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育,靠学生、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的自觉遵守来发挥作用。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有约束力,人人都必须遵守,而学生守则、团章和队章则只对学生、团员和少先队员有约束力,不能要求其他社会成员遵守。
因此,仅仅违反了学生守则或团章、队章,不能说是违法。
我国颁布、实施了哪些主要法律?
新中国成立近50 年来,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其中主要的有:
宪法、民法通则、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兵役法、专利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籍法、森林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外资企业法、土地管理法、计量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如果把宪法和刑法、婚姻法、兵役法、继承法等法律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宪法和这些法律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在宪法里,规定了国家制度、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机构的设置等等,这些都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刑法规定的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问题;婚姻法规定的是婚姻和家庭关系等问题;继承法规定的是遗产继承问题,这些都只涉及国家生活的某一方面问题。
在刑法、姻婚法、继承法等法律的总则里,都写有这样的话:“本法的制定以宪法为依据”。这表明:宪法是其他各种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的内容不得和宪法相抵触。如果有抵触,必须修改或者废除。也就是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制定或者修改宪法的程序也比其他法律要求严格。比如,我国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时,专门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草案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公布,经过全国人民讨论,才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通过。修改宪法,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且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才能生效。而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就可以生效。
因为宪法的内容是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有更为严格的制定、修改程序,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什么是国体、政体?
世界上有180 多个独立国家。这些国家的名称各不相同,有的叫王国,有的叫共和国、合众国,有的叫联盟、联邦。但是,要区分这些国家的性质,不能看国名,而要看在这些国家里,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处于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确立各个阶级之间关系的基本制度,就是国体。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说,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每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要建立一定的政权机关,来行使保护自己、镇压敌人的职能。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就是政体。例如,英国、日本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德国的政体是议会共和制,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共和制。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这种政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
公民和人民有什么区别?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一个人只要具有某个国家的国籍,依照这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的公民。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含义不同。例如,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主张并积极抗日的人,无论属于哪个党派、阶级,都是人民。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都是人民。
公民和人民相比较,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它既包括全体人民,也包括不属于人民的敌对分子,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等。
当然,这些敌对分子,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尽管也是公民,但却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例如,他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不能服兵役。
什么是公民的权利?
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有权作某种行为,获得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不同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在婚姻法里,规定公民有结婚的权利;在继承法里,规定公民有继承遗产的权利。这些是公民在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权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是每个公民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最根本的权利,因此,被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年满18 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力;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的自由。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政治、法律上一律平等。人身自由权利。包括:未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决定,不受逮捕;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有通信自由和保守通信秘密的自由。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权,有申诉、控告或检举权,有依法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文化教育权。有受教育、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什么是公民的义务?
公民的义务,是国家和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并且用法律来保证实现。例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必须对子女尽抚养教育的义务。如果父母不履行这项义务,法律就要强制他们履行。因此,公民的义务具有强制性。
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对国家、对社会必须履行的最起码、最重要的义务,因此,称作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些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另外,在其他的法律里,也对公民的义务作了具体的规定。例如,民法规定了公民的民事义务,经济合同法规定了签订合同双方承担的义务等。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每个公民在享受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能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同时,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每一个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概括地说,它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我国第一部刑法是1979 年制定的。 1997 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刑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刑法分两编,共15 章和一个附则。从原来的192 条增加为452 条。这次修订刑法,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适应与犯罪作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而进行的,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件大事。修订后的刑法是一部统一的、完整的、建国以来最完备的刑法典,它于1997 年10 月1 日起施行。
我国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