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娘怔了怔:我听别人说过了,你真敢想啊。
志河叹道:咱们当干部的,不能眼睁睁看着村里这么死人啊。
袁娘点点头:是啊,再想想办法吧。那种事是万万不能干的啊。
志河说:我们当干部的,总不能让乡亲们一个个饿死啊。就说不下去了。
袁娘默然无语,呆呆地看着志河。
志河道:县里传来了活,地区要修水库哩。公社要咱们燕家付出三十名劳力
哩。
袁娘道:我也听说了,村支部要去一个带队的哩,还是我去吧。你婆娘有病,
脱不开身的。
志河闷闷他说:其实我是真想去哩,在家天夭费心呢。你一个妇道家,怎好
去干那种力气活啊。
袁娘笑了:你小看我哩。当年支前的时候,我一个人一口气背过一百多个伤
号哩。
志河也笑:不敢小看嫂子哩。
袁娘说:就这样吧,我去水库。
志河说行,就抬起屁股走了。我肚子里一阵乱叫,大概是那碗柴灰水发生作
用了。就坐起来,袁娘扶着我,我扶着墙去大解。到了街上,就看到志河踢着疲
疲塌塌的步子,消失在暗夜里了。街道上,死一样的寂静,只有寒风呆呆傻傻地
吹过去。
1961年冬天,县委指示各公社抽调人力去修朝阳水库。朝阳水库至今仍是苍
山县最大的一个水库,于1963年春天竣工。或者今天的人们不可能想象,在那样
一个饥饿的年代,政府竟然还能有这种举措。燕家村抽调了三十名民工,在西北
风呼叫着的一个早晨,到公社集合了。
我那天正在公社的学校上课呢。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听不进课去了。一
下课就跑到公社的大院里去看热闹。就看到公社的院子已经挤满了,各村来的民
工都带着工具站在寒风里。还有几面旗子在凤中猎猎飘动着,发出哗哗啦啦的雄
壮的声音。院子的中央搭起来一个席棚子,算是主席台了。上边还挂着一幅大标
语,红纸黑字亮人眼目:让高山开道,让河水让路。
天阴阴的,好像要下雪的样子,我感觉有些冷,就想回去了。刚刚要走,就
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顺着声音一看,原来是袁娘。袁娘笑道:援朝,你别走,
一会儿我给你吃的。
我高兴地问:什么吃的啊?袁娘笑道:一会儿就知道了。
人群一阵躁动,有人说:来了来了。袁娘也对我笑:你大伯来了。
我国头去看,见有几辆吉普车开进了公社大院,瘦干干的大伯跟县委的几个
领导下了车,就上了主席台子。公社的干部们就忙朝会场喊活:大家静一静了,
秦书记来看望我们来了。
天果然就下开了霏霏的细雪,我抬头看去,就觉得天上要是下白面该多好啊。
我至今记得当时这一个念头。每当下雪的时候,我就想起这一个充满了理想色彩
的比喻来。这时,大伯就上了台子,开始讲话。
大伯站在高高的台子上,他眼前是数千名面呈菜色的乡亲。小风呼呼地刮着,
小雪花在人们头顶上落着。
大伯高声喊着:乡亲们,我老秦送你们出征来了。我们苍山县,打败了日本
鬼子,打走了蒋介石。今天,共产党号召我们去修水库。我们一定不能让党失望。
人定胜天。愚公移山。
人群一片寂静,谁也不说话,我听到大怕的声音在满天的飞雪里像冻石头一
样硬硬的。
开罢了誓师大会,各村出征的劳力到公社的食堂领取菜饼子,每人两个,还
有一碗热汤。然后就出发。袁娘带着我去领了两个菜饼子,把菜饼子塞给了我,
她喝了那碗热汤。她笑着对我说:娘去了,得走些日子哩。你就跟着你三伯吧。
我只顾狼吞虎咽着那两个菜饼子,一边吃一边乱点着头,竟没有细细看看袁
娘。后来袁娘走了,大伯看到了我,走过来拍拍我的头说:援朝,快去送送你娘。
我醒过来,把最后一口菜饼子吞进肚里,就跑出院子,就听到一片敲锣打鼓
的声响。只见黄土道上,漫天飞雪,红旗飘飘,民工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
已经看不到袁娘在哪里了。
袁娘第二年春天才回来,只是那时袁娘已经不会说话了,一丝笑容在脸上僵
住,似乎她突然有了一个什么念头,而这如烟一样的念头已经飘散了。民工们抬
