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节堂庸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贤希圣,儒者之分。顾圣贤品业,何可易几?既禀儒术,先须学为端 
人。绳趋尺步,宁方毋圆。名士放诞之习,断不可学。 

                           作文字不可有名士气 

     父兄延师授业,皆望子弟策名成务,无责其为名士者。士人自命宜以报 
国兴宗为志,功令自童子试至成进士,必由四书文进身。钟鼎勋猷,皆成进 
士后为之。能早成一日进士,便可早做一日事业:可以济物,可以扬名。好 
高务远者,嘐嘐然以名士自居,薄场屋文字,不足揣摩,误用心力,与寒畯 
角胜,迨白首无成,家国一无所补。刊课艺炫鬻虚声,颜氏所讥﨎詅痴符也。 
抑知前明以来,四书文之传世者,类皆甲科中人。苦志青衿,仅仅百中之一。 
何去何从,其可昧所择欤? 

                               文字勿涉刺诽 

     言为心声,先贵立诚。无论作何文字,总不可无忠孝之念。涉笔游戏已 
伤大雅,若意存刺诽,则天遣人祸未有不相随属者。“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古人虽有此语,却不可援以为法。凡触讳之字,讽时之语,临文时切须检点。 
读乌台诗案,坡公非遇神宗,安能曲望矜全。盖唐宋风气不同,使杜少陵、 
李义山辈,遇邢、章诸人,得不死文字间乎?士君子守身如执玉,慎不必以 
文字乐祸。 

                                勿作秽亵词 

     文以载道,表章忠孝,维持纲纪,尚已。降而托于寓言,比兴诙谐,犹 
之可也。至秽词亵语,下笔时心已不正,阅者神识昏摇,必有因而隳行者。 

… 页面 33…

他人之孽,皆吾所造。人谪鬼祸,忏悔无期。自来文人多悲薄命,未必不由 
于此。 

                                文章关福泽 

     文章气象,关一生福泽。凡享顺遂之境者,其文类皆和平中正,无幽忧 
萧飒之气。动辄慨叹,断非福征。且习不加察,纵其笔之所如,势必伤时骂 
坐,召怨蒙愆。至应试之文,尤以醇雅为贵。 

                             读古人文取法宜慎 

     作文宜慎,读文先不可不择。尝见塾师授业,好选前人悲感恣肆之作, 
令子弟诵习,谓可开拓心胸,引伸议论。读之者不能得其神髓,而仅学其皮 
毛,所误不小。吾友江西新城鲁洁非,素书往还,论文相契。别有唐宋八家 
选本,凡伤时感事之语,细加评节,具有苦心。 

                             勿轻为人作诗文序 

     诗文之序,所以道作者之意,非遍览全集,不能得其窾要。万一集中文 
字失于检核,既为作序,不能以未见自解。代人受过,关系非轻。故非于作 
者心术、品诣深知有素,断不可徇一时请托,冒昧措辞。至乡曲文人,多不 
知文章体裁,其所撰述,更宜详审。 

                                勿记录时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圣训也。位卑言高之罪,孟子又剀切示之。 
唐宋文人私记间及国事,然多与史传■戾。盖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类非 
确实。昔有不解事人,以耳食为笔记,谬妄触忤,祸及身家,皆由不遵圣贤 
彝训所致。故日记、札记等项,断不宜摭拾时事。 

                              浮薄子弟不可交 

     血气未定时,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交游不可不谨。与朴实者交, 
其弊不过拘迂而止;交浮薄子弟,则声色货利,处处被其煽惑。才不可恃, 
财不可恃,卒至隳世业、玷家声,祸有不可偻指数者。 

                              勿轻换帖称兄弟 

     交满天下,知心实难。余生平识面颇多,从无凶隙之事。然以心相印者, 
寥寥可数。惟此数人,势隔形分,穷通一致。每见世俗结缔,动辄齿叙,同 
怀兄弟,莫之或先。有朝见而夕盟者;有甲款而乙附者。公宴之后,涂遇不 
相知名,大可笑也。既朋友,即系五伦之一,何必引为兄弟?如其无益,不 
如涂人。故功令换帖之禁,皆宜遵守,不必专在仕途也。 

