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葛定国同志的夕阳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同志。不但有葛定国同志,家里这套总共八室两厅的房子是人家葛定国同志的待
遇,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一点就决定了在这八室两厅的房子里发生的任何事情,
都得葛定国同志说了算。哪怕葛定国同志的意见是错的,也得葛定国同志说了算。

    葛定国同志说了算的习惯,当然不是到这八室两厅的房子里才有的,细想起来,
这是葛定国同志一辈子的习惯了。葛定国同志是四川人,很年轻的时候就参加了抗
日救亡运动,可后来葛定国同志入伍了,入伍时间恰恰是1937年9月,差两个
月红军待遇,也就是说,如果葛定国同志没有入伍,他参加革命的时间就可以提前
两年,从他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那天算起,可葛定国同志入伍了,参加革命的时间就
得从1937年9月算。按说葛定国同志这个情况找组织上反映反映,组织上查查
有关文件是可以解决的,可是葛定国同志总认为,那么多一起出来参加革命的战友,
十七八岁就死了,连个尸骨都找不到了,自己这浑身上下,脑袋胳膊腿,哪个地方
不是白赚的?要那多出来的两年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葛定国同志就从来没有给组织
上找这个麻烦。葛定国同志在待遇的问题上这么通情达理,应该是个很讲道理、很
随和的人了吧,如果谁这么以为,那可就错了。葛定国同志可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这
么通情达理的,比方说吧,葛定国同志在性格上就霸道得很,蛮横得很。葛定国同
志建国后曾担任过驻闽某军的副军长,参加过炮击金门的战役,葛定国同志经常拳
头一挥说:“老子当年一声令下就轰了它个三天三夜!”从命令下达到万炮齐轰,
命令或者说口令所带给指挥员的那种权力的快感、尊严感、至高无上感是难以言喻
的,一个人如果终其一生在不断的一声令下中度过,这个人的性格就决不会同于常
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葛定国同志的霸道蛮横,一切自己说了算,既可以看作是他
的缺陷,也可以看作是他的职业习惯。葛定国同志有一天看报纸,看着看着笑了起
来:“你们听听,这上面有一段幽默说得好,说的什么呢?说是有一家商店门口贴
了这么两条,两条什么呢?两条宗旨,第一条宗旨说是: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条
宗旨说是:如果顾客错了,请参看第一条。哈哈哈哈,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
我们家呢,就是这个商店,我呢,就是这个顾客,这样家里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葛定国同志一般是不笑的,原因是葛定国同志没有幽默感。读了这则幽默故事
葛定国同志笑了,可以肯定他之所以笑不是因为觉得这个故事幽默,而是觉得它正
确,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葛定国同志习惯了为任何做法找到理论依据。如此这般
在葛定国同志和小保姆生出的是非之间,难道还有葛定国同志错了的可能吗?没有。

    
    



 
                第四章

    秀娟当然就只好这么滚了。葛定国同志宣布,家里从今以后不再找小保姆。
“这些个小丫头,进了城来没有学好,仗着有点子文化,就想欺负老同志。”葛定
国同志就是这么认为的。既然不能找小的,那就只好找老的了。西西后来回想,这
正是葛定国同志端倪显现的前奏。

    第一个老保姆是从崇文门三八劳动服务公司挑来的。

    葛定国同志对挑选老保姆倾注了相当的热情,他亲自坐上车,拄了拐棍和西西
一起到三八劳动服务公司去。挑个老保姆可真是太费劲了,西西一眼望过去全是小
姑娘,只在一个旮旯里坐了四五个老一点的女人。葛定国同志看中一个面似银盆的
老保姆迎了上去。听说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家里有老人孩子,老保姆张口就要六
百。

    西西说:“你搞清楚,孩子都上初三了,爷爷……”西西指指葛定国同志,
“这就是,”葛定国同志赶紧把腰杆挺了挺,“别看爷爷七十多岁了,能吃能睡,
生活自理,你看他这身子骨儿,恐怕比你的还强呢!”

    老保姆很有经验地:“家里有电话吗?”

    葛定国同志忙道:“有,两部。”

    “有热水吗?”

