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风使劲地吹着............................蔡人灏
花生开花的那天............................梅雨晨
秋风中的娘..............................赵大海
日出月落(二首)...........................丁 可
石磨(外一首)............................曲 近
低海拔的异乡(三首).........................何承亨
和一朵花交谈(外一首)........................沈岳明
小酒馆................................李寂荡
回家就像作客(外一首)........................张绍民
吃干馍的女子.............................徐 学
打工物语(二首)...........................罗德远
普快列车...............................马道子
钢筋(外一首)............................红 杏
[山水与光影]
河 西(外一首)...........................杨献平
乌巾荡(外一首)...........................胡蔚中
吊 桥................................高 文
纸 蝶(外一首)...........................刘 春
一个人在田野里走了很久........................周孟杰
花和树影之间(组诗).........................陈 东
南方碎片(三首)...........................苏 省
雨中塔尔寺(外一首).........................孙见喜
大 水................................张连文
山西悬空寺(外一首).........................赵宗宪
青石原形...............................长 征
大三峡,大三峡(三首)........................唐仁平
河(外一首).............................刘汉通
天空动了动..............................郁 金
雨中看到的鸟(外一首)........................邓万鹏
医院像公园一样............................林典铯
欣 赏(外一首)...........................王顺彬
给我一片天空(外一首)........................梦 月
柳州十六行..............................李林青
心中奔跑的树.............................吴海歌
杨公堤................................龙彼德
蜂鸟很小(外一首)..........................王鸣久
蝉 蜕(外二首)...........................小 米
客体感受力
■ 屠 岸
英国十九世纪诗人济慈提出一个著名的诗学概念Negative Capability有人译作“反面能力”、“消极感受力”、“否定自我的能力”。我译作“客体感受力”。我认为它的精义就是诗人要始终保持新鲜的感觉,每天醒来都发现一个新鲜的太阳、新鲜的世界:诗人必须带着新鲜的眼光去看待、审视、观察这个熟悉的社会、熟悉的世界,这就要掌握“客体感受力”,抛弃一切旧有事物,全身心地拥抱吟咏对象,从“旧”中看出“新”。物我合一,就能发现过去未曾发现的东西。只有不断从客体中发现新鲜并用新鲜的语言表达出来,诗的创造力才永远不会枯竭。
Negative一词是“消极的”、“反面的”意思。译作“消极能力”“反面能力”字面上无错。济慈原意是写诗时要排除“不安”“迷惘”“怀疑”以及“弄清事实”“找出道理”这些主观精神状态和主观推理要求,不受这些东西的干扰,把自己变成“太阳”“月亮”“大海”……等客观事物即吟咏对象,然后才能忘我地进行创作实践。
不妨对照王国维的观点:“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说的就是“意境两忘,物我一体”的境界。再看,英国二十世纪诗人艾略特有过这样的见解:“诗不是放纵情绪,而是避却情绪;诗不是表达个性,而是避却个性。”他提出impersonality(非个性化)概念。这些,与济慈的“客体感受力”何其相似乃尔!
或问:negative原意是“否定”“反面”,何以译成“客体”?须知,这个概念是针对诗人即写诗的主体而言的,而主体的反面即客体。尽管济慈说过“诗人没有自我”,他却没有“否定自我”。如果连自己都否定了,那又如何感受,哪里还有capability即“能力”、“感受力”呢?所以我不赞成把这个概念说成是“消极”的,至于说成是“反面”的,就更不好理解。
爱尔兰诗人希尼说,一首好诗就是给人一个“惊喜”。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这就要摒弃重复别人,重复自己,也就是要达到“陌生化”效果。如何达到?我觉得,重要的途径就是掌握“客体感受力”。
诗人!把你原有的一切“定势思维”“定势感觉”抛去吧,全身心地投入客体,感受客体,拥抱客体,物我合一,像莎士比亚那样,“施展绝技从旧词出新意”,从客体这个矿藏中挖掘出无穷无尽的新鲜来。
夏季开始了
■ [以色列]耶胡达.阿米亥 傅 浩译
夏季开始了。在古旧的墓园里
蒿草已经枯干,又一次
你可以圈读墓碑上的文字了。
西风已回到西方,像老练的水手。
东风坐等着它们的时机,
就像犹地阿沙漠洞窟中的苦行派僧侣。
在起风之间的静寂中你又一次可以听见
那定义你和你的行为的声音,
好像博物馆或学校里的声音。
你不被更好地理解,你也不
理解得更好。
必死性不是死,出生率
不是儿童,
生命,也许,不是生命——
一株小迷迭香,一株小罗勒,一些
希望,一些茉乔栾那给心,一株小薄荷
给鼻孔,欢乐给双眼的瞳仁,
一点点
安慰,温暖。
大解解读:从死亡的角度去理解生命,对于犹太人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也许会有更多的体会。耶胡达·阿米亥经历过回归故土的历程之后,经历过动荡和众多的死亡之后,一定是多次获得过神启,他又一次听见了“那定义你和你的行为的声音,”但这“在起风之间的静寂中”的“声音”,不是宿命的宣告,而是一种召唤和引领,使他的视角从墓园转向了生机勃发的夏季原野。迷迭香、小罗勒、茉乔栾、小薄荷,这些散发着芬芳的事物进入了他的呼吸和视野,融入了他的内心,恰好与死亡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给人们带来“安慰,温暖”。
阿米亥的诗出入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空间感极强。在他准确地描述现实时,你以为抓住了他的核心,但是你错了,总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既在此处,又在别处,他的时空不仅限于他的处身其中的地理和动荡纷争的时代,也在无限之中。
耶胡达·阿米亥(1924—2003),出生于德国乌尔兹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