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
—
论李碧华小说中的宿命观
陷在李碧华的故事里;是很容易迷乱的;哪怕只是一瞬
间。像夏日里的蝴蝶停在一朵花上;在长长的黄昏里不由地
回想起自己的前世今生;李碧华的小说;经常以暗示、对比、
隐喻方式营造浓重的宿命论和不可知论;充满了命运的暗示
和预言;并最终让暗示得以明白清晰;预言也一一被证实。
宿命;即前世注定之命运。儒家“畏天命”;道家“委天知命”;
古希腊斯多噶派“服从命运”都是宿命论的观点。朱光潜认
为;宿命观;就是对超人力量的迷信;认为这种力量预先注
“
定了人的遭遇;人既不能控制它;也不能理解它。宿命论与
悲剧感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原始人类对恶的根源所作的最初
解释。追求幸福的自然欲望使人相信;人生来就是为了活得
幸福。当不幸事件不断发生;人的自然欲望遭受挫折;在悲
欢祸福之间又找不到合理的正义原则时;人们就会困惑不
解;说不清楚为什么在一个看来遵循道德秩序的世界里;竟
会出现这样悲惨不幸的事情。对于原始人类;显然的答案
是:人不能理解的一切都是命运注定的。”①其实;宿命观不
仅存在于原始人类;它久远的资源与普遍的浸润;结合20 世
纪以来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思潮;在文学中留下或隐或显的
印痕。
一
《秦俑》开篇这样描写一只兵马俑中的蚂蚁:
蚁;是万物中最微末的生命。
这只蚁;不知何时;开始懵懂地、在土隙中一直往前
走。它缓缓地走着。
刘 瑛
。
。
终于它栖止于微末的点上;成为尸体。
它当然不知道;穷它整整的一生;方才走至这陵墓
外缘一个小小的兵马俑阵中央。
在李碧华看来;在命运面前;人和蚁没有区别;盲目、辛
苦地奔走;穷尽一生;也走不出命运的巨大迷宫;就像叔本华
眼中的人生一样———总是在追求无法满足的欲望;因此“人
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②。具体
说来;李碧华对宿命的表现与解释有三种情形。
第一;宿命是“必然”所致。在某种意义上讲;宿命是一
种不可违抗的内在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外在情
势使然。《生死桥》的故事始于清末民初;故事的三位主人公
——
幼年的怀玉、丹丹、志高在北平的一座庙里邂逅。在满
是“大大小小的猫;黯室中眼眸森森”的一间屋子里;经历了
改朝换代、慧眼先机的老太监给三人算卦;
“一个是;生不如
死”;一个是;死不如生”
“
。童心未
“
;还有一个;是先死后生”
泯的孩子无法掂出此中的分量;只当一场玩乐;匆匆奔赴各
自的生计。宋志高的母亲是妓女;他有家难回;凭着几分小
聪明在街头巷尾混大;唐怀玉却一心想唱大戏出人头地;一
对好朋友都暗恋着丹丹。丹丹没爹没娘;跟着杂耍班子流浪
到北平;对唐怀玉心存爱慕。然而;时代已经百孔千疮;军阀
混战;日本侵华;民生凋敝。北平已是老态龙钟;
“日子过得
结结巴巴”;上海是个没自尊不拖欠的地方;在中国;再也没
“
有一处比这更加目无法纪道德沦丧了”。总之;不幸的时代
注定了不幸的人生;个人的幸福被命运的巨手轻轻捏成齑
105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cnki
粉。三人为了爱恨、名利苦苦挣扎;终于得不到圆满的结局。
正如王老公所言;三人是“将来的人;不是心里的人”;不管是
生不如死、死不如生还是先死后生;他们已永失所爱;永失快
乐;名利皆空。在李碧华的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情爱;总是
被动荡的时代挤压;被膨胀的欲望挤压;在这种特定的约束
下;任何个体的任何反抗或突破形式都将注入宿命的悲剧内
容。
第二;宿命寓于“偶然”中。“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
却又若宿命的必然。”③宿命作为一种“必然”而存在;这种
“
二
弱后人们甚至连理想也不想要了;香港陷入一场影响深远的
必然”是由一个个“偶然”组合而成并表现出来。一切事情
撞、冲突、
价值观混乱。应该说;传统的中国精神对香港的全面荫庇在
的发生都仿佛在不经意的一瞬;一切不经意的一瞬好像早已它的殖民地史开始之时便逐渐减弱;西方的观念和文化旷日
安排好;同时指向生命的最后一个终点。偶然就是以个别和