回的是袁娘的尸体。听民工们说,袁娘是生生累死在工地上的,她事事干在别人
前边,还把干粮给别人腻那天,她顶着寒风挑河泥,就昏倒在河坝上,再也没有
醒来。
给袁娘下葬那天,我默默地淌着泪,固执地坐在坟地里不走,家里人劝不动
我,就先走了,我听着田野里的风僻低地吹过来,听着风儿钻入坟土的声音。我
知道我再也没有袁娘了。我哇地放声哭起来。
我常常想着一个问题。关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我们这些年或许过于强调了
物质,精神在物质面前仿佛变成了一个受气的上不得席面的小媳妇儿。可是我们
不能忘记,我们的原子弹是在那个年代,人们勒紧裤带干出来的。我们今天会狠
狠嘲笑精神原子弹这句曾经风传一时的豪言壮语,可是历史偏偏开了这样一个一
点儿也不幽默的玩笑。我们先是有了精神的原子弹,才有了物质的原子弹。
如果说我们用血肉筑起朝阳水库,那么凝聚血肉的则是精神的原汁。
袁娘走后的第十天的夜里,志河在他家里开了一个民兵会。第二天夜里,就
胆大妄为地带着村里的民兵把公社的粮库打开了,弄出了九袋玉米。为此志河招
来了杀身之祸。
我常常感慨,或者那天志河真是晕了头了,已经被饥饿煎熬得耐不住他那焦
躁的性子了。或者志河那天夜里跟几个民兵一定想了很久,终于他们做出那一项
可怕的决定。据村里曾经参与了那件事情的老人们回忆,志河叫他们去的时候,
眼睛红红得像是冒血。他们当然不会知道那时的志河,血管里的液体正在急涌奔
流,志河已经决定了一件让全村人脸红至今的事情。
志河讲了想法,众人一下子都惊呆了,有人呆呆地问:这,可是犯法的事情
啊。
志河惨惨一笑: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村里人一个个就这样死去,咱们是借,借
还不行嘛。那么多种子粮在粮库里闲下一冬也是闲着,咱们借借还不行嘛?他空
空的目光四下看着,渐渐,他的眼睛红了起来,渐渐就红得像浇了鸡血一样,恶
恶地盯着众人。
借。志河终于为自己这个决定找到了一个理由。凡事情如果不做,只有一个
理由;如果去做,总有一百个理由任你挑选。
民兵们闷闷着,谁也不肯说话,满屋子里只听到一种犯罪前紧张的喘气声。
窗外,月亮被云彩掩死了,寒风嗷嗷地叫着,在村道上疯跑着。正是一个月
黑风高的夜晚。志河抽了几口树叶子烟,大口大口地吐着浓浓的烟雾。他哑声道:
大家就不要去了,我一个人去就是了,日后有了什么我秦志河担着吧。说罢,就
跳下炕来,扯起几条麻袋,凶凶地走出门去。
终于,有几个年轻的民兵,跟着志河出来了。
屋里有人冲出来,低低地喊一句:志河,你们去不得啊。
志河听到这一声喊,脚步猛地停住。他回过头来,看到几张欲哭无泪的眼睛。
志河叹了口气,就大步走了。
当他们走到村口那块石碑前,志河的脚步似乎迟凝了一下。但他没有去看那
块刻写着约束着燕家村人行为规范的石碑。
公社的粮库只有一个粮食局的冯大水守着,大水已经被饿得头晕,早早躺在
床上了。对翻墙过来的这十几个人,竟是毫无察觉。
志河他们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把粮库的门弄开了。他们拥进去,满满地装了
几麻袋玉米,拖出了粮库。就在出大门的时候,就听到一声吼:站住。
志河一惊,回过头来,昏昏黄黄的灯光下,管粮的保卫冯大水黑黑地站在粮
库门口,一支黑洞洞的枪口对着志河。大水是县粮食局的。到燕家村收过粮食。
大家当然认识他了。
无人知道是偷,有人知道则是抢。偷则还有羞耻之心,抢则把这种行为推上
了赤裸的绝境。志河并没有想到抢。志河呆在了那里。几个背着粮食的民兵也愣
愣地看着大水。
志河非常难看地笑了笑:大水。
大水骂道:秦志河,你怎地干开了这种事啊?
志河垂下头,许久,抬起头来,已经满脸是泪了。就看着大水说:大水兄弟,
我们不能看着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