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延不假思索:“我为大王消灭之。”刘备一听高兴得大耳朵都软了,于是当时就下了任命书,几句话传出来,将士们这个服气,老魏吹牛真是没说的,全无敌!
诸葛亮这一段就在后方任劳任怨,史载“足食足兵”,别的没有什么了。
六:关羽之死
上回说到刘备占领了汉中,这时曹操已经是魏王了,于是在大家的热心撺缀下,刘备也当上了汉中王,意思是跟曹操势不两立。不过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刘备不称为蜀王,或是成都王,汉中并不是蜀国的根本之地。我个人想法是刘备可能对自已在汉中一战中的表现实在太满意了,于是干脆叫汉中王吧。于是又开始一轮封官,法正以出众的表现(曾经于箭雨中挡在刘备马前劝刘备在不利情况下撤退)获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当上了总理,五大上将各有名号,关张马黄为左右前后四将军,大家都大喜。就一个关羽脾气坏,不乐意跟黄忠、马超一个档次,非要玩个单挑,没办法,这等和稀泥的事自然还是诸葛亮出手,一封信让关羽乐得嘴张得象大马哈鱼。
这时候东部战线也正打的热闹,原来关羽乘曹仁不备,猛冲猛打,若不是满宠坚持,就要全线溃败,曹操一听连忙派于禁庞德火速支援。庞德并没有抬个棺材作秀,关羽也没有故意放水,南方雨水多是很正常的事情,结果北方来的曹兵又是水土不服,不知水的厉害,结果喂饱了众多水族,庞德不降而死,于禁投降,后归孙权,后回曹家,被曹丕羞死,(曹丕真是没水平)。以美国的看法,于禁投降绝对符合美军陆军条例关于投降的规定,而且到东吴后又忍受虞翻这小人的辱骂,硬是终于回归故国,这在美国马上就是轰动全国的事情,电视台还不排着队邀请做谈话节目,布什同志得第一个出面接见,唉,可怜于禁。
原来小时候看三国别提多崇拜关二爷了,看了史书后才发现,这位战神合着离名将这两个字差得远,让我想起来南宋四川的曲端来,这两位有一比。都是缺点与优点极为突出的人,比如最突出的一点,关羽做为镇守方面的大将,竟然连糜、傅部将都领不住,人家有过失,竟然扬言要回去后收拾人家,这算是什么领导水平;败了以后,领兵往回走,兵们竟然一哄而散,这算什么领兵水平;想逃命,竟然不敢去刘封孟达一线,这是什么与同事相处的水平;为了逃命,命几十个部下树白旗,自已跟儿子偷偷走别的小路逃跑,结果被活捉,这能算是一位将军的所做所为吗?看了史书之后,我常后悔,心目中一位不世出的大将就这样凋落了。
我不能不纠正自已原来对曹操部下的蔑视感情,徐晃徐公明与关羽对敌时,先温言回忆以往的同乡之情、同事之情,说过以后,对身后部众大声喝道:“有取关羽人头者,赏千金。”公私分明,俺只能是二个字:佩服。并且,关羽在徐晃面前未占上风,直接导致了失败。 后人有人评这时候为什么不从四川派援兵,说这话的真是愚蠢不可及,以当时的通信能力和部队运动速度根本来不及,再说当时关羽的溃败是非常快的,可以说是在大好形势下突然崩溃了,因为吕蒙陆逊一直采取暗渡陈仓的方法,突然解决了关羽的大后方。
吕蒙是一个眼光短浅的人,在战役中取得胜利,使东吴在战略上非常失败,吴蜀两国因此自相残杀,可以说此一役奠定了以后吴国和蜀国的灭亡是不为过的。
而关羽死后,吕蒙死、曹操死、法正死、张飞死,这么短的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历史舞台上同时消失了这么多主角人物,也是很罕见的事情。
七:刘备称帝
关羽死的很惨,脑袋和身体分家,孙权把他的头寄给了曹操。演义上说曹操大喜,说自已终于能安睡了,然后看关羽的头时候,关羽冲他咧咧嘴,曹操吓得屁滚尿流,就此得病死去。以前看演义看到这,真是觉得好痛快。
实际上,在三国志中是没有这记载的,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权送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正是因为其简单,才给后人以想象的空间,那么我想曹操一生对关羽是相当器重的,虽然关羽不愿在他手下干,但是曹操仍然对得起关羽,曹操这个人心狠但爱才,所以我觉得三国演义上的描述实在是太情绪化了。在孙权下决心对关羽动手时,就暗地里投降了曹操,送了降书,而曹操把降书又送给了关羽,这是极毒的一着,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坐观吴蜀相斗,但其中是不是也有一点对关羽昔日的感情在内呢?