持久地渗透进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与古老的东方文化碰
特殊来表现一种共性和必然。
;小有道行却被毒鱼暗算;幸遇白
蛇搭救;从此情同姊妹。两人一时好奇吞下吕洞宾的“七情
“一时的玩乐;会贻下什么祸患”
“
《青蛇》中;小青本是西湖一条
融合。李碧华祖籍广东;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祖
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会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在六七十
年代之前一直保持着与祖国大陆的文化关系;因为大批南来
的知识分子把自己的革命观和道德观充分发挥了出来。但
是“文革”发生后;大陆国门紧锁;香港和大陆开始了咫尺天
涯的隔绝状态。再加上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商品经济的日
益发达;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风行;理想主义被削
悠游自在的蛇;专事“修炼”
父以前在乡下很有钱;有四个妻子;还有侍妾。李碧华从小
六欲丸”;却没来得及想想
素贞春情萌动;与小青幻化成人形;要
。
真正”到人间走一趟;
也就是;找一个男人;结婚、生子;朝朝暮暮;天长地久。二人
经过了一番惊天动地的爱恨;才发觉;一切私心恋慕;原来还
不及自己的生命久长。偶然的遭遇;成了情节的生发点和转
折点。透过偶然的形式;传达出必然的内容———爱情;总是
更富于牺牲精神的女性的人生第一要义;却往往是男性求
生、求名、求利的牺牲品。两性对爱情态度的不对等;注定了
爱情虚无短暂的本质。李碧华小说中的偶然因素;既是命运
无常的咏叹;更是宿命难违的叹息。
第三;宿命是一种“循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世
道、人事轮回的观念相当深固。历史的发展;在每个时期都
有许多相似点;这些相似点与某些生命个体相结合的时候;
具体的个体就会背上宿命的重负。白素贞的一片深情终为
许仙所负;千年囚笼岁月并未使她彻悟;自雷峰塔下重获自
由之后;低语;传情;雷殛电闪般的恋爱;她又搭上这个男
“
人”《青蛇》) 。蒙天放和冬儿的两世恋情;均逃不过冬儿以
(
死殉情的结局。半个世纪后;蒙天放再遇冬儿转世;
“他很趔
趄
—
—不想她再为他死一次;但;又忍不住。。”《秦俑》
() 这
种结而未结的写法意味深长;莫名的希望之外是更深的绝望
———卑微人生的重复显然是更大的悲剧。
在《潘金莲之前世今生》中;潘金莲被武松杀死;投胎转
世到解放初期的大陆;成了单玉莲。“文化大革命”中;正值
妙龄的单玉莲被舞蹈学院的章院长(张大户) 强奸;从芭蕾舞
演员沦为鞋厂工人;暗恋武龙(武松);被包括武龙在内的革
命群众批斗;下放偏远乡村;嫁给港客武汝大(武大郎);婚姻
生活物质丰盛精神空虚;在香港再遇武龙;被武龙三番四次
地拒绝;与浪荡子Simon(西门庆) 纵欲狂欢;最后逃脱了被武
龙仇杀的结局;但依然没有逃过“千古第一淫妇”的骂名;依
然没有得到心爱的男人。小说中穿插了《金瓶梅》的若干段
落;前世今生互相对照。情节转折之处;单玉莲总能恍惚感
应到冥冥中的指引;一步一步重蹈前生的覆辙。李碧华借为
潘金莲翻案;表现了男权社会中的女人丧失本真自我;被正
统历史肆意歪曲的宿命。
生活在那种楼顶很高;有着木楼梯的旧式楼宇之中;听闻过
很多旧日的人事斗争。定居香港后;李碧华从事过多种职
业;做记者、专栏作家、编剧;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种
种经历为李碧华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传统中国文化与
现代西方文化都在她的作品中留下痕迹。体现在她的宿命
观中;既有中国传统的天命、轮回观念和佛、道宗教思想;也
有基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李碧华偏爱时光倒流中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大多发生
在乱世或末世;比如暴虐短命的秦代;血腥政变的唐代;战乱
频仍的20 世纪三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