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目 录 :::。。。
[好诗共享]
绿色的海洋..............................伊 萍
阳 台......................[意大利)维多里奥·塞雷尼
[组诗部落·远去的行囊]
马利军作品·从黄河入海口到塔克拉玛干(组诗)................
庞余亮作品·颤抖的笔记(组诗).......................
张慧谋作品·一株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组诗)...............
南夫作品·简单的建筑人生(组诗)......................
王族作品·在路上(组诗)..........................
马萧萧作品·没有硝烟的年代(组诗).....................
阳飏作品·北京日记(组诗).........................
张新泉作品·流 年(组诗).........................
张执浩作品·羞 愧(组诗).........................
子川作品·水乡·故里(组诗)........................
李洪振作品·下午的青春(组诗).......................
昌政作品·寂静与辽阔(组诗)........................
[每月诗星]
日常生活(组诗)...........................朱 零
我的诗观(诗人随笔).........................朱 零
不醉的朱零..............................商 震
[真实与虚幻之间]
痛(二首)..............................刘 虹
感 觉(外二首)...........................方良聘
1986年3月23日的日记(外二首).................王秀云
手心的星星(外二首).........................吴 兵
落 英(外二首)...........................任先青
木槿花,在奋力地开……(外二首)...................包 苞
瓷(三首)..............................李全平
求爱信的戏仿(外一首)........................赖彧煌
沉默与歌唱(三首)..........................姚 辉
孤 岛(二首)............................石一龙
[国际诗坛]
许世旭诗选(十首)......................[韩国]许世旭
[名家论坛]
当代诗歌:人文性资源与本土化策略...................杨匡汉
[我与《诗刊》·迎接《诗刊》创刊五十周年专辑之一]
在《诗刊》读稿的快乐.........................孟伟哉
我与《诗刊》的缘分..........................石 英
[当代诗人群像]
当代诗人群像................................
[闪电花环]
那个冬天 已经走远等............................
[生命中的诗]
李风臣的诗(八首)..........................李风臣
[中国新诗选刊]
灯下翻书..................................
报刊选萃..................................
绿色的海洋
■ 伊 萍
我站在田边的水渠岸上,
面前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
翻腾着、喧啸着从天边涌来,
发出震撼大地的海啸般的声响,
用绿色的波涛拍打着长堤,
正像那暴躁的大海要扑到岸上,
一只鹰突然从绿波上掠过,
如海鸥在风雨欲来的海上翱翔,
它将我引向了遥远的海滨,
无边的田野给予我海的幻想,
我又看到了海滩上留下的童年的脚印
五彩晶莹的贝壳在朝霞中闪光,
小船上的舵手与惊涛骇浪搏斗,
渔家少女在渔火旁编织着渔网……
绮丽的记忆常常激动着我的心灵,
每站在辽阔的田野里我总是想到海洋
我爱大海像热爱我的母亲一样,
但我也用同样深沉的感情,
爱我们亲手在荒原上创造的绿色的海洋。
——选自《诗刊》1958年1月号
伊萍,1928年生,已去世。原名王毓春。1949年毕业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同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一野战军六军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新疆军区文化部创作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创作员、编辑。石河子市文联、作家协会副主席,《绿洲》杂志副主编、副编审。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7月在《诗刊》发表诗作,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文集和中长篇小说多部,中篇小说(叛逆者芭赫阿尔)获新疆兵团第一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
伍明春解读:在那个文学普遍歉收的年代,大多数诗人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诗歌的艺术规律,相形之下,伊萍的诗《绿色的海洋》却能够相对完整地葆有诗歌艺术的基本品格,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首先,这首诗不像当时大多数作品那样过分粘滞于某种现实主题,而是充分体现了诗歌想象力的作用:在内陆平原的稻田“看”到遥远的大海,从当下回望难忘的童年,时空交错,思绪绵延。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诗里设置了一种张力结构。诗的前半部分使用了“波涛汹涌”、“翻腾”、“喧啸”、“震撼”、“暴躁”、“扑”、“掠”、“翱翔”等充满动感的词语,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诗歌情境;而在后半部分,我们却看到了海滩上留下的童年脚印、五彩晶莹的贝壳、织网的渔家少女、绮丽缤纷的回忆、慈爱的母亲等宁静、平和的意象。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构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事实上,正是在紧张与平静之间,诗歌语言的弹性和结构的张力得以形成,从而使整首诗的情感抒写获得一种立体感和深度。
虽然,这首诗也带有一定的时代的烙印,比如在“小船上的舵手与惊涛骇浪搏斗”一行中,“舵手”、“惊涛骇浪”、“搏斗”等词都已经超越了其原初意义,而更具有时代色彩的象征性意义。但就整体而言,这首诗的艺术成分显然大于理念成分。换言之,它较为成功地以一种艺术的方式来传达抽象理念,使之融化于诗中,而不是让抽象理念淹没了艺术要素。
阳 台
■ [意大利)维多里奥·塞雷尼
钱鸿嘉 译
蓦然,暮色笼罩
那时你不知道
湖的对岸是何方
只有一阵低低的细语
掠过我们的生命
在那悬空的阳台下
那个晚上
在鱼雷艇的闪光下
我们都为一桩
没有说出口的事
而提心吊胆
鱼雷艇窥伺我们后
又掉头离开
维多里奥·塞雷尼(Vittorio Sereni,1913-1983),生于伦巴地区瓦雷泽城。早年在米兰大学学习,毕业后做过教师和编辑,并为隐逸派诗歌刊物撰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入伍,曾在希腊、西西里等地作战,后被美军俘获。释放后返回米兰任教师,后任米兰蒙达多里出版社主编,继续诗歌创作并有大量译诗问世。塞雷尼是著名的后期隐逸派诗人,与夸西莫多等诗人有较多交往。他的早期诗作与“隐逸派三杰”有相似之处,以隐喻的方式表现内心细微的情感,语象精审而飘逸,旋律优雅。后期的一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