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力 诗词格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5'这里所说的元半、阮半、愿半及下面所说的月半,具体的字 可参看附录《诗韵举要》。 
  '66'第六类和第七类也可以通用。 
  '67'蒸韵上去声字少,归入迥径两韵。 
  '68'第三类和第四类也可以通用。 
  '69'不举上去声韵,因为在这七个韵当中,除尤韵的上声有韵外, 其余上去声韵是罕用的。 
  '70'莽,读m ǔ。 
  '71'柏梁体必须一韵到底。 
  '72'一本作〃出看门〃。 
  '73'黑体字是平声字或仄声字自相为对。 
  '74'〃援〃,一作〃缘〃。 
  '75'叹,平声,读如滩。 
  '76'〃阁中〃句不粘,是由于初唐律诗尚未定型化。上文讨论王 维的诗时已经讲到。 

   
 
 
 第三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 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 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 定的。 
  词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 外为长调'1'。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 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 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2' (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详见下节)。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 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 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名 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 ,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 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4'。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 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 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 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 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 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 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 )本来就是词是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 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 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 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词 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 谱的代号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迭、四迭 
  词有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的长短句罢 了。例如: 
  渔歌子'5'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6'。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 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7'。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 例如'8' : 
 
 
  
 
   踏莎行(彬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碌{ 左为革} ,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   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轮荩?  '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兎。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 
  像《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它各词, 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迭就是三阕,四迭就是四阕。三迭、四迭的词很少见,这里就 不举例了。 

第二节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 
  (一)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 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 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 诗韵大致合并,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28'。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1 )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2 )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3 )平声支微齐,又灰半'29';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队半。 
  (4 )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5 )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6 )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愿半。 
  (7 )平声寒删先,又元半;上声旱潸铣,又阮半;去声翰谏霰,又愿半。 
  (8 )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去声啸效号。 
  (9 )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10)平声麻,又佳半;上声马,去声禡,又卦半。 
  (11)平声庾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12)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13)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14)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 
  (乙)入声五部 
  (1 )屋沃。 
  (2 )觉药。 
  (3 )质物锡职缉。 
  (4)物月曷黠屑叶 
  (5 )合洽。 
  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 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 秦娥》、《念奴娇》等。 
  平韵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 经开始了。 
  (二)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