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星期前订购了舞台剧的门票,开演前一个小时,他说:“昨晚睡得不好,下午开始,头有点疼。”
“严重吗?”她关心地说。
“还好,早点回家睡睡就好了!明天早上还要开会,我就不陪你去看舞台剧了。”他直接表明心意,毫无愧疚。
不知道该欣赏他的率直,还是怪罪他的自私?
她想起上回自己发高烧时还陪他去逛电脑卖场,因为冷气太强而病情加重,进医院打了点滴才恢复体力。
还有一次,他加班到深夜,未经电话联络,突然到单身公寓找她,说是要制造惊喜,邀她一起去市区著名的宵夜街吃清粥小菜。
明明知道她正在力行节食计划,睡前绝不进食,他仍嘻皮笑脸地说:
“没关系吧!为我破例一次,值得的。”
为了证明爱的情操十分伟大,她舍命陪君子,既吃宵夜又熬夜,弄到凌晨两点才回家就寝。
几天之后,轮到她加班,在过了一般的用餐时间后,她在晚上八点打电话邀他一起进餐,电话彼端传来很理智的回应:
“我已经吃饱了,你自己先在路上随便吃点东西吧!今天有点累,不出来陪你了。”
第三章宁愿接受“他不爱我”也不要“他不够爱我”
◎ 宁愿接受“他不爱我!”,也不要“他不够爱我!”
她用理性的一面告诉自己:“他没做错什么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嘛!”感性的那一面却不时跑出来反驳:“这种自私自利的男人,继续跟他耗下去,绝对得不到幸福。”
宁愿他表现得更无情一些,宁愿他露出更多令人无法忍受的缺点,她好让自己清楚地知道:“他不爱我!”早点对这份感情死了心,不再依依不舍地眷恋。
偏偏,他的一切作为无法证明:“他不爱我!”顶多,只能说:“他不够爱我!”
不够爱我,无法立刻判对方死刑!其中有太多期待空间,好让对方改过自新。于是,时间一天一天地拖下去,感情愈用愈深,到最后还在一起,居然不是因为他的迎头赶上,而是她渐渐习惯了这份绝望。
起初,她还是抱着一线希望,以自己更多、更深的付出,企图唤醒对方的良知良能,愿意多爱她一些。后来,她知道:再多的付出,不但没有办法激励他努力填满这些缺憾,反而让彼此的差距愈来愈大。
有时候,她变得喜欢“邀功讨赏”,以平衡两个人之间爱情的贸易逆差。
试过种种方法,她才觉悟——是自己的标准过高,让原本就偷懒的他,显得更加无能。
第三章用“知足惜福”,填补“不够”
◎ 用“知足惜福”,填补“不够”和“足够”之间的差距
许多恋侣之间,都存在着“他不够爱我!”的缺憾,但没有人能够有效地激励对方多使把劲,将“不够”的那个部分变成“足够”。
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降低自己对爱情的期望,成为知足惜福的人,不要冀求对方能够迎头赶上。
努力付出的人,虽不求对方一定要对等的回报,却常常因为难以忍受长期被忽略的感受而觉得痛苦。一旦学会降低对爱情的期望,若无法知足惜福,一不小心就冷却了自己原有的热情,让不生不灭、不进不退的关系,结成了无可奈何的冰。
知足惜福,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在爱情的辞典里却如此艰难。
留住幸福的光芒
与其花时间去比较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
不如好好经营自己,让该来的来,该去的去!
