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炎四年(一一三○年),挞懒把秦桧放回来,要他在南宋政府中设法取得权柄,作为内应。当时秦桧假称是杀了金人的监使逃回来的,杭州全城轰动。虽然也有些人不信,但到底为他过去的〃声名〃所迷惑,大多数人仍然把他当作〃忠臣〃。
秦桧察觉宋高宗的意图,知道他只是想苟安于小朝廷的局面,便约略地把他和金人相得的情形,透露一点给高宗。高宗正需要这样一位和他〃志同道合〃的臣僚,且又在金人面前说得上话的,因此很快就把他的职位提升到宰相。高宗曾对人说,他和秦桧见面,听到秦桧的一番高论之后,欢喜得几夜睡不着觉,失眠了。
狐狸的尾巴不久就露出来,自从他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一提出来,朝野反对之声四起。到了后来,甚至杭州的大街小巷,都贴满了〃秦相公是奸细〃的标语。
可是宋高宗虽不赞同他这个主张,但仍然是想求和的,只希望敌人的条件较宽,能够接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年),高宗决定向金国臣服,派王伦到金国去商谈议和条件,表面的理由是想接回被金人所俘的他的妈妈韦妃(其实他还不知生身之母,早已改嫁金国的盖天大王了)。
当时宋大将岳飞、韩世忠等人在军事上正节节胜利,情况与徽、钦被掳之时不同,朝臣大都反对和议。这位以前反对屈辱求和而现在则主张求和的秦桧说道:〃陛下不惮屈己议和,此人君之孝也。群臣见人主卑屈,怀愤愤之情,此人臣之忠也。君臣之心,两得之矣!〃真是〃聪明绝顶〃,善于说辞,既捧了皇帝,又安抚了那班朝臣(当然也有不受他安抚的,例如枢密院编修胡铨就上疏请杀秦桧)。
后来金国派了张通古做〃江南诏谕使〃,要宋高宗赵构跪接大金国〃诏书〃,摆出的〃格局〃根本不是〃讲和〃,而是〃受降〃。
赵构愿意投降,但却不好意思下跪,双方商议之后,金人同意以秦桧作为宋帝的代表跪接诏书。秦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率领百官,大张盛典,在张通古面前三叩首,双手举过头顶,把诏书接了下来。
老百姓都是痛恨卖国奸贼的,无怪后代的人们,都只知道秦桧是个〃汉奸〃,而很少知道他还是个〃才高学广〃的状元,而且还曾经扮演过〃忠臣〃的角色了。
元宵杂谈
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新年过后,接着来的就是〃元宵〃佳节了。元宵在古代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尤其在宋代最为盛行,甚至比新年还要热闹),到了近代,则渐渐冷淡了,可见风俗也是随着时代变的。但因元宵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故此有不少〃佳话〃或者并非佳话的故事流传,不妨拉杂谈谈。
由近及远,先从〃洪宪皇帝〃的一则笑话谈起。
元宵的应节食物是汤圆,汤圆的别名也叫做〃元宵〃。袁世凯因〃元宵〃谐音〃袁消〃,认为不大吉利,于是在他〃登基〃做〃洪宪皇帝〃那年,就明令公布,不准百姓叫〃汤圆〃为〃元宵〃;同时又下令要把〃元宵节〃正名为〃上元节〃。
时人因袁世凯取消〃元宵〃,做了一首儿歌讽刺他道:〃袁总统,立洪宪,正月十五称上元;大总统,真圣贤,大头抵铜角,元宵改汤圆。〃袁世凯所铸的银币有他的肖像,一般人都叫做〃袁大头〃。
封建统治者诸多忌讳,又最害怕百姓的讽刺,古今一例。明代就曾发生过一宗〃元宵惨案〃,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干的好事。
元宵习俗是喜欢打灯谜的。那一年元宵,朱元璋〃微服出游〃,在南京城里某家人家看见许多人围着打灯谜,他也挤进去看。这灯谜是一幅〃谜画〃,画的是个大脚妇人抱着个西瓜。朱元璋猜不着,回去和他的马皇后谈起,马皇后大怒道:〃这刁民在讽刺我,那谜底不就是〃淮(怀)西妇人好大脚〃吗?〃原来这位马皇后是临淮县人,属于淮西,她又恰恰是一双大脚。在那个时代,富贵人家的妇女以缠足为美,有一双〃三寸金莲〃的女子就可以夸耀邻里。马皇后认为这是讽刺她出身贫贱,故此就勃然大怒了。
朱元璋为了替他的皇后出气,竟下令将那家人家所在的水西门一带的百姓斩尽杀绝,从水西门杀到升新桥,杀了数百家人家,只漏网七家。据说南京现在还存在的〃七家湾〃这个地方,就是因此得名的。
