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们被韵律和整齐的句段形式束缚了多年之后,终于明白过来,诗,原来也是可以用散文来写的,也是可以无韵的。于是——散文诗出现了。
四
“既生瑜,何生亮”?既然有了诗,有了散文,何以还要有个散文诗呢?
这个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解答。但却又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最关键的一条,是认识诗的本质是在诗意与诗情,是在诗的内在素质上,而不在韵脚和格律。整齐可以是美的,不整齐也可以是美,或者更美的。将诗的音乐性局限于“脚韵”和“平仄”之类,远不如扩及其语言之全境为好。
古典诗词格律严谨的整齐美,如古典美人的步履那样的姗姗然。
散文诗的音乐美则是放开的天足,大方、舒展。随着现代口语的无限丰富、生动和开放性,自然、活泼、亲切,而蕴含着无可比拟的音乐活力,那种乐感与韵味的多彩多姿,展现了无限的发展前景。
五
散文诗走出诗的院墙,呼吸散文的气流,是为了求得自身羽翼飞翔空间的展宽。
散文流动,诗也流动。诗的流动常常受阻于韵律,受阻于过分追求凝练而导致的拘谨或雕琢。
散文诗在追求自由的流动中从诗中解脱些拘谨,向散文吸取些自由。
六
从格律诗到自由诗,是诗的一次解放;从自由诗到散文诗;是诗的又一次解放。
从格律诗到自由诗,诗的鱼由河游向湖;从自由诗发展为散文诗,诗的鱼由湖游向海,在更广的空间驰骋。但它仍是诗。没有了诗的素质,不成为散文诗。
被绳索捆绑后留下条条伤痕的躯体,和肢卸了轻衣的丰盈裸体,谁更美些?
自由诗,比自由诗更自由的散文诗,比严紧格律束缚着的诗,谁更美些?
骑在散文诗这匹优雅的马上,谁驰向新的疆域,谁开拓新的领土,谁引入种种情节或叙事因素,向人生纷纭繁复的境区进发,谁会赢得新胜利。有了这种勇敢的开拓,它才能所向披靡,由井底之蛙变成驰飞的天鹅。
抒情、叙事和思想的交溶
一
散文诗:诗化与散文化矛盾的结合。
引入叙事因素,表现上每有散文化的趋势。拥挤、膨胀、杂乱和琐碎化的情节,常会影响到诗的简约、纯净与凝练。
因而产生了情节简约化,细节精致化和严格选汰,诗性升华的要求。
如能达到诗意的内涵和散文之随意的俯仰自由的结合,便是理想的境界了。
二
散文诗写作上常有两种偏向:
华而不实——雕琢过分,玩弄技巧,内容贫乏而空虚;
实而不化——报导式的生活实录,干巴巴的直抒胸臆,过于陈旧的表现手段,苍白无力的语言滥调。不化,便是现实未经消化,升华为幻中之真。
三
将叙事溶化在抒情中,将抒情溶化在叙事中,互相渗透而水乳交融,分不出什么是叙事,什么是抒情,形成一个艺术整体。
而思想是它的潜在的灵魂。
无思想的诗不过是些不知所云的符号,燃烧不出一朵美的火花。
四
将诗贬值为广告文学,是可悲的堕落。
信念的桥梁架设在滚滚波涛之上,要迎接风雨。看不到盘踞在光明的桥柱上的水螅和蛀虫,是危险的。
诗人的任务,不仅是唱赞歌。
但是,仅只叹息是不够的,仅只忧伤是不够的,仅只描述人类的苦难并寄予同情也是不够的。
诗人,仅只抒情是不够的。
还要思考,为人类思考,用诗来思考,用感情来思考。
诗是人类的感觉,抒情和思考的特殊器官。
五
我追求一种美学境界:冷峻美。
居高临下的俯视,置身物外的洞察,不动声色的从容,隐藏情感的冷隽。
寄沉痛于幽默,化悲愤为深沉。
思想与感情经过提炼,净化,不轻易外露,结出一层冰:水在冰下流。
