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击掌 作者:叶广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张说,那您改呀,随着他们改。

    王阿玛说,改? 再怎么改,我也比不过他们的连扔带卖呀。

    那天,王阿玛要跟我父亲商量织布厂的生产细节,我父亲哪里提得出半点看法,
全是哼哼唧唧的应付,白拿人家的薪水,关键时候却顶不上事儿,连母亲也替父亲
难堪,只好一遍一遍地倒茶,吩咐老张赶紧到四牌楼“瑞珍厚”叫几样上好菜肴来。

    王阿玛没从父亲这儿得到任何有利建议,有些窝火,饭也没吃,在后院找到了
他的和狗滚成一团的儿子,二话不说,揪了耳朵就走。

    父亲红着脸送到门口,母亲觉得歉疚,让老张提着饭馆送来的食盒在后头撵。

    老张从王家回来说,那儿子到了家就被他爸爸扒光了衣裳,光着眼子赶出了家
门口,理由是嫌他的儿子喜欢下九流的勾当。母亲说,王阿玛生了咱们老爷的气,
是把火往王利民身上撒呢,冤枉了那孩子。

    老张说,那儿子倒也不吝,一丝不挂,门神一样地站在王家大门口,任着来来
往往的人看稀罕。看的人多了他便亮着嗓自我介绍,说他是身后头这家的儿子,姓
王,叫王利民,他爸爸叫王国甫,是“和瑞祥”的东家,“丹枫”火柴厂的董事长
……王家门口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人们指着王家大门嘻嘻哈哈。王阿玛不以为然,
王太太却丢不起那人,让仆人拿了条毯子,将王利民裹了,扯进门来。王利民还较
真儿,蹦着高说,是你们把爷请进来的,不是爷自个儿要回来的! 母亲说,这孩子
怎么是这么个性情! 几个春去春来,王阿玛的生产和生意步履艰难,“和瑞祥”不
得已放下了架子,向引车卖浆者靠拢,把布匹压到了最低价,有些大路品种,比如
阴丹士林布、安安蓝布、名驹青布:大星青布和雁塔白布都是按进价销售,等于就
是赚个热闹。客人进铺子买布还赠送手巾、画片、小手绢,就这也是十分的不景气,
偌大个铺子,有时候一天进来十几个顾客。与此同时,织布厂的生产也是大溜坡地
往下滑,成匹的布堆在仓库里,让耗子做了窝。

    王阿玛不甘心,把儿子王利民送到国外去学纺织,想的是儿子学有所成,成为
纺织精英,回来为王家的事业添砖加瓦。王利民走的时候很隆重,我母亲和大哥代
表我们家到火车站去送行,王家人爱排场,雇用了洋鼓洋号队,几十号子人在月台
上吹奏“苏武牧羊”,甚是嘹亮壮观。王利民在“苏武牧羊”中走上火车,很有风
度地向大家挥手。母亲回来说是开了眼,说就是总统出行大概也没有王家整得这么
气派,都是“牧羊”那曲子闹的,把王太太哭得泪人儿似的,恨不得把家都给儿子
带了去,不算托运的行礼,光路上的吃食就搬上去四个大篮子,临开车还把几个
“天福号”酱肘子从车窗递了上去。王利民的女同学们送了不少花,娇红嫩粉,把
王利民映衬得像戏台上的王三公子,从窗户往里望,看不见人,只看见花。我大哥
说,王利民的火车车程只有三个小时,他要在天津换船,这一大堆累赘下了火车都
得扔。

    跟王阿玛一比,我父亲就显得很窝囊,很无能,我的几个哥哥甭说出国,连出
京也难,老二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家里硬凑不出费用,只好进了家门口的艺术专
科学校。同是日本留学的同窗,反差竟是如此之大,用我们家老二的话说是“人比
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他给我父亲当儿子亏了!

