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景帝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组织起人开挖的时候,里面已经乱做一团了。这个矿洞里面有百来个犯人在开采。听到炸裂声,当时就有人想冲出去,不过已经是反应慢了,冲前面的那几个人被活活压死在乱石里面,后面的人退得快才捡回了一条小命。片刻之间,长达五百米左右的通道就被掉下来的石块堵了个严严实实。 


  卫衍当时在矿洞深处,只听到了声响,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他听到众人喧哗的声音上来的时候,进来的路已经被堵死了。 

  旁边的人有的歇斯底里团团乱转,有的瘫倒在地绝望到无法动弹,有的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讨论要怎么办,有的疯狂的要去搬那些乱石,还有些想去里面寻条出路。一旦遇到生死攸关的危险,每个人的表现都各各不同。 


  〃大家不要乱,先商量个办法出来,再一起动手,人多力量大,这种时候分散开来怕是更没有活路。〃卫衍从来没有被困在地底的经历,实际上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他此时的话含了内力喊出去,很快让乱成一团的众人安静了下来。 


  〃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茫然了一阵后将目光落在了场中的长者身上。显然,这种不知所措的时候,年长者的经验比较重要。 

  〃从塌的地方开始挖。〃 

  〃这样挖可能会继续塌,换个地方挖。〃 

  〃地下也许会有出路。〃 

  〃如果外面没人挖,光靠我们要挖到什么时候?〃 

  。。。。。。 

  可惜就算是年长者意见也没法统一,再加上各个支持者,场面顿时又乱成一团。不得已,卫衍只能又一次做了维持次序的人。 

  最后,总算商量好,派几个人去地下找路,还有几个人去弄水,其余的人分成几班开挖,不挖的尽量休息节省体力。挖的通道不需要太大,能够过人就可以,已经塌下来起支撑作用的石块都不能动,尽量从旁边钻孔打通。 


  里面挖挖塌塌,进展缓慢,勉强挖出了一歪歪扭扭的地道。外面又何尝不是边挖边塌,唯一的优势就是外面加固的材料比较多,挖的速度要比里面快。 

  饶是这样,被关在里面的人再一次看到阳光也是三天后了。 

  当最后一块石块被拿走,两头的犯人看到彼此的手时都欢呼了起来。这三天,无论是里面的人还是外面的人日子都不好过。里面的人因深埋地底而恐惧,外面的人则因为那个凶神恶煞的监工而恐惧。 


  赵石整整三天都没合眼,就算是吃饭也是在矿场吃的,里面的人一个个出来,一直没看到他在等的人,他的心就不停往下沉,以至于到最后看到卫衍扶着个人出来的时候他竟然连话也说不出来。 


  看到赵石的时候卫衍也万分惊讶,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原来,这一路上,他一直是在被照顾着的。被家人照顾着,被赵石照顾着,也被皇帝照顾着。 

  〃属下失职,让侯爷受惊了,请侯爷责罚。〃好半晌,赵石终于能够开口,直直跪了下去。 

  外面的众人更惊恐了,惊恐的对象除了赵石外还多了个卫衍。能让青面獠牙的恶煞下跪请罪,这位怕是更恶吧。 

  卫衍没有说话,只是走上前去紧紧拥抱了他。劫后余生,如果那人在眼前的话,他也很想紧紧抱住他。 

  〃关于此事属下会给侯爷一个交代的。〃赵石那时候郑重起誓,不过到最后他给卫衍的交代却是这是一场意外。当然,这世上多意外,所以后来矿场中有人意外而亡也就不奇怪了。 


  从那时候开始,赵石就明目张胆的跟在了卫衍的身边。小小的手工作坊中,经常可以看到袁师傅的两个徒弟面对面雕刻的诡异情景。 

  第二年新年的时候,皇帝大赦天下,很多人被减了刑罚,卫衍也在其中。到了那年夏末,皇帝嫡长子降生,再次大赦天下,旨意到达幽州后,卫衍开始了第二次长途跋涉。 


  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江南,同行的还有袁师傅。 

  第七十四章 

  天启九年、十年、十一年,皇室在九年夏末嫡长子景琪出生后,相继又有几位皇子公主降生。计有皇三子景瑛,乃周贵妃所出;皇四子景琨,乃郑婕妤所出;皇五子景玳,乃华德妃所出。另有三位公主分别是庄贤妃周贵妃安修容所出。 


