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a老子本义(灵井冲虚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   
  通行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帛书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猷橐籥与? 
  虚而不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此段,在“天地之间”句前,所有版本均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统观《老子》全书,此意非老子之意。   
  老子说:“夫天道无亲,恒予善人。”(八十一)天道对万物是没有亲疏之分的,永远支持善良的人。   
  老子又说:“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物无弃材,是谓袭明。”(二十七)因此圣人永远善于救助人,而没有抛弃人,没有抛弃万物中有用的东西,这就叫高层次的聪明。   
  由此可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为后人所加,应删去。   
  应为:   
  天地之间,其猷橐籥与? 
  虚而不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1。 关于“天地不仁”的问题   
  首先,来看老子对于仁的论述: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三十八)所以失去了道才讲德,失去了德才讲仁,失去了仁才讲义,失去了义才讲礼。   
  再来看老子对于天地的说法: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天地生存很长久。”(七)天地为什么能长久,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   
  把两者联系起来看,“天地不仁”句,不符合老子的本意,是后来儒家之人加的话,非老子原文。   
  2。 关于“圣人不仁”的问题   
  圣人,在老子五千言中占有大量的篇幅。   
  圣人,是与道相合之人,是道通过人显现于世的途径,是大道行世的代表人物。如果说《老子》主要是阐述道、德、修道、行道的话,那么圣人所为就是行道。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一)大德的样子,只随从道。大德之人即圣人。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二十七)因此圣人永远善于救助人,而没有抛弃人,没有抛弃万物中有用的东西,这就叫高层次的聪明。这正是圣人的袭明。袭明者,是承袭大道的光明,是合道境地所具有的、含而不露的内明。   
  圣人,绝非说的人君,绝非统治者,因此“圣人不仁”句,也是后人加入的衍文。                    
《老子本义》第六章 
  原 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jǐn)。   
  译 文   
  空虚无形的“道”永恒存在不会死亡,它又称为玄牝。它的生育之门,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孕育万物连绵不绝啊!这样存在,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冲虚子简析:“道”生天地、万物,为母,为根;世人却以“名利”为母,为荣。守道者能长生久视,能无所不为;而因“名利”丧身的人,又是何其多啊!   
  注 释   
  1·谷神不死:空虚无形的“道”不会死亡。 谷神:指“道”。 据:《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廖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刚好与本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相照应,由此可知“玄牝”就是“道”,而“玄牝”又叫“谷神”,故知“谷神”就是“道”;另参阅《第十六章》“道乃久”;《第五十九章》“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2·是谓玄牝:它就叫玄牝。 是:这,代指“道(谷神)”。 玄:原指深黑色,这里有玄妙难测的意思。 牝:本义指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比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 据:《第二十五章》“可以为天地母”;《第五十一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等。   
  3·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玄牝(即‘道’)的生育之门,就叫做天地万物的根本。 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具体义来比喻。 据:可参阅“注释2”。   
  4·其若存,用之不堇:这样存在,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若:如此,这样。 堇:通“既”,尽。 据:《第三十五章》“用之,不可既也”;《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老子本义》第六章 
  原 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jǐn)。   
  译 文   
  空虚无形的“道”永恒存在不会死亡,它又称为玄牝。它的生育之门,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孕育万物连绵不绝啊!这样存在,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冲虚子简析:“道”生天地、万物,为母,为根;世人却以“名利”为母,为荣。守道者能长生久视,能无所不为;而因“名利”丧身的人,又是何其多啊!   
  注 释   
  1·谷神不死:空虚无形的“道”不会死亡。 谷神:指“道”。 据:《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廖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刚好与本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相照应,由此可知“玄牝”就是“道”,而“玄牝”又叫“谷神”,故知“谷神”就是“道”;另参阅《第十六章》“道乃久”;《第五十九章》“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2·是谓玄牝:它就叫玄牝。 是:这,代指“道(谷神)”。 玄:原指深黑色,这里有玄妙难测的意思。 牝:本义指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比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 据:《第二十五章》“可以为天地母”;《第五十一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等。   
  3·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玄牝(即‘道’)的生育之门,就叫做天地万物的根本。 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具体义来比喻。 据:可参阅“注释2”。   
  4·其若存,用之不堇:这样存在,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若:如此,这样。 堇:通“既”,尽。 据:《第三十五章》“用之,不可既也”;《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老子本义》第七章 
  原 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译 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生存(即‘不贪生’)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因此,有德的“圣人”虽退居人后,却能够在众人之中领先;虽置身度外,却能保全自身。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够成就他自身。   
  冲虚子简析;唯有“舍”,方有“得”;唯有“不贪生”,方能“长生久视”。故老子曰“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以“反”求“正”,“道”奥妙之关键啊!   
  注 释 
  1·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生存(即‘不贪生’)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以:因为。 生:以……为生,意动用法。 不自生:不以自己的生存为生存,即不贪生。 据:《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第五十五章》“益生曰祥”;《第七十七章》“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2·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因此,圣人虽退居人后,却能够在众人之中领先。 退、先:都是使动用法。 据:《第六十六章》“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第六十九章》“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3·外其身而身存:虽置身度外,却能够保全自身。 外:使动用法,置之度外的意思。 据:《第二十三章》“曲则全”;并与“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相照应,可参阅“注释1”。                    
《老子本义》第八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