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诗百首鉴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上已盖满了梧桐的落叶。 
     诗人善于选择秋天特有的景物,来渲染秋天的气氛。唐代诗人就有“听 
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的诗句。诗人在这诗中正是运用了这一传统的艺术 
手法。 

… 页面 34…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①凌寒独自开。② 
                      遥知不是雪,③为有暗香来。④ 

      【注释】 
     ①数枝:不多的几枝。 
     ②凌寒:冒着严寒。 独自开:意思是只有梅花在开放,没有别的花儿。 
     ③遥:远。 
     ④为有:因为有。 暗香:指梅花放出淡淡的清香。 

      【解析】 
     这是一首吟咏梅花的诗。诗的大意说:墙角处有一株梅花,在寒冷的冬 
天,别的花都不再开放了,这株梅树有几支却冒着严寒在开放。远远望去, 
洁白如雪,但能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清新的香味时时飘来。 
     严寒的冬季,红火一时的各种花儿都凋谢了,唯有梅花,傲霜斗雪,迎 
着凛冽的寒风怒放。诗是赞美梅花,看得出,诗人也是以梅花自诩。 

… 页面 35…

                                 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①钟山只隔数重山。② 
                 春风又绿江南岸,③明月何时照我还。④ 

      【注释】 
     ①京口: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在长江南岸。 瓜州:在今江苏省扬 
州市南面,长江北岸,与京口隔水相望。 一水间:意思是在中间只隔着一 
道水。 
     ②钟山:即今南京的紫金山。当时王安石的家就在紫金山下。 
     ③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堤岸。 
     ④还:返回,指回到钟山家中。 

      【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从外地返还金陵,路经瓜州,泊船暂停,怀念在南京的家 
的时候写的。诗的大意说:京口和瓜州很近,中间只隔着一道水,从瓜州到 
钟山也仅隔着几重山。和煦的春风又把江南岸吹绿了,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 
着我返回自己的故乡。 
     诗人在写景炼字方面都很有特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为历代所 
称道。特别是那个“绿”字,据说最初用“到”字,后改为“过”、“入”、 
 “满”等,都不合意,改了十多次,最后选定了“绿”字。它的好处是给人 
一种鲜明的形象感,好像看到了一片新绿的江南景色。 

… 页面 36…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①远近高低各不同。② 
                  不识庐山真面目,③只缘身在此山中。④ 

      【注释】 
     ①横看:从山的正面看。 侧:指从山的侧面看。 
     ②远近高低:指看山的人站的不同位置,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 
     ③不识:不认识,看不清楚。 
     ④只缘:只是因为,就是因为。 此山:这座山,即庐山。 

      【解析】 
     这是一首即景寓意的说理诗。诗的大意说:千姿百态的庐山啊,从正面 
横着看,它像一座绵延不绝的高岭,从侧面看,它又是一柱巍然矗(chù)立 
的高峰。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看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的面貌 
也各不相同。人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就是因为身子站在庐山之 
中。诗的前两句咏山,后两句寓意。写山是为了寓意,寓意又全借写山。三 
四两句是点睛之笔,富有哲理意味。因此,它成了人们广为传诵和经常引用 
的千古名句。 

… 页面 37…

                              惠崇春江晚景①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②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③正是河豚欲上时。④ 

      【注释】 
     ①惠崇:人名,宋朝著名画家,是个僧人。 春江晚景:指惠崇画的一 
幅《春江晚景图》。 
     ②竹外:竹林之外。 
     ③蒌蒿 (lóu hāo):一种野生草本植物。 芦芽:芦苇刚冒出的嫩芽, 
也叫芦笋。 
     ④河豚 (tún):鱼名,头圆口小,肉味鲜美,但其肝脑及卵巢有毒。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大意说:春天到了,青翠的竹林之外的桃花,刚 
刚才绽开三两枝。春江里的水已开始变暖,人们还没有觉察到,水中游来游 
去的鹅鸭先知道了。两岸地上已长满蒌蒿,芦芽也才抽出短短的嫩芽,这季 
节正是河豚鱼要溯流而上的时候。 
     苏轼的题画诗很有特点,他自己说“作诗如见画”,即通过诗的语言, 
描绘出图画的形象。诗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以“化静为动”的方法,把 
静止的事物写得生机勃勃。同时又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了群鸭在水 
中嬉戏和对水温的感觉。 

… 页面 38…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①菊残犹有傲霜枝。② 
                  一年好景君须记,③正是橙黄橘绿时。④ 

      【注释】 
     ①荷尽:荷花落完了,荷花开罢了。 擎雨盖:这里指荷叶。因形状像 
伞盖。 
     ②菊残:菊花凋谢,残缺不全。 傲霜枝:菊花枝茎在寒霜中傲然挺立。 
     ③君:您。古时对第二人称的尊敬之词。 
     ④橙黄橘绿:橙、橘都是水果名。这里用来代指晚秋初冬的季节。 

      【解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中描写了南方秋末冬初自然景物变化的情景。 
诗的大意说:为人们盛赞一时的荷花,开罢之后,连它那像伞盖一样的大叶 
子,也都不复存在。篱边不惹人注目的菊花,开过后,直到凋残时,仍然有 
迎着寒风严霜傲然挺立的枝茎。请您记住,一年中景致最好的季节,恰恰就 
是这橙黄橘绿的秋末冬初之时啊! 
     这里写荷花,写菊花,写秋景,主要是借景来抒发自己的一种感触。因 
此,它被誉为写景抒怀的名篇。 

… 页面 3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②白雨跳珠乱入船。③ 
                 卷地风来忽吹散,④望湖楼下水如天。⑤ 

      【注释】 
     ①望湖楼: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上,是当时眺望湖中景物的楼。 
醉书:酒醉中题写此诗。 
     ②翻墨:打翻了墨水瓶。这里形容云像泼翻的墨一样黑。 
     ③跳珠:滚跳的珍珠。这里形容白色的雨点像珍珠一样跳跃不定。 
     ④卷地风:吹到地面上卷起的大风。 
     ⑤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杭州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诗的大意说:夏天, 
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 
并未遮遍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白色的雨点 
打在船面上,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 
把黑云吹散。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 
明净。 
     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 
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页面 40…

                                   寒 夜 

                                 (宋)张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①竹炉汤沸火初红。② 
                   寻常一样窗前月,③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 
     ①茶当酒:以茶当酒,以茶代酒。 
     ②竹炉:煮茶用的火炉,可能是里面用泥,外面用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