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什金的“托里”雷达;另一种是季霍米罗夫的“伊祖姆鲁德”雷达。“托
里”雷达是单天线雷达,它没有自动跟踪装置。经过反复试验,米高扬放弃
了“托里”而采用了“伊祖姆鲁德”,这种雷达是双天线雷达,它有先进的
自动跟踪装置,他决定把雷达的两支天线都装在进气口内,以便使雷达充分
发挥作用,同时,他又在设想研制只用一支天线就能进行自动跟踪的雷达。
为了研制全天候歼击机,米高扬和拉沃奇金进行了合作,他们共同分担
了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他们在设法缩小雷达的体积,减轻雷达的
重量的同时,又设法改装飞机的前端,使它的前端留有更多的空间以安装雷
达。
拉沃奇金设计成功拉—200,他将发动机的进气口设计在机身外部。这
样,雷达便能安装在机身内部了。与此同时,设计师雅科夫列夫又研制出雅
克—25。设计师们为了提高设计速度,决定对拉—200和雅克—25同时分别
试验。这就大大地加快了全天候飞机的研制进程。
米高扬也加紧研制伊—320,这种全天候歼击机和拉—200的原理图十分
相近,米高扬在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机载雷达的作用,因为雷达为发展
导弹这种新式武器提供了前提条件,由于雅克-25的成功,伊—320最后未
被投入批量生产。
米高扬不是一个保守的人。在米格—15取得成功的同时,他就开始着手
对米格—15的改进工作,在研究设计伊—320的同时,这项工作也在同时进
行,他将米格—15改进为更先进的机型,这就是米格—17的原型机。
这种飞机比米格—15的性能更好:它的发动机有加力燃烧室,这使发动
机的功率增大了;它后掠机翼的翼角被加大了,因而提高了飞行速度。所有
这些,为研制接近或者超过音速的高速战斗机创造了条件。
研制接近或者超过音速的高速飞机,是阿尔乔姆·米高扬心中的酝酿已
久的愿望。他深知这项工作的危险性和艰苦性,但他却接受了挑战,坚定地
迈出第一步。
在国内,首次达到音速的是拉—176型飞机。但这种飞机是在飞机俯冲
时利用发动机的推力加速飞行时达到的。米高扬深知这样做的危险性,因此
他不打算这样做,他采用了加力装置来加大发动机的功率,改变机翼的结构
以改变空气动力的状况,终于使米格—17这种新型飞机在水平飞行时速度达
到了音速,对于阿尔乔姆·米高扬来说,对于国家航空事业来说,这不能不
说是一次胜利。
… Page 18…
米格—17的飞行速度接近了音速,米高扬毅然向下一个目标发起了冲
击:超越音速。
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速度,同时又不影响飞机的其它性能,米高扬设
计局的设计师们研制出了“米”式飞机,同米格—17相比,它的机翼更加贴
紧机身,后掠机翼的掠角增至55°,“米”式飞机试飞了几次,但都未获成
功。
米高扬和其他设计师一起分析了设计方案,决定另行研制一种更加完善
的飞机,即CM—2型飞机,他们周密地研究了飞机在低音速、近音速和超音
速三种不同速度飞行时的不同状态,对新式飞机作了根本性改进,其中包括
使用了AM—9型大功率发动机。
超音速飞行出现了一系列低音速飞行所没有的问题,在超音速飞行时,
飞机上升降舵的性能会突然降低,尾翼发生变形,安定面失去作用,这样,
飞行员的操纵功能大大下降,甚至失去操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们
重新设计了尾翼的结构,并制造了实验机进行试验。
接着,米高扬又对CM—2进行改进,研制成功CM—9型飞机,这就是米
格—19型超音速飞机。1954年1月,CM—9型飞机试飞成功,设计师们对它
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后,于1955年8月交给部队试飞。
当全部准备工作就绪后,试飞员瓦辛创造了每小时1800公里的超音速纪
录,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操纵舵非常灵活,但当它低速飞行时,它的操纵
性能却很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米高扬在机翼的副翼上加装了一块阻流板,
加强了副翼的作用。同时,为了保证飞行员在飞机高速运行时能够正常工作,
他们又研究制出液压助力器,降低了驾驶难度。
为充分保证飞行员的人身安全,他们又设计了双层保护结构,飞机在结
构上采用密封舱结构,飞行员同时穿戴着密封的高空补偿飞行服,有了双重
结构的保护,飞行员就可以放心地在高空进行高速飞行和战斗了,双层保护
结构是飞机设计师们的创造性发明。
米格—19型飞机的速度超过了音速,冲破了音障,它是阿尔乔姆·米高
扬及其他设计人员们的又一杰作,它的研制成功,是世界航空事业的又一个
里程碑,为世界航空史翻开了新的一项。
米格—19被大量地用来装备空军,它和雅克式飞机一起,担负了同敌人
的空中侦察机作斗争的任务,为了有效地对付突如其来的空袭,提高飞机的
实战水平,阿尔乔姆和其他设计师一起,研制成功了移动式起降装置。这样,
战斗机可以通过移动的起降装置,在没有专用机场的情况下进行起飞和降
落,无机场降落大大地提高了战斗机的作战性能,开创了航空事业的新局面。
阿尔乔姆·米高扬在飞机设计事业上继续发挥他的超人才能,在他的进
一步努力下,“E”族实验飞机相继面世,此后,他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
功地研制出米格—21新式飞机。这种飞机的机翼不再是后掠式,它的机翼首
先使用三角机翼。它的发动机动力较米格—19更大,武器也更加先进,米格
—21型飞机装配了自导导弹,这种导弹能够根据雷达的信号自动瞄准目标,
从而使飞机的攻击性大大加强,三角形的机翼提高了飞行速度,延长了航程,
米格—21新式飞机为米高扬设计局在世界飞机制造业中赢得了信誉和赞
誉。
不久,E—166型飞机和E—266飞机又相继飞上了天空。
… Page 19…
七、家庭与事业
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出身于贫苦家庭,他早年受到的教育很
不正规,很不系统,但他却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使他成为飞机制造业中的巨
人。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依靠他自己的忘我追求外,家庭的影响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
米高扬的父亲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他富有正义感,勇于向生活挑战,
具有乡下人所特有的不屈服精神;米高扬的母亲则是一个心地善良,待人和
蔼的人,她生活在乡村中,但目光却很长远。正是这一点,使阿尔乔姆在少
年时代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所有这些,为米高扬走上飞机设计道路并取得
成功奠定了基础,父亲的影响使米高扬养成了不屈不挠的品格,母亲却使他
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水平。
少年时代的阿尔乔姆深深地受着家庭的熏陶,成年后的他同样深受家庭
的影响。
阿尔乔姆同卓娅·伊万诺夫娜·利西钦娜是在卓娅20岁的生日认识的,
卓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彼此喜欢上了对方。他们一
起跳舞、聊天,玩得非常开心。
此后,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阿尔乔姆经常跟卓娅谈论各种各样的飞机,
谈国家的航空工业。这些,引起了在塔斯社工作的卓娅的极大兴致,共同的
志趣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1936年,他们举行了婚礼。
婚后,阿尔乔姆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他的工作——飞机设计事业中去。
同时,他也力所能及地照顾家庭,帮卓娅干家务活,两人生活得非常美满、
和谐。
大女儿出生时,阿尔乔姆·米高扬正忙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他给妻子送
去了菊花。3年后,当第二个女儿出生时,他给妻子带去了一大把牡丹,像
在大女儿出生时一样,他还附上了一张条子:“生儿子时,我将送你一束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