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欺骗是恶行吗
能言善辩是一种才能;善用反诘,后发制人,更是辩论的一种艺术。说话论大师、哲学家苏格拉底就以善用反诘而著称。他在辩论中,常常喜欢诱发对手说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然后不断地揭露对手所持观点的矛盾,迫使对方否定自己原来已经肯定过的东西,使之败北。
下面是苏格拉底和欧提德谟斯讨论善恶问题的一段对话:欧: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你先说盗窃和欺骗是善行还是恶行。
欧:是恶行。
苏:难道欺骗敌人也是罪行吗?
欧:欺骗敌人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
苏:照你说,对朋友盗窃是恶行,但如果你的朋友打算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欧:是善行。
苏:你说欺骗朋友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将领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来到。”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军,你说这种欺骗是恶行吗?欧:……
妙用反诘法,后发制人,可以避免那种面红耳赤无休止的争辩,既以理服人又出奇制胜。
难与易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人们举行宴会为他庆祝。有个贵族认为他发现新大陆没有什么了不起,那是谁都能办到的事,哥伦布没有争论,而是随手从盘里拿出一个鸡蛋说:
“诸位,谁能把这个鸡蛋竖立在桌子上?”
贵族们一个个把鸡蛋放在桌上摆弄,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成功。最后终于有人说话了:“要把鸡蛋直立在光溜溜的桌子上,是绝对办不到的事!”哥伦布拿过鸡蛋,把它的一端轻轻磕破一点儿,一下子稳稳当当地立在了桌子上。这时宴会上有人喝彩,而刚才失败了的贵族却气急败坏地说:“你把鸡蛋磕破了,这怎么能算呢?”
哥伦市说道:“我事先并没有说不能磕破呀,磕破了也还是这只鸡蛋嘛!”有个人做出对哥伦布鄙视的样子说:“要是这样,那也太容易了。”哥伦布微微一笑说:“是的,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非常容易,只不过要在别人做过之后。”
贵族们面面相觑,再也说不出话来。从此,这句话成了名言,成了对某些人诋毁别人创造性工作的绝妙讽刺。
马是谁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是担任美国大陆军总司令,指挥军队打败英国殖民者,使美国获得独立的开国元勋。华盛顿小时候聪明过人,善于说话及排解难题。
一次一个小偷偷了村里的一匹马,华盛顿帮忙寻找,结果在集市上发现小偷正要卖掉这匹马。失主上前抓住小偷,要把马牵走,可是小偷反说他要抢劫,说这匹马自己喂养了多年。旁人不明白真相,都冷眼旁观。这时,华盛顿抢上前用两手分别捂住马的双眼,问小偷说:“你说这马是你的,请问这匹马哪只眼睛有毛病?”小偷愣了一下,很快镇静下来,说:“左眼。”华盛顿把马的左眼放开,左眼好好的,一点儿毛病也没有。小偷又忙改口说:“我记错了,是右眼。”华盛顿又把捂着右眼的手放下,右眼也好好的,闪闪发亮。
华盛顿一句巧妙的问话,使小偷露出了马脚,大家上前抓住小偷,把他交给了警察。
删改宣言
富兰克林是美国建国元老、大发明家。杰弗逊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也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
杰弗逊文才过人,年轻气盛、平素最不喜欢别人对他的文字评头论足。他起草完《独立宣言》后,就径直交付委员会审议,自己则在外坐等。过了很久,没有回音,他有点儿坐不住了。老成持重的富兰克林拍拍杰弗逊的肩膀,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位朋友在帽店当学徒,3年期满后决定自己办个帽店,他设计了一个招牌,上写:“约翰·汤普森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式礼帽”,还画了一顶帽子在下面。然后洋洋自得地将草样炫耀于人。一个朋友说,“帽店”与后边词义重复,当删。第二个朋友说,顾客关心的是帽子的式样和质量,并不管谁制作的,第三个朋友说:“现金”二字多余,因本地商店并无赊帐的习惯。
这一来,招牌上就只剩下“约翰·汤普森出售各式礼帽”了。但另一位朋友并不满意:“出售?难道还指望你白送不成?划掉!”他略一思索,干脆连“各式礼帽”也划掉,因为下面明明画着一顶帽子。帽店开张了,招牌挂出,上面只有“约翰·汤普森”,下面一顶样式新颖的礼帽。大家盛赞招牌新鲜、有特点,生意十分兴隆。杰弗逊听完故事,明白了富兰克林的意思,他虚心接受了委员会的意见,对《宣言》做了删繁就简的手术,显得更加简洁、凝炼、明确和有力,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史上一个伟大不朽的纲领性文件。
保密
罗斯福当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有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这可使罗斯福犯了难,不过他很快有了主意。
罗斯福先故作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然后才压低声音问道:“对这件事您能绝对保守秘密吗?”