情色画面,非但没有助长他的声势,反而软化了他的战斗意志——
你自己先快乐,才有能力让爱你的人快乐。
当然,你也不要忘记另一则金科玉律:
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
如果真正爱对方,就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快乐。
难得和同事一起聚餐,平常谈笑风生的他,突然变得拘谨,连最爱和他开玩笑的“黄后”说的限制级笑话,都没有办法令他一展欢颜。
“怎么啦?看你心神不宁的。”甜点上完之后,一位同仁表示关心。
“没有啊!”他为自己辩护。
“等一下,有第二摊喔!保证让你开心。”另一位男同事眉飞色舞地邀请他续摊。
“别理这些坏男人,我看你还是跟我们去唱KTV。”杵在一旁的“黄后”,即时帮他解围。
两种提案,反而更令他无所适从了。不跟坏男人那摊,会被讥笑为“没有男子气概”;不跟去唱“KTV”,又会被归类为“粉味兵团”。左右为难之后的决定是——“哦!不了,我得回家。”
也许,吃完饭就回家,才是他心里真正想要的答案吧!要不然他怎么会脱口而出呢?或者,是因为不想得罪两方面的人马,他才借口“回家”的理由,金蝉脱壳?我不知道,他也不知道。男人内心最深处的矛盾,自己往往无从察觉。犹疑之间,匆匆作了的决定,看起来都像是老谋深算,走一步算一步中,充满大智若愚的机关。
第三章只要你幸福,真正爱你的人就会快乐
◎ 只要你幸福,真正爱你的人就应该会感到快乐
晚上十点半,他终于回到家了。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在太太的管教之下,已经乖乖上床睡觉了。他换下衣服,冲了澡。
太太利用正在敷脸的时间,向他抱怨儿子新学期换的这位班主任不太适任。因为无法随意牵动脸部皮肤,她以含混不清的咬字,说:“儿子的家庭联络簿上几个错字都没有纠正;考国语时造句写错了一个字,就扣十分……”这些话,他听来像是来自外太空的声音。并非他不关心小孩,而是他愈来愈无力招架这些生活里不得不面对的压力,以及所有会勾起他童年时不愉快记忆的声音,包括:唠叨的母亲、课业的挫折等。
还来不及对这件事作出任何反应,太太已经撕下面膜,挨近他的身边。就像一进门就知道要赶快冲澡般,他本能地理解:“履行夫妻同居义务”的时间到了。
他硬是让自己表演出生龙活虎的样子,试着不让太太看出四十岁男人的疲累,脑海浮现的却是那群坏男人正在某家酒店泡美眉,而“黄后”一定也在KTV中抓紧麦克风,趁歌曲间奏的时候讲限制级笑话。很无奈的是,这些充满情色想像的画面,非但没有助长他的声势,反而软化了他坚强的战斗意志,险些一败涂地。
“怎么啦?看你心神不宁的。”相隔两小时不到的时光,同样的这句话又在他的耳畔响起。第一次是在同事聚餐的餐桌边;第二次是在太太温柔地抱住他的枕边。太太和他一样非常努力要进入状况,但明显发现他的力不从心。
“没有啊!”他为自己辩护时,后悔刚才没有吞一粒“威而刚”。
终于,匆匆办完了事。太太就寝前,很慎重地对他说:“毋须对你的幸福感到愧疚!”
原来,男人的软弱与矛盾,只有女人了解。
“我……没有啊!”他本来还想继续“硬撑”下去,但看到太太既成熟、又诚恳的眼神,他不得不卸甲投降,“怎么说呢?”
“要和同事出去玩,就好好地玩,不要想家里的事。一旦决定回家,就不要再想外面的花花世界。一心两用,你痛苦,我也有压力。”太太抱着他,补充说:“只要你快乐,我就会幸福。”
被太太一语道中的他,觉得有点糗,却也感到窝心。
第三章快乐,不是罪过;幸福,也毋须愧疚
◎ 快乐,不是罪过;幸福,也毋须愧疚
这世界上有太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幸福感到愧疚,以为快乐是一种罪过,而表现出下列两种不可思议的行为:在外玩乐之后,回家拼命做家事或莫名其妙地想骂人。虽然,两种反应很极端,本质上却都是一样的——为自己的幸福感到愧疚,以为快乐是一种罪过。
治愈的妙方,其实很简单。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值得快乐的人;所有真正爱我的人,都希望我过得快乐。”是的,你自己先快乐,才有能力让爱你的人快乐。当然,你也不要忘记另一则金科玉律: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
也许你会问:“自己的快乐,和别人的痛苦,必须二选一时,怎么办?譬如:丈夫想玩得晚一点,但太太却希望他立刻回家?”
我的经验是:只要双方多体谅、多沟通,碰到这种“两难”的机会并不多。让我再提醒你一次:如果真正爱对方,就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快乐。
只要双方都能秉持这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