    “有,有,二十四小时热水供应,什么时候想洗什么时候洗。”

    “电视呢?有没有让我自己一个人看的电视?”

    照着西西的意思,这样的人根本不能要,可是葛定国同志偏偏就看上了她。老
保姆在一通漫天要价之后,跟着西西父女回了家。

    老保姆是保定人,长得白白胖胖,干活儿手脚也还算麻利。葛定国同志把自己
平时舍不得用的一床新棉被拿出来给老保姆用,晚上还专门到西西屋里,千叮咛万
嘱咐了一通,对老保姆要关心,对劳动人民要尊重,西西本想跟他理论一通:你对
秀娟怎么不讲这一套呢?完全是因人而异两个标准嘛!但西西没说,西西太了解她
的父亲葛定国同志的脾性了。葛定国同志常常就是这样的两个标准,甚至三个四个
标准,别人跟他没什么道理可讲的,葛定国同志就是标准。

    没过两天问题出来了。西西发现老保姆做饭之前总是不洗手,早上起来懵懵懂
懂套上衣服提上鞋就直奔厨房取牛奶,拿面包。西西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专门给
老保姆上了一堂“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常识课。老保姆一边听一边打哈欠,也
不知道听进去没听进去。讲完常识课的第二天下午西西就又发现了情况,老保姆刚
刚在客厅沙发上剪完脚指甲,趿上拖鞋就去厨房和面烙饼。西西赶紧尖叫着追过去,
按住了老保姆说话就埋进面盆的手。

    这回轮着老保姆跑爷爷那告西西的状了。两天里老保姆已经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这个家里是爷爷说了算。老保姆对葛定国同志说:“你们家的活我没法干,姑姑一
天到晚像个工头似的老跟在我屁股后头转,吓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干活好了。”还没
等葛定国同志批评西西,老保姆就自我爆炸了。第三天的晚上全家人喝了一锅风味
独特而可怕的汤——老保姆把食用碱当成了淀粉。本来葛定国同志还想夸老保姆两
句,夸老保姆肯用脑子很有创意,家里还从来没有哪个保姆做过风味这样独特的汤,
但看到做医生的女儿西西那张铁青的脸,葛定国同志终于就什么也没说。

    
    



 
                第五章

    葛定国同志不屈不挠。世界上有这么多人,中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怎么能连一个可心的老保姆都找不着呢?七十六岁的葛定国同志到处打听,到底还
是让他找到了线索。

    葛定国同志听人说,离他们家几里地外的光辉路派出所管片原来有个打扫卫生
的安徽女人,家里无儿无女是个寡妇,人老实,干活踏实,关键是脾气好,更关键
的是听说人长得也端正,总之一切都好。葛定国同志听说后,就迫不及待地拄了拐
棍去了。人家说这女人早回老家去了,据说居委会有个老太太知道她的地址,葛定
国同志又去找到了这位老太太。一打听,还真不错,老太太不但有这女人的地址,
还有她们村上的电话。葛定国同志立马一个电话就打了过去,那女人还真被找到了。
女人表示她暂时不想来北京。女人在电话里说话的声音软绵绵的,这就让葛定国同
志更坚定了要她来北京的决心。葛定国同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动了对方,可
女人又表示即使她现在有意前来,也一时筹措不出那么多路费,葛定国同志当即表
示一切费用由他承担。安徽女人答应立刻买票前来。

    两天后,安徽女人进京。来的那天葛定国同志和司机一起,亲自带车去火车站
接。进得门来,西西一看,果然不是个邋遢人,安徽女人一身蓝衣蓝裤,收拾得干
干净净,圆圆扁扁的脸,大眼,只是脸黄得厉害,一副弱柳扶风的样子。所有人都
只当是她坐火车旅途劳顿累的,歇一两天就自然会好。

    葛定国同志吩咐女人把行李放到她自己住的房间,然后带着她一一介绍家里的
情况。

    “她姓蔡,你们叫她老蔡,我呢,就叫她小蔡。”

    “今天晚上,西西做饭。小蔡刚下火车,累了,让她好好睡一觉!”

    葛定国同志一条一条发布着命令。

    接下来的两天里,老蔡做了几顿缺油少盐的饭菜,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