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神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洲最荒凉的北洲也是书院处处、书声朗朗,一个有三万余口、七百孩童的仙树庄居然不开设乡学,若被人告上一状,本县知县岂不要落个‘误人子弟、蔑视儒学’的臭名声?

有志科举的书生绝不肯做一群小孩的启蒙老师,果得城儒生虽多,但也不屑为乡学私塾孩童之师,他们更没一个名望能比得上李何这个老儒,杨南有海外游学归来的名头,加上李何的力荐、金银打点,这仙树庄的乡学书院一事便落了下来。

杨南想通其中关节,便慨然允诺道:“前辈既是青眼相看,晚辈也不推辞,如此,这仙树庄乡学便称为‘树人书院’便罢,从明日起,便开始招收幼童入学,凡八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皆可入院受教,晚辈虽才疏学浅,却也会尽力而为。”

李何点头笑道:“好个树人书院,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贤侄这书院之名虽看似平凡无奇,但寓意深远,如此,老夫明日便命人送来桌椅器具、笔墨纸砚,以备贤侄所需。”

开一个乡学,只不过是做一个启蒙老师罢了,一个仙树庄的乡学倒也不必多么隆重,杨南大笔一挥,在一块匾额上龙飞凤舞写下‘树人书院’四个镏金大字后,命五鬼将之悬挂在正宅门口之中,书院便算正式对外开放了。

仙树庄其实可称做仙树村,仙树村长早就得了李何吩咐,在村中张贴告示,晓谕百姓书院开设之事,家家户户忙着制茶之事,正为家中无人管束的顽劣孩童犯愁,此时听说李何请来了一个海外游学归来的先生授课,当即迫不急待的将自己家幼童尽数送了过来。

置书堂、备桌椅、悬画像,焚香祭告祖师,这树人书院便正式创立了。

三日之后。

杨南带着赖哈、五鬼略微将集在自家书院中的幼童点了一遍,足足有七百三十一人,这七百多个身着小小儒衣的小儿聚在宽阔的杨宅之中,倒也不显拥挤。

每一个孩童天性贪玩,李何这私宅他们早就想进来看一看,如今真的进了杨府之内,一个个睁着乌溜溜的小眼睛四处打量不已,庄中闲杂人等、孩童父母亦有不少前来一同旁观,有诸多大人在场,顽劣小儿倒也不敢胡来。

杨南望着前院中七百多个学生,心中微微生起一种梦境般的感触,曾几何时,前世他也曾为乡下小学代过课,乡间孩童对先生的敬畏,远胜城中,就好比农人对有学问人的恭敬远胜富庶士绅。

这些小孩天真淳朴、个个机灵,倒像是一块块未曾雕琢的璞玉浑金!

每一个小儿,入学皆带笔墨纸砚、送上花红表里,七百多户农家送来的表里几达千两之多!

树人书院开张第一日便收得纹银千两,不过与其它书院比起来,远远逊色得多,九洲重文,文风盛衰,关乎着当地官府的政绩,东洲虽然比不得南洲、中洲那等文治大洲传承,但也出了不少历家儒学名家,若能识字断句、讲解礼义,俨然便是高人一等。

杨南早就将大厅桌椅备得齐整,厅中墙上悬挂着历代儒门圣贤的画像,只是有一幅画像立于正厅之中,将上古诸贤挤到了一旁,那地位超然的画中之人不是旁人,而是杨南自己……

道家定鼎天下之后,杨南遂成道家祖师、太上仙皇、儒门贤达,连大煌王朝都是杨家的,身为太祖仙皇的杨南地位自然远超儒门圣贤。

不仅刚开张的树人书院是如此摆设,九洲天下任何一座书院同样是如此摆设,太祖仙皇道像居中,其余历代儒门先贤敬陪一旁,这样一来,杨南倒要向自己的画像行礼,思来想去,心中也是略感好笑不己。

杨南领着自己新收的七百弟子焚香顶礼,向诸圣画像三躬之后,方才端坐于大厅上首之中,接受门下弟子的拜师之礼。

儒门收徒,讲的便是礼数,师徒相见,躬身一拜即可,倒也不用三跪九叩,七百多个孩童早就受过家人教训,此刻也大人模样的一齐向杨南躬身叫道:“弟子拜见先生!”

杨南淡淡一笑,道:“坐下吧,仙树庄乡学开设,秉承圣人教化,我初为人师,收得七百门徒,日后尔等尚要潜心学问,否则,他日就不许说是我的徒弟!”

