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殴龆恋摹5绞潘瓴尉埃邢惺榧负醵际翘勺哦镣甑哪歉鍪焙虺伪疽酝獾氖槎冀邢惺椋枚弥闪讼肮撸荒闷鹗榫拖胩上拢矸潘桑罟桥考埽词姑挥写财桃驳盟姹阏腋龅胤皆酝嵯吕础5北蠼簿烤莘缂停蛔右焯斓孟穸垢椋昧司秃薏坏弥钡礁丛倍疾辉倥鏊幕垢以谏厦娲蚰澹【涂空庵中姓畈乓坏愕惆鸭榫吞傻拿“夤础
不能随便躺了,就觉得躺着读书更美了。但,人在躺着的时候对书是有所选择的,不是所有的书都能躺着读。比如《东周列国志》,那种严酷的杀戮和权谋会让你躺不住。还有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某些作品,躺着读太累,还会让你失眠。《聊斋》、梅里美和雨果的作品是最适合躺着读的,充满刺激,读得过瘾,而且一放下书就能呼呼大睡,不做梦或者做美梦。
岂料到中年以后,这一习惯渐渐改变了。躺着不愿意再读小说,愿意读一点智慧的有味道的东西。比如我现在枕头边上放着的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和邦达列夫的《瞬间》,每天读上两三篇,有时读一个人的,有时比较着各读一两篇,像睡前喝一杯葡萄酒一样,现在已经不能赖在床上昏天黑地读个没完没了啦,一本书要好几个月才能读完。
随着年龄的不同,人对享受的理解和需求也不同了,阅读习惯自然也就跟着发生变化。
我基本上是个杂食者,凡人能吃的东西都吃,喜欢吃白面馒头,也能吃玉米面的饼子,还可以吃大米、小米、红薯、南瓜以及各种蔬菜和肉类。但必须轮换着吃,不能让我长时间地只吃一种东西。我向来很惊讶和羡慕那些对一部好作品能百读不厌的人,可以张口就说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两部作品,我却从没有〃百读〃过一部作品,连〃十读〃、〃五读〃都没有(上学时的课本除外)。因此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品,也说不出对我毫无影响的作品。对我毫无影响的东西早就忘记了,凡我能记得住的作品就应该说对我都起过一定的影响。
能躺着读书真好,应该抓紧时间享受这种快乐。有朝一日躺着看不清字了,那就离着光剩下躺着不远了。
文革后小说简介
文革以后至八十年代末,是我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十几年里,小说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新思潮、新流派、新主题、新创作手法、新表现样式层出不穷,在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上和文学艺术的探索上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诚然,从我们今天的认识水平来看,当时的小说仍具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受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所局限,很多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是,没有昨天,哪有今天?我们今天的认识水平,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后的新的社会历史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思想领域内许多开拓者的探索成果的基础上的;而文革后至八十年代末的作家们,正是一批以文学形式为改革开放事业鸣锣开道者,正是一批在文革后一片荒蕪的思想领域里的奋力开拓者,是他们的笔,打破了当时一个又一个的文学禁区、思想禁区;是他们,用文学形式实践了思想的解放,并用文学形式把新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广大群众。也许,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新一代人的自以为高明的思想认识水平。
这里略叙一下文革后小说方面出现的思潮、流派:
1.伤痕文学。文革后最早出现的文学潮流。其作品主要是揭露文化大革命对人们心灵、人际关系、人性,乃至肉体的残害。代表作:卢新华的《伤痕》、莫应丰的《将军吟》、刘心武的《班主任》等。后者在作品中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呼声。
2.反思文学。不再局限于揭露文革的错误或罪恶,而是思考产生文革悲剧和现代迷信的社会历史原因,思想的触角也不再局限在文革期间,而是伸向了文革前的十七年,对五七年反右、五八年大跃进等运动都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代表作: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王蒙的《蝴蝶》、《布礼》、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古华的《芙蓉镇》等。
3.改革文学。为党中央提出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鸣锣开道。一方面,是对旧体制存在的弊端和矛盾进行深刻的揭示;另一方面,提出作家自己的改革方案、模式、理想。当然,作家毕竟不是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他们提出的改革方案、模式、理想不一定完全妥当,因此,这类作品最重要的历史意义乃是在于其对旧体制的批判以及反映改革与反改革的思想斗争。代表作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锅碗瓢盆交响曲》、水运宪的《祸起萧墙》、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星》等。
4.农村题材文学。反映当时农民所处的极端贫困的生活、历次政治运动对农村生产力的破坏、“大锅饭式”的农村经济组织所产生的各种弊端,也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现象和农民的新希望。代表作: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陈焕生系列小说、何士光的《乡埸上》、张一弓的《赵镢头的遗嘱》、蒋子龙的《燕赵悲歌》、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5.军事题材文学。反映这一时期部队生活。代表作:徐怀中的《西线轶事》、李斌奎的《天山深处的“大兵”》、朱苏进的《射天狼》、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高山下的花环》写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许多弊病和矛盾,如战争前夕,在北京当高官的女人千方百计走后门将儿子调离前沿部队;内地兵工厂出产的不合格产品——两发臭弹,致使一位极优秀的战士丧生;在战埸上牺牲的英雄梁三喜临终前从胸口掏出的不是染血的党费之类,而是一张欠账单;一个连级干部牺牲在战埸上,抚恤金只有550元,而他留下的欠账单上却有700多元,烈士的母亲和妻子千里迢迢赶来部队领骨灰,还得替烈士还欠款,等等。
6.青年题材文学。代表作: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郑万隆的《同龄人》、路遥的《人生》、陈建功的《飘逝的花头巾》、铁凝的《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王蒙的《风筝飘带》、阿城的《棋王》等。
7.知青文学。代表作:梁晓声的《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叶辛的《我们这一代年青人》、《风凛冽》、《磋砣岁月》,张抗抗的《红罂粟》、孔捷生的《大林莽》、张承志的《黑骏马》等。它们歌颂了“一埸‘荒谬的运动’中的一批值得赞颂和讴歌的知青”、歌颂了那种“凄苦和煎熬、沉重和悲壮、认真和严峻、追寻和探索融合在一起的人生经历”。
8.乡土文学。代表作: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小荷才露尖尖角》、《瓜棚柳巷》、《柳敬亭说书》、《烟村四五家》等,写的是大运河沿岸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贾平凹的《商州纪事》等写的是陕西商州地区的独特民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逸闻轶事。
9.市井文学。以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系列、《美食家》、《井》等为代表,包括了江浙地区的作家群的作品。主要写的是江南小城镇街巷市井中的人物,涉及大量地方民俗。《美食家》中的朱自治,这个解放前的房地产主,好吃了一辈子,最后竟然开启了“吃文化”。
10.京韵文学。代表作有邓友梅的《烟壶》、《那五》、《话说陶然亭》、《寻访画儿韩》,刘心武的《钟鼓楼》等。邓友梅的作品,京味十足,从清末遗少到现代人物,无不刻划得惟妙惟肖,把历史性、行业性、地方性的语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写德胜门外的“人市”和“鬼市”,那种民间交易色彩和喧嚣的市声,崇文门外的“盂兰盆会”,那种蔚为壮观的埸面,都活灵灵地表现出了老北京的民俗风味。刘心武的《钟鼓楼》也是一部“民俗学风味”小说力作,描绘了北京一个四合院的九户人家,以及同他们有关联的北京市民群像。
11.纪实文学。徐迟的《地质之光》、《歌德巴赫猜想》,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理由的《希望在人间》,叶永烈的《湘江之战》等。
12.历史题材小说。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