“当然能!”朋友把胸脯一拍,毫不含糊地说。
罗斯福微微一笑,紧接着说:“那么,我也能。”
那位朋友明白了罗斯福的意思,二人相对哈哈大笑。
罗斯福用这种巧妙的语言方式,既保守了国家的军事机密,又没有伤到朋友的面子。
带武器露宿
在美国一次国会议员竞选中,约翰·爱伦遇上了强劲的竞争对手陶克将军。
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陶克将军在这场战争中功勋卓著,而且已任过两届国会议员。面对这样一位有影响、有功劳、有资格的对手,约翰·爱伦简直可以说必败无疑了,但是他并没有丧失信心,静静等待着命运赐予他的良机。
陶克将军的演说开始了,他抓住战争刚刚胜利,人们还崇拜战争中英雄的心理,一开口就气势不凡。陶克将军说:
“诸位同胞们,记得就在数年前的那天晚上,我曾带兵在茶座山与敌人激战,经过激烈的血战后,我在山上的树丛里睡了一个晚上。如果大家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请在选举中,支持那吃尽苦头、风餐露宿而屡建战功的人。”
陶克将军的演说,获得了原想的成功,选民们对这位功臣报以热烈的掌声。
轮到约翰·爱伦演说了,他已在刚才将军的演说中,找到了自己略占优势的地方,他胸有成竹,平静中略带一种激动地开了口:“同胞们,陶克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在那次战争中立了奇功。我当时是他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替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这还不算,当他在树丛中安睡时,我还携带了武器,站在荒野上,饱尝了寒风冷露的滋味儿,来保护他。”
应该说,爱伦是极其聪明的。论功绩,他当然比不上将军。如果他罗列自己哪次战争中歼灭几名敌人,曾经几次负伤,那都不能压倒将军。他巧妙地避开将军以功绩所构成论辩的前锋话题,却截住对方的“后路”,只就战后在山上露宿这一点来讲。将军虽然辛苦,毕竟还可以在树丛中安睡;而战士,则还要站岗来保卫他。对于这一个晚上来说,爱伦的辛劳和功绩,就要大于将军了。他正是机警地抓住了这小小的一点,爱伦获得了选民的信任和同情。他的获胜当选,可以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断言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从此,进化论就传播开来。英国教会感到这种科学知识对宗教的教义是极大的威胁,便于1860年6月在牛津召开会议,企图一举驳倒进化论。当时站在保卫达尔文学说最前列的是30岁的年轻教授赫胥黎。会议快结束时,大主教威尔勃福斯赤膊上阵,作了长篇演说,其实他对达尔文的学说还茫然无知,完全是胡乱指责,说到后来,他竟然撇开了科学的论据,展开了浅薄的人身攻击。他说:“赫胥黎教授就坐在我的旁边,他是想等我一坐下就把我撕成碎片,因为照他的信仰,人是由猴子变来的嘛!不过,我倒要问问:他这个猴子子孙的资格,到底是从他的祖母那里继承来的呢,还是从他的祖父那里继承来的?”
听罢大主教的演说,赫胥黎紧接着站了起来。他冷静、坚定、严峻地宣称:达尔文学说是对自然史现象的科学解释,达尔文的书中有着大量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事实,没有别的学说比达尔文的解释更合理的了。最后,为了科学的尊严,他对威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