但是曹操确实是死于他的老毛病中风,却不是因为关羽的人头吓的。细说来,还是他种豆得豆,疑心重、心狠手辣,杀了医学博士华佗,反而导致了他的死亡。
死后,曹丕很快做了皇帝。消息传到成都,刘备大哭,于是在诸葛亮苦口婆心的政治思想面前,做了皇帝,史称为昭烈帝。诸葛亮当然是丞相了,许靖为司徒,估计是看在死去的法正的面子上的安排。法正已经病死了,死时候未能留下什么遗言,我估计应该是生活习惯不好,心肌梗塞的一类急病死的,刘备大哭累日,封其子为候。我有点怀疑,要是他不死,是不是会代替孔明作丞相呢?
八:刘备托孤
法正和孔明的地位问题,也是很多网上文章争论的热点,我认为法正是一个快意恩仇、追求痛快的人物,而诸葛亮与之不同,是一个冷静理智,能战胜感情冲动的人。所以法正可以在如雨的箭矢中挡在刘备的马前劝主公回去,而孔明不一定会这么做,可以想象法正如果不死,是一定会用尽各种不要脸的办法阻止刘备伐吴的。但是在刘备心目中,这两者都是他重要的依靠,诸葛亮从跟随刘备起,其实并未打过什么仗,主要以外交和治国为主,换做你是刘备,对一个从未上过军校和战场的年青农民,你会让他去指挥战争吗?所以说,刘备打仗会带上法正,但却不会让他治国,而国家的政事都交给了孔明,刘备看来是忽视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反过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给予肯定呢,试想想,一个在地里种地的农民,从来没有上过军校,没有经过战争的锻炼,却把司马懿吓得不敢应战,又服气得一塌涂地,有的网友看了一些网上的文章或是三国志中的片段评论就说孔明不会打仗,不敢过子午谷,说这些话的朋友,我建议你去四川旅游一圈就知道了。
话休絮烦,言归正传,刘备称帝后,决定伐吴,大家都觉得不好,赵云给了明确的反对,诸葛亮当时说了什么,史无明载。 我觉得诸葛亮是不是由于哥哥诸葛瑾在东吴的原因没说呢?但是诸葛亮心里肯定是反对这次报仇行动的,因为联吴抗曹是诸葛亮一生的主张,这一点吴蜀两国中只有他和鲁肃两人看得最清楚,执行得最彻底,如果鲁肃不死得早,荆州之变是不会发生的。而事后诸葛亮长叹说如果法正不死,一定可以阻止刘备伐吴,就是伐了,也不会损失如此严重。从这些资料我们也可以看出孔明和法正之间关系处得是相当可以的,两人之间有惺惺相惜的感情存在。
我们可以说刘备是个好皇帝、好哥们,他有知人之明,却无自知之明。他认为孙权不怎么样,一气拿下就是了,于是乎,逼出一位陆伯严,一把大火,双方都损失不小,总的来说,蜀方损失大于吴方。而在刘备大举进兵的时候,那位曹丕却愚蠢到不出兵伐吴,很多大臣劝他出兵灭吴,他都不应,后来吴蜀双方战罢了,他却带好多兵马列于江边吓唬孙权,他不知道,当年他爹都吓不住孙权,何况他呢?刘备在死时候对孔明说曹丕的才能是诸葛亮的十分之一,这位大耳朵真是有知人之明啊!曹操无后,也是报应。
焦头烂额的刘备在白帝城布置了后事,他给孔明说的话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嘴了。那么,有的文章说李严在这时是同受托的,位置与孔明相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正史白纸黑字已定正副,史料简单明了,刘备托孤二大辅臣:孔明为正,李严为副。在刘备的心里,北方汉中有魏延守,东边由李严守防吴,那么刘阿斗这大傻冒跟他妈就一定要托付给可以相信的诸葛亮了,因为无论从人望上,地位上,水平上,私人感情上诸葛都是唯一人选,有的文章更是在李严和孔明的关系上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