  每逢皇室弄璋弄瓦之喜,自然需要普天同庆,与民共乐。于是在这三年里,景帝因皇嗣之喜共大赦天下八次。不知情的人因皇帝的宽厚仁慈而感激涕零,以为是明君仁君降临;知情者虽然明白景帝如此频繁大赦天下的原因,但是彼时卫家早已被驱逐出了权力中枢,就算那人能回来也于事无补,而且随着皇子们的先后诞生,宫中的局势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早就无暇顾忌那个远在天边的人。 


  当年太后求皇嗣,皇后也求皇嗣,太后对卫家一门三侯荣宠备至甚感不安,皇后对卫衍蒙受圣宠多年不衰也是非常不安,两者利益一致,彼此利用,便联手摆了皇帝一道。皇帝措手不及之下,为了维护卫衍保住卫家,一退再退,将他们提出的种种条件全部答应下来,而且后来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他并不打算食言。 


  很快,皇后如愿以偿地有了身孕,但是打击也随之而来。在皇后有孕前,皇帝独宠中宫,冷落后宫,但是皇后被诊出有孕的喜悦还未消散,皇帝就开始流连后宫,沉湎美色,后妃们相继被诊出有孕。 


  当年淑妃虽得皇帝宠爱,毕竟娘家式微,在宫中并没有多少势力,可以随便让皇后拿捏,而如今有孕的这几位妃子,每一个都背景深厚,娘家根深叶茂,表面上对皇后个个是谦恭有礼,实际上可一点都不好招惹。 


  而且太后求皇嗣,求的可不是皇后一人的皇嗣,有了多年前的皇长子事件以及后来的某些意外,自然对皇后在这方面的成见已深,那些妃子一旦被诊出有孕,居所饮食各方面的防范就变得异常严密。 


  〃娘娘不需要过分担忧,只要娘娘生下皇子,地位自然稳固。〃身边的嬷嬷见皇后不仅害喜而且忧心忡忡导致胃口始终不好,便极力开解她。母亲孕中思虑过甚,对未出生的孩子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我怎能不担忧?〃在这深宫之中,没有分出胜负之前,谁敢有丝毫松懈。这些年,那些女人为了她身下的位子暗地里下的绊子又何尝少过。而以后,除了争夺她身下的后位,还要争夺储位,争夺皇帝身下的那把龙椅,各种明争暗斗只会更加如火如荼。 


  无论皇后心里是多么的不甘愿,在肚里的孩子出生前她的确消停了一会儿,原因倒不是她突然想通了而是因为一个意外。这世上多意外,宫中的意外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背后的原因谁也说不清楚。这一点皇后比任何人都明白,只是没有想到有一天意外会突如其来的落到她的头上。还好她肚里的孩子命大,在太医的努力救治下,并没有因母亲意外滑了一跤而不中用。 


  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于这个成形还没多久的孩子来说,却不知道该说是福还是祸。 

  太后知道此事后,赐药之余还派人来暗中传了一句话,大意是让皇后消停点,好歹为她肚里的孩子积点德。不过,真正让皇后消停下来的却是皇帝暗中对内侍说的那三个字。 


  皇帝自从皇后有孕后就开始冷落她,就算按例来她宫中也因她有孕在身坐坐即走,先前那般的宠爱就像从来不曾发生过。但是真要说皇帝在什么地方亏待她却也挑不出错来,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按例,都是宫规,冷落她也是为了她肚中的孩子着想。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若皇帝有心,就算不再宠幸她也绝对不会让她生出被冷落的感觉。说到底,还是因为皇帝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她的身上。 


  这里面的原因,皇后当然是心知肚明,无论是多年前还是早些时候的事情,早就让皇后想明白,他们之间永远都不可能再有什么郞情妾意举案齐眉,连相敬如宾也是奢望,不过是一个各得所需。只要皇帝肯让步,能让她生下嫡子,后位稳固,她根本就不介意从此以后和皇帝两人犹如这世上最好的戏子,专注的演好每一场帝后伉俪情深的大戏。 


  只是她没有想到,皇帝那日在听到汇报说她意外摔跤最终无碍后,竟然会对身边的内侍说〃真可惜〃。 

  听说皇帝对身边人说了那三个字的时候,她的心头掠过一阵寒意,止不住打了个冷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