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晒┭≡竦挠布教ā5」躍un Microsystems的CEO Scott McNealy做出了这样的声明以及在此问题上的姿态,但该公司通过限制性使用许可条款,以及在硬件平台上玩的猫腻,让所有潜在的竞争者受到控制,并阻止了自由的兼容机市场对SPARC的蚕食。
1987年,IBM试图挽回这一切,计划通过引进PS/2将PC标准收回来。PS/2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硬件架构,与PC相比,IBM以“质量控制”的名义严密控制其硬件规范,而且在竞争对手的系统上使用时要求有相对严格的权限许可。IBM采取断然措施,为BIOS的每块芯片、每个连接件以及每个组件均进行了严格的法律保护,在每个部件上,IBM都印上了专属性权利要求。为了表明它用PS/2替换PC的决心,IBM在生产新计算机后不久宣布:PC类型的计算机即将停止销售。
开发PS/2的努力完全是一个错误。的确,新的总线标准比早期的PC标准更优秀、更快。但是,对于当时的硬件来说,新的总线标准并非足够优秀,也不能在推出PS/2后的几年间保持足够的优秀性。由“暴发户”paq领导的IBM的竞争对手们快速联合起来,宣布对于那些切实需要更高性能的人可以免费使用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而不再是IBM产业标准结构了。令IBM懊恼的是,几乎无人再对生产PS/2兼容机感兴趣。因而,IBM被迫从“惟有使用PS/2”的盛气凌人开始收敛,它继续生产优秀的老PC机,而PS/2则跌入万丈深渊。大部分厂商忽略新的简单的硬件架构,仍然继续为广大用户组装更便宜的PC兼容机。IBM现在不再领导市场,而是发现正在被自己创造的Silicon Beast牵着鼻子,被迫与其他乌合之众一起在不断增长的庞然大物后面苟延残喘。
同时,Silicon Beast有条不紊地进军新领域,所到之处,横扫一片。首先消灭的是CP/M计算机,它是极其脆弱之物,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份额而无法长期生存。然后,Beast开始侵吞Apple II的领地,将它从商业市场挤到家庭和教育的小市场,在这片小市场中,它也将寿终正寝。PC标准的便利本质使之可以生产更便宜的PC。凭借此优势,Silicon Beast开始侵入家用市场,在这片市场中,它慢慢赶走那些平庸的对手,如modore 64,甚至赶走一些更特殊的对手,如Amiga和Atari ST。在Beast庞然身躯前倒下的所有对手中,它们的垂死号叫几乎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
在短暂的时间内,Apple在Macintosh上的成功为公司迎来了打造自身的法宝,以及挑战Beast的机遇。但与Apple II和Apple II+一样,Apple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它停滞于Macintosh,现在,这只是一片由狂热Mac迷、打印和图形市场维持的脆弱领地。通过异样的工业设计、绚丽的色彩以及比尔·盖茨的忍让,Macintosh在狭小的温室中生存(比尔·盖茨认为Apple的继续存在有利于抵制联邦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在2002年,Apple占有硬件市场的3%~4%份额,变成世界最大的非关联(irrelevant)销售额达60亿美元的公司。
对于IBM不幸的是,Silicon Beast不分门第的贵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是在不经意间,Beast吞没了Peanut,这是IBM PC的“堂弟”(下一章将详述该事件)。前已述及,下一个轮到的就是PS/2。然后,Beast进一步切断了IBM的大型计算机的生存土壤。这个曾经是IBM商业模式核心的市场立刻变成一潭死水,接着慢慢萎缩。曾经辉煌的Silverlake也重蹈覆辙(Silverlake是IBM非常成功的AS400小型机的代号)。
贪婪的Beast在20世纪90年代将视线转移到有利可图的UNIX市场,寻求新的征服目标。相应的UNIX厂商(如SGI)发现急需提高其利润,因为它们的市场充斥高档PC,这些PC由廉价的内存和不断加快的处理器组装而成。而且,随着Beast日益变大,现在甚至强大的Sun Microsystems也看到了衰落的可能性。运行Linux的廉价PC的巨大市场,免费UNIX兼容系统开始与Sun Microsystems的UNIX版本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上进行竞争,这一切均使它日益摇摇欲坠。