    如果说一向大而化之的父亲这辈子还干过什么实事的话,就是给他的同学为织
布厂做了一个调查,这也没辱没了“生产总监”的称号,没亏待数年来从织布厂领
的薪水。

    父亲用考证版本的认真态度给王阿玛递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说王阿玛的两
个织布厂平均的亏损率是45%,其中南城的盛义厂为最严重,76%,照这样下去,
再用不了半年,两个厂子就得宣告破产。王阿玛虽说是学经济的,有着中锋的灵活
却缺少后卫的沉稳,对政治的热情往往忽略了经济,在某种程度说王阿玛并不比我
的父亲清醒多少,一听说他的盛义厂亏损’76%,急了,拍打着报告冲我父亲喊,
你计算得不准确,76%? 核算它什么也不生产,就是在那儿一天天耗费! 父亲说,
主要原因是积压,外国布对咱们的冲击太大,英国人、日本人,几个国家都在江南
建了纺织厂,用咱们自己的原料,生产出来的布再卖给咱们自个儿,门也没出就把
钱赚了,现在连军队的军服用的都是洋人工厂出的洋布,把咱们挤对得只剩下了4 
%的市场,而且这4 %随时有可能丢。

    王阿玛还不信说,形势真有这么严峻? 父亲说,形势就这么严峻。产得多,赔
得多。

    王阿玛问有什么补救办法没有,父亲说没有。王阿玛让父亲再帮他好好想想。
父亲说有一条谁都不愿意走的道,就是大量裁人,像盛义厂索性关门,另一个厂裁
掉60%到65%工人,使生产呈半休眠状态,以待将来恢复生机。

    王阿玛说,它要是恢复不了生机呢? 父亲说,那就是死。

    王阿玛吟沉半天说,……织布厂休了眠,就意味着我的工人都失了业,辞掉65
%……

    这……

    父亲说,现在也别说“实业救国”这一类的话了,你救不了国,你连你的65%
都救不了。

    王家太太来我们家串门,在我母亲跟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主要是想儿子。
我母亲见王家太太哭也陪着掉眼泪,心里寻思王家真要破了产,不如让父亲把他们
接我们家来,就是喝粥也是有我们一碗就有王家一碗。王太太走后,父亲笑话母亲
的小家子心态,说王家不是齐化门外平民市场卖炸开花豆的小贩,一缸豆子说赔就
赔个精光。母亲问王家的工厂是不是真到了要关门的程度。父亲说,他们要真能关
门就好了。

    母亲说,刚才王太太说了破产的话,真破了产,他们不会沦落到大街上要饭吧
?父亲说,要轮上他们要饭,全中国98 %的人都得饿死。织布厂受洋人挤对,不景
气,他们还有火柴厂呢,一个丹枫火柴公司的利润,抵得上三个织布厂。

    母亲说,那王太太还哭什么呢? 把我吓得以为天要塌下来呢……

                                 ( 四)

    什么儿女啊,都是冤家对头! 这是句气话,在我们惹母亲生气的时候,这句话
就由母亲嘴里冒出来。王家后来发生的事情,进一步验证了母亲这句话的真理性。

    出国留学的王利民在外国待了不到一年就跑回来了,据我大哥说,这小子到了
国外从来就没进过学校门,成天举着牌子在街上游行,纠着一帮人开会,去了大半
年,连字母也念不下来……王阿玛对儿子的突然回国自然是万分的不满意,跟我父
亲说,指望着他好好学本事,回来把工厂起死回生,救民于水火……他倒好,自动
退学,一拍屁股回来了! 放着好好的道不走,他要回来干革命,革命能当饭吃吗? 
这哪儿是我的儿子! 你说他随谁? 随谁! 父亲说,回来也好,回来您身边有个帮衬,
儿子不要多,管用就好,我们家七个儿子,自立的没一个,呼呼啦啦在跟前围着,
都是囔糠的货,提拉不起来,推搡不出去,看着都让人烦心。

    让王阿玛更没想到的是,从国外回来的王利民竟然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北京市成立了总工会,工会的任务是要组织工人和资本家展开斗争,争取工人
的合法权益。王利民是搞工会的,他要发展骨干,要搞宣传,提高工人的觉悟,让
工人们认识到,工会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为自己谋利益的。北京几个大厂互相之
间加强了联系,定期举办职工训练班,培养工运骨干,推动工运进一步开展,王利
民是他们的教员。

    我的三姐就是这个时候和王利民搡到一块儿的。

    王利民到我们家来,戴着格子呢帽,穿着格子呢坎肩,披一件格子呢大衣,细
高个儿,清瘦的面孔,模样越长跟王阿玛越像。王利民跟他父亲不同的是说话爱用
反问的语气,爱打手势,喜欢一边说话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没有一刻停歇,像关
在笼子里的狼。我的哥哥们都不喜欢王利民,说他聪明外露,对世界的认知属于那
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我父亲认为这孩子太过浮躁,说话咄咄逼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