七百小学生见上首的黑面先生说这番话时十分严厉,手中那戒尺更是厚达一寸有余,少不经事的他们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惧意,一齐拱手道:“弟子谨遵师命!”

如果他们知道,教授自己启蒙的不是寻常儒生,而是本朝至高无上的太祖仙皇本人,不知会有如何感想……

杨南不收则罢,收了这七百门徒,却也不能随便乱教,这七百儒生只要有几个能成气候,也不枉他入凡化仙一番。

启蒙之学,并不复杂,无非就是认字、读诗、讲故事。

杨南胸中所藏的故事多如牛毛,幼时在祖父严厉督促下将九洲典籍悉数阅尽,此时用来教授一班孩童,实是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

“此字念人,人者,立也,立者,倚也,也就是说,做人要行得正、立得直,还要与他人相处得好,相互依托,不然这个人字站立不住,也无法做人。”

开课之初,杨南取笔在厅中白壁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开始讲起了做人的基本要求、人字衍化的种种关系。

启蒙之学,并无成法,或教千字文,或教三字经,或只是教习字认字也罢,杨南却别具匠心,以字论事,讲今谈古。

他将一个字的来源、关系、内涵说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一个字都有一个个小故事,在他口中说得娓娓动听、绵绵不绝,到得后来,原来喧哗的七百孩童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间屏气凝神,听着一个个故事,再也不觉得上学是一件烦闷难耐的事情。

人、天、地、法、心,第一堂课虽只教了五个字,但却足足讲了五个故事,杨南清朗的声音,动听的故事,不仅令七百多个小儿听得悠然神往,更令旁观的众多农人、闲人听得连连点头,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字中蕴藏的意境、内涵竟是如此深远,更没想到,这个黑面书生胸中的才学是如此的广博!

早间开课,午间休息,七百多个小儿第一堂课什么事也没做,就是听了一上午的故事,杨南讲故事可谓天下一等,下学之后,每个小儿领了一张写着天、地、人、法、心五个大字的白纸回家去,下午上课前写完再交上来便可。

“弟子恭送先生。”

杨南先一步离开学堂,七百多个小弟子便依礼在厅中躬身相送。

今天先生说过,做人要有规矩,小儿有小儿的规矩,大人有大人的规矩,进是一种规矩,退也是一种规矩。

人有规矩,是为人,人无规矩,是为野兽,知书识礼,规矩方圆,才是做人的根本。

于是,七百小儿再不像往日那般一轰而散,而是齐齐躬身送别杨南离去之后,方才收拾书具,各自归家。

第一堂课讲的故事,在这个小小农庄瞬间传遍,归家的大人们忽然发现,往日不通世事、顽劣异常的孩童似乎也长大了一些,竟也懂得一些大人才懂的浅显道理,更是乖乖的坐下取出笔墨开始练字,这破天荒的景象令每一个孩童父母无不暗暗惊异,于是,这黑面先生的才学一时间便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第五十七章节  果得庙主!

…………………………………………………………………………………………………………………………………………

“一幅纤洁罗,万般莹白丝,素手攀龙凤,凌烟画图中。”

杨南回到百花齐放的后院之中,却见妙源正在与丫环们采纱织布、制作春衣,大小丫环们围绕妙源,正在教她如何穿针走线、如何描龙绘凤,那一方方洁白的丝帛迎风在庭院中绽开,彩色的丝线在风中徐徐飘动,几个教的专心,一个学得用心,满院之中俱是女子嘤嘤细语之声,好似群鸟微啼、好不热闹。

妙源见杨南施施然归来,挥退众丫环迎了上来,随手捧上香茗一杯,笑道:“郎君初次开课,所讲故事可谓传神动听,就连妾身也听得津津有味,看来这先生一职,实在称职之极。”

来到仙树庄后,妙源再无往日那般凛然不可侵犯的神色,她摇身一变,从一个堂堂仙子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杨家娘子,这杨府夫人不仅温柔贤惠、落落大方,而且令府中丫环暗暗奇怪的是,自家的夫人不懂针线女红、洗衣作饭倒还罢了,一个堂堂杨夫人竟对操持家务、诸般规矩也是一窍不通!

九洲女子从幼时开始便学针线、试烹煮,成人之际嫁人也好令夫家满意,所谓妇德有四,德容言工,若不是众丫环知道妙源是从海外归来、风俗与九洲大不相同的话,只怕也难以接受世间居然有这样什么事都不懂的女人……

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