六
你见过打水漂的孩子掷向河水去的一块瓦片儿吗?如果轰然一响,便跌落下去,是激不起波澜的。只有让它沿着水面漂远,一圈圈的涟漪相继扩出,才会有美的花纹。
诗人握着一块现实的瓦片之后,全靠想象力的漂远,才能扩散出美的花纹。
诗在语言中生成
一
艺术唤起美感的共鸣,唤起人对美的经验的回忆,抑或未经历过的美的世界的进入。
唤起,画家用色彩,音乐家用音符、旋律;诗人用语言。
二
诗和语言是互生、或共生的。诗和语言一体。语言是诗的肉身,诗是语言的灵魂。
诗只有在语言中才成为存在的实体。
三
语言不是一件外衣。不是可以从语言的旧货摊上随手拣来的现成的货色。
不合身的外衣披在身上,从别人身上剥下来的衣裳硬套在自己身上,总觉刺眼。
四
诗的幽灵在诗人的思绪中游荡,寻找语言的肉身依附。一旦找到,诗便有了生命的形态。
五
语言的奥秘其实是感觉的奥秘,思想的奥秘,情绪和情感波动的痕迹。你能及时捕捉,便有自己的语言。
六
神来之笔来于何时?来于神来之时。这个“神”,便是人的精神进入生命高度凝注且又异常流动的状态,感情和思维活动特别活跃的状态,诗的创作自发地进入“临盆期”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语言的生成才能与生命的律动形成和谐统一。
七
妙语天成。最好的诗句仿佛不是由诗人作出来的,而是它自己通过诗人之手,从其笔下自然生成并流出来的。其完整性,精确度与自成生机、气韵的一脉相通,是谁也改动不得一字一笔的。
八
诗往往寄寓于你的思想、感情、灵魂的深处,潜意识之中。只有当它与一种语言结合,即通过语言而被照亮时,才有了显在的生命。此即诗与语言之神秘的“私通”关系。
诗形成于语言的胚胎之中。
九
现代诗通过语言的流通,使感情得到自由的呼吸。而节奏,是感情和情绪波动留下的音感曲线。
诗之泉是净化人类灵魂的圣洁之水,潺潺而动,不含一点杂质。
十
诗和散文诗,有一种行进中的动感,不是静止的反复。这种行进中的动感,是无声的音乐,她牵引你的灵魂,拨动你的心弦,使之战栗,震颤,并长久地萦回。
十一
诗是语言的风景,语言的极致。
诗是赋予语言以个性的艺术。不同诗人的语言,形成各自独特的语言美。
如果不同诗人的语言都是一个调子,诗便会趋向死亡。
十二
诗的语言是一种缩减,如同火药填实子弹的壳,填满最小的空间,浓缩、压迫,准备着一次炸裂时的爆发。
十三
没有平地,怎见高山?
会唱歌的演员,并不是每一句都拔高,处处要喝彩,要掌声;唱得声嘶力竭,一句也突出不了。
一首散文诗不必句句都是警句。通篇是警句,结果一句也不是。
结构:跳跃性与随意性
一
散文诗是浓缩的织物,如茧。她裹得很紧,很密,一如密不通风的壁。
从哪里打开一个孔,放一点风进去呢?
将意思抽出,慢慢缠绕于指间,一点点品出诗的意味。
二
诗人将各种各样的素材、思绪、意象放在艺术的搅拌机里搅拌,搅拌,然后又像抽丝那样一条条抽出来,织成条理清晰而又艳美多姿的图案,这便是构思么?这便是诗的孕育和成型么?
三
散文诗的结构技巧之一,是递进式的行进,自然转换。如脱去一件衣服又脱去一件衣服,其间有自然形成的一种序列,流转自如。
四
隐藏:思想的隐藏,主题的隐藏,感情的隐藏,情节的隐藏,甚至于不提供打开迷宫的钥匙,让你去摸索。
摸索、思索、探索,终于找到诗中隐藏的内涵,便会有一种领悟后的审美快感。
五
散文诗结构上的跳跃是一大特点。跳跃是省略,是快节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