… 页面 34…

                                 择友有道 

     人不易知,知人亦复不易。居家能伦纪周笃,处世能财帛分明,其人必 
性情真挚,可以倚赖。若其人专图利便,不顾讥评,纵有才能,断不可信。 
轻与结纳,鲜不受累。或云“略行取才”,亦是一法,然千古君子之受害于 
小人,多是“怜才”二字误之。 

                              业儒亦治生之术 

     子弟非甚不才,不可不业儒。治儒业日讲古先道理,自能爱惜名义,不 
致流为败类。命运亨通,能由科第入仕固为美善;即命运否寒,藉翰墨糊口, 
其途尚广,其品尚重。故治儒业者,不特为从宦之阶,亦资治生之术。 

                               读书胜于谋利 

     不特此也,文字之传可千古,面藏镪不过数世;文字之行可天下,而藏 
镪不过省、郡;文字之声价,公卿至为折节,而藏镪虽多,止能雄于乡里; 
文字之感孚,子孙且蒙余荫,而藏镪既尽,无以庇其后人。故君子之泽,以 
业儒为尚。 

                               勿慕读书虚名 

     然“业儒”二字须规实效,若徒务虚名,转足误事。富厚之家,不论子 
弟资禀,强令读书:丰其衣食,逸其肢体,至壮岁无成,而强者气骄,弱者 
性懒,更无他业可就,流为废材。子弟固不肖,实父兄有以致之。故塾中子 
弟,至年十四、五不能力学,即当就其材质,授以行业。农、工、商、贾, 
无不可为。谚云“三十六行,行行出贵人。”有味乎其言之也。 

                             勿任子弟匿瑕作伪 

     为父兄者,无不愿子弟学问胜人。然因其本领平常,姑听匿瑕不出及作 
伪盗名,则万万不可。故子弟所作文字,遇亲友索观,必须责令面奉教益。 
凡有文会,亦不当稍任规避。盖受人指摘,可望感愧奋发,功力渐进。若意 
在藏拙,未有不燕石自珍者。至作伪之弊,尤为可虑。窗下倩、雇、捉刀, 
习为常技;临场必有怀挟、抢手等事。作奸犯科,所关匪细。近阅邸抄:江 
西有一童生,县试时以枪手考列第一,院试败露,学使奏鞫治罪。其父年逾 
八十,亦坐远戍,不准收赎。原其由起,始于匿瑕,终于作伪。涓涓不绝, 
将成江河,可不戒于初乎? 

                             不宜轻令子弟附学 

     独学无耦,则孤陋寡闻,敬业之所以乐群也。然附学他处,同门人众, 
品诣必有参差,苟蹈群居之戒,即鲜广益之功,全在择师而事,不宜徒鹜虚 
声。倘人师难得,又不若扃户下帷,严惮父兄之教矣。故冀子弟不染习气, 

… 页面 35…

以家塾延师为尚。 

                             授徒勿误人子弟 

     业儒者,以授徒为第一事。弟子终身北面,礼至重,品至崇,须令弟子 
晓然于为人之本,不仅在文艺也。然文艺亦断不可荒。有种不自爱重之人, 
靦然拥皋比,谈经史,于主者前高自位置,而教其弟子则惟恐不称主者之旨。 
遇有所作,私为删润,以诳其父兄,此固不足污人齿颊。即不至是,而约敕 
不严,纵弟子之肆;课程不密,长弟子之惰。所误何可胜道?大概二十岁内 
读书、为人俱要立定基址。一过二十,不特寒畯子弟多内顾之忧,不能专心 
键户;即富贵儿郎,亦有婚宦牵率。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全在为之师者范 
之以正,诲之有方。凡人相处,不合则离。惟师席必终一年之局。韶光如水, 
禁得抛荒几个一年?且父兄既将子弟付托师长,势不复身亲考校。师长荒之, 
则竟就荒,可乎不可?弟子材质不同,造就匪易。聪明者,必当成之于学; 
顽钝者,亦宜曲为诱励,令多读数卷书,省识为人之分,庶几不负师长之任。 
曩读《曲詴旧闻》,屯留王诰,少应进士举,家贫,训幼学为业。屡取乡荐, 
而于省试不利。每赴省试,必梦胡僧谓曰:“君此行徒虚耳。君骨相虽主有 
才,而不应得禄位。寿可过耳顺。外是非余所知也。”年五十余,又将赴省 
试。梦前僧相贺曰:“君是举必登第无疑。”梦中诘之曰:“师向语我不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