在生产PC时,IBM所做出的抉择的长期后果不仅仅只影响计算机制造业。PC的产生导致软件不再依赖于专利芯片。在IBM PC标准出台之前,公司很少购买计算机本身,而是购买集成了公司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解决方案包。在这种受严格约束的环境中,IBM借助无情的市场和优秀的产品攀上了霸主地位。
但是在IBM的美好(且未意料到的)新世界中,竞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在PC存在之前,微处理器很少受到关注,而微处理器是存在于任何系统中的实际计算器。但渐渐地,人们领会到PC只是一些标准部件的集成,这些部件人人都可以组装。此时,人们才对计算机之间的真正特征区别开始感兴趣。Intel抓住这次机会,利用这一点在后续的几年间跻身为硬件标准的仲裁官,虽然该公司在业界的权威从未达到IBM曾拥有的至尊地位。
更重要的是,PC标准的创建和发布意味着,现在是软件而不是硬件成为了计算机的力量源泉。随着计算机蜕变为各种几乎相同芯片的大集成,对操作系统、数据格式、应用编程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以及Web标准的控制权将决定在市场中的霸权以及公司的利润。随着IBM从神坛的跌落,另一家公司将会取而代之,这家新崛起的公司能够更好地领悟新世界的新规则,并能运筹帷幄。“蓝色巨人”注定要衰落,“绿色巨人”必定要崛起①。
① “蓝色巨人”指IBM,“绿色巨人”指微软。
第二章:产业标准的魔力第五节
绿色巨人的崛起:Digital Research和微软
在美国2001年度100家最大个人PC软件公司评比时,Jeffrey Tarter在《Software Success》新闻特写中写道:微软占总收入的69%。在操作系统、商业应用、开发工具、因特网浏览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不同类型的服务器软件中,微软拥有垄断、主宰或重要的市场份额。21世纪之初,微软已经取代IBM,成为大部分人喜怒哀乐之所指。如今,没人会大放厥词说要购买微软。
¢; 悲壮的Ahab①
与IBM PC一样,围绕微软崛起成为高科技的霸主盛传着许多传奇故事。最主要的传奇要追溯到该公司为PC提供操作系统(OS),这是在商业历史上最绝妙的一击。据说IBM想在新PC上使用Digital Research公司的16位新操作系统CP/M…86(可参见《The 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这部电影,这是一部有趣而且表演到位的电影,它对该神话的真实性进行了批驳)。
传说中,由于一系列误解,Kildall拒绝同IBM的代表谈判。于是,IBM转向微软,打算使用它的操作系统。尽管微软没有此类产品,但是该公司欺骗IBM,让IBM同意购买一款并不存在的产品,然后转身从一家小公司Seattle puter Products购得QDOS(Quick and Dirty Operation System)。QDOS由Tim Paterson编写,用来支持一种8086模型板,这种模型板由该公司卖给软件开发商使用②。
现实的演变与上面的传说不同。情况是,在1981年,业界最大的一条鱼(为IBM PC寻求计算机语言和OS)成为微软的美食,而与Digital Research无缘。在第一次会议上,比尔·盖茨坦白地告诉IBM他们无OS可售。此时,微软大部分利润来自计算机语言的销售,尤其是BASIC。微软为有此良机向IBM销售产品而欣喜若狂,但比尔·盖茨建议,IBM的代表应该与Kildall和Digital Research公司洽谈OS,寻求使用CP/M…86。IBM依计而行,到加利福尼亚与Kildall会见。Kildall却认为初次会谈并不重要而未亲自参加,只是让他的夫人(时任公司副总裁)去主持会议。他们在签署一份保密协议时发生争论,双方各执己见,最后IBM无意再谈CP/M…86相关事宜而匆匆离开Digital Research。
IBM临时邀请比尔·盖茨与Kildall会谈,并说服他接受IBM的建议,但仍然无果。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培养的许多程序员眼中,IBM被蔑视为一个商业机构。IBM庞大、墨守成规,尽管它的计算机受各地大商业公司的推崇,但计算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