来,对他们进行审讯,有的还随意捆绑、拷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违法的。
每个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都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对违法犯罪分子,只有司法机关才有拘留、逮捕、审判的权力。司法机关在行使这些权力时,也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除此之外,任何单位、个人,如果采用拘留、禁闭、绑架等手段,剥夺他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在内)的人身自由,就属于非法拘禁。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拘禁他人,判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有殴打、侮辱行为,从重处罚。如果造成重伤的,判处3 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判处10 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 条、第232 条规定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规定处罚。
由此可见,即使是同违法犯罪行为和犯罪分子作斗争,也要运用法律这个武器,否则,也会犯错误,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公安人员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逮捕人?
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这种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逮捕是剥夺人身自由,并且给以羁押(羁:jī)的一种严厉的强制措施。只有公安机关才有逮捕权。但是,公安机关行使逮捕权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是:逮捕的对象必须是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可能被判刑的罪犯;逮捕前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
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逮捕后,除了无法通知或者有妨碍侦查的情况外,应该把逮捕的原因、关押的地点在24 小时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如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发现有不应当逮捕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被逮捕人,并且发给释放证明。
诈骗也是犯罪吗?
有的人冒充市场管理人员,到农贸市场上向摊贩收取管理费,这种诈骗做法,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因为诈骗而使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就构成了刑法上规定的诈骗罪。
我国刑法根据诈骗犯罪行的轻重,分别规定给予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3 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等几种刑罚。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是不是犯罪?
有些人冒充记者、公安人员、解放军、领导干部、采购人员等,在社会上招摇撞骗,进行非法活动。例如,有人冒充公安人员,以检查车辆违章为名,拦截过往车辆,加收“罚款”;有人本身是国家工作人员,冒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骗取钱财,伪造经历,捞取政治资本或者其他非法利益。这些都构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
这种罪行,既妨碍了国家政权的正常活动,又破坏、损害了国家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危害性比较大。因此,刑法规定,对犯有这种罪行的罪犯,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 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什么是非法搜查?
某村的仓库被盗,村长挨家挨户搜查。所有人家都查遍了,没有找到丢失的东西。事后,这位村长被公安机关逮捕。因为他犯了非法搜查罪。
在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受到法律保护。只有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为了收集罪证,捉拿犯罪嫌疑人,才能对被告人、可能隐藏犯罪嫌疑人或罪证的住处、人的身体、物品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在采取这种侦查手段时,必须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例如,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要有被搜查人或他的家属、邻居、其他证人在场;搜查情况要作记录,并且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家属、邻居、见证人)签名盖章。
除了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其他任何单位、机关和个人都无权进行搜查,如果搜查,就侵害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构成了刑法上规定的非法搜查罪,将被判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上述罪的,从重处罚。
什么是诬陷罪和诽谤罪?
为了陷害他人,汰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向司法机关告发他人“犯罪”,就是诬陷。这种行为,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会使无辜的人受到刑罚处罚,而且,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会导致错捕错判,损害司法机关的威信,按照刑法的规定,这就构成了诬陷罪。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破坏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例如,有人公开扬言,某电影演员因有流氓行为,被公安机关逮捕。事实证明这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谣言。这个人的行为就构成了刑法上的诽谤罪。
诬陷和诽谤都是捏造、虚构事实,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区别是:诬陷的目的是为使被诬陷人受到刑罚处罚,捏造的是足以使被诬陷人构成犯罪的事实;而诽谤的目的是为了贬低、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捏造的事实不一定能使他人受到刑罚处罚。
能私拆别人的信件吗?
有一些少年朋友,平时或是为开玩笑,私自拆看好朋友的信件,或是为了集邮,撕下贴在别人信件上的邮票后,把信件扔掉或撕毁,这些行为,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和别人通信,都有权保守通信的内容不让别人知道。这就是宪法上规定并予以保护的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宪法规定,除了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因为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可以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检查公民的通信以外,其他机关、单位、个人都不能检查公民的通信。
如果有人私拆、毁坏、藏匿别人的信件,造成了严重后果,就犯了侵犯通信自由罪。如某人为了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