元宵是古代百姓喜爱的节日,尤其最受妇女的欢迎。因为在古代的所谓〃闺秀〃,平日是不许踏出闺门的(宋代礼教最严,尤其如此)。只有到了元宵这晚,可以不分男女一同玩乐,大家赏灯。到了近代,男女之防,日渐〃开禁〃,这也许就是元宵在近代受到冷淡的原因了。
由于在古代的元宵佳节,可以男女无拘,同游共乐,好像西方的情人节一般,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佳话流传。《今古奇观》里便有若干这类故事。
这些爱情故事有美满的,也有凄凉的。如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故事就是令人为之感伤的,朱淑真遇人不淑,嫁了一个庸俗的市侩。在元宵节曾有怀念她旧日情侣的一首词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此词或有云是欧阳修作的。我想这可能是古代文人囿于礼法的观念,想为朱淑真洗脱〃不贞〃的嫌疑,故而把这首《生查子》词说成是欧阳修所作,亦未可知。
有关元宵的诗词很多,我最欣赏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后三句,是历代词家赞赏的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这三句词可以代表人生三个境界中最后的一个境界毕生执著以求的事情(为学或者追求某一理想),在不知不觉之间,得到了最后成功的境界。
灯会·灯谜
元宵何处去?最好宋城游。不是替宋城做广告,盖因今岁元宵,宋城将有〃西湖灯会〃之举也。元宵在古代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尤其在宋代,甚至比新年还更热闹,元宵又称〃灯节〃,元宵观灯乃是传统习俗。这个灯会,由宋城举办,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个习俗据说始于东汉永平十年(六十七年),汉明帝下了一道圣谕,不论平民贵族,元宵都要张灯结彩,表示对佛的尊敬。而这个习俗在宋代最为流行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宋代提倡〃理学〃,礼教最严也。宋代的〃闺秀〃平日不许踏出闺门,只有元宵节前后三天,才可不分男女,一同玩乐,称为〃元宵驰禁〃。上篇提到的朱淑真那著名的《生查子》一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把谜语写在花灯上,称为〃灯谜〃,这也是传统的元宵玩意。不过到了近代,由于花灯的制作费时费力,谜语多是写在悬挂的纸条上,而这个玩意也不限定是在元宵才能举行了。
猜灯谜是颇费心思,也颇多趣话的。据说大陆解放初期,有一灯谜,谜面是〃日本投降〃,猜古代名人,谜底本是〃苏武〃,但许多人却猜作〃屈原〃。〃原〃者,原子弹也。也有人用脱帽格猜作〃李世民〃,意思是日本投降,乃世界人民的力量,这是〃老笑话〃。另一个〃新笑话〃是,〃文革〃期间有一灯谜,谜面是〃闻足下要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用《三国演义》诸葛亮劝阻周瑜取西川的故事打毛泽东诗词一句,标明〃折腰格〃。谜底是〃问讯吴刚何所有〃,折腰格要去当中一字,去了〃刚〃字成为〃问讯吴何所有〃,意即问吴国有何力进去取西川。这灯谜本来做得很好,但当时却犯了〃大不敬〃罪而受批斗,理由是毛主席怎能〃折腰〃?令人啼笑皆非。
一九八二年二月悉尼
戊辑 旅游记趣
桂林山水观
澳洲的香港移民甚多,但香港人对它的〃了解〃程度甚浅。我是因为〃老来从子〃,在一九八七年秋季移民澳洲的。记得当时曾在报上看到某教授写的一首《咏移民潮》的诗,涉及澳洲的一句是:〃袋鼠荒原亦可亲〃。似乎移民澳洲的人都是饥不择食,无可奈何,才自我充军到蛮荒之地去的。我虽然不是〃自我充军〃,但总之是要到〃蛮荒之地〃去了,因此也就不免有点心惊。来了澳洲七年,发现澳洲不但是个吸收移民的国家,也是一个吸引游客的国家(从移民局每年发表的统计数字可知)。澳洲的确是地广人稀,在七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