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堂在做银两与制钱换兑的投机生意中跌了跟头,欠了别人的债,只好转让出钱铺
带着儿子跑到了太原。阎锡山经五台同乡介绍,到繁华的柳巷裕盛客栈里当伙计,
混口饭吃。
时值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开办各种新式学堂就是其中
一项。在山西,1902年(清光绪28年)首先成立了山西大学堂和农林、法政、武备
等学堂。因而,投考新式学堂就成了一些人做官为宦的阶梯。阎锡山对于在客店里
当小伙计是不甘心的,因此,当山西武备学堂的招生简章公布后,他便鼓起勇气报
名应考。初试时,做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论》的论文;口试时,他态度谦恭,应
答灵便,深得考官们的赏识,遂被录取。1904年7月,阎锡山被选送到日本学习军事,
先人振武学校,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07年正式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
习,正巧那时冈村宁次从日步兵第49联队调到该校担任清国留学生队区队长,所以
他俩也算有一段师生关系。1909年,阎毕业回国历任军事学堂教官、监督和新军标
统(相同于团长)等职,辛亥革命爆发后,发动太原起义,一跃成为山西大都督,
此时年仅28岁。从1911年起,直到1949年他66岁时逃离大陆止,他执掌山西大权长
达38年之久。
抗战全面爆发后,阎锡山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第2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晋绥所有部
队。下辖第6、第7两个集团军,蒋系汤恩伯的第13集团军一度归他领导,朱德为总
司令的第18集团军名义上也一直在他的麾下。他参加抗战,但态度始终不坚决。他
的战区内,日军、蒋嫡系部队和八路军并存,他要部下“学会在三个鸡蛋上跳舞,
哪个也不能踩破”。所谓“存在哲学”是他的思想基础。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后,
他先逃到临汾,转年2月日军进攻临汾,将他赶到黄河边晋陕交界的吉县。从此他在
那里安营扎寨,选择一偏僻山沟开凿了大量窑洞,取名“克难坡”,把山西省的党
政军各大机关悉数安置在这里。
因为阎青年时期在日本呆过五六年,对日本人有好感,所以几任华北日军首脑
均认为他是亲日的,一直希望拉住他对付蒋系势力,特别是在华北的中共势力。19
40年春,多田骏秘密曾派人往吉县克难坡见阎,提出日、阎双方消除敌对行为,互
相提携剿除在山西的八路军、决死队,日军则完全交还阎本人及各军政要员在太原
的财产。阎提出要日方先给他装备30个团,所有兵员、武器、粮食、经费均由日方
负责。因为山西全境富庶之地悉被日军占领,分散部署的晋绥军部队给养困难,单
单集中在克难坡的数万机关、学校及直属部队的吃饭问题,阎都无着筹措。但是,
多田骏不见兔子不撒鹰,双方的密谈没有具体结果。
1941年7月,冈村来华北方面军上任,他认为只要阎锡山能真心投降,要甚给甚,
不必斤斤计较条件。他派特使田边盛武赴汾阳,与阎的特别代表赵承绶会谈,双方
于8月11日达成协议,内容主要是:(1)阎、日取消敌对行为,共同防共;(2)日
方先给阎装备50个团,拨发步枪5万支,机枪5000挺,重机枪500挺;(3)阎第一步
进驻隰县或孝义,将小船窝渡口(吉县属)让给日方,阎通电脱离重庆政府。日方
将晋中10县交给阎方接管;(4)第二步阎进驻太谷,日方将山西政权全部交阎,再
给阎装备50个团;(5)第三步阎进驻北平,日方将华北政权交阎,组织“华北国”。
这个赌注下得不小,对阎颇有吸引力。但阎与日方达成协议的根本目的是“存
在”下去、扩大实力,所以他迟迟不肯公开表态降日,而希望从具体条件入手。同
年11月,阎又派赵承绶由孝义经汾阳到太原,与冈村特使规定了履行汾阳协定的细
则:(1)双方部队为避免冲突,分别在太原、汾阳、临汾成立办事处,以资联络;
(2)交换物资:阎以桐油、水银、生漆、桃仁等物资向日方换取布匹、西药、纸张、
机械器材等物;(3)交换情报:阎、日双方驻当地部队,经办事处互相交换八路军
活动的情报;(4)晋绥军兵员征募可由日方组织的傀儡政权协助;(5)日方拨给
阎华北联币1200万元,华南储币500万元;拨给粮食5万石。等等。 阎锡山与日本的秘密协议,被中共在山西的负责人薄一波等获悉,感到事态严
重。因为阎如果降日,不但是对全国抗战的一次重大心理打击,而且阎、日联起手
来对付八路军,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决定通过舆论捅出阎、日秘密协议,同时,
发动各界民众开展反投降运动,使阎一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题。
1941年11月30日,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代表王世英在克难坡求见阎锡山,原来
由阎的交际处约定谈话15分钟,但在这次关键性的谈话过程中,王世英抓住阎投降
的危机问题,对时局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谈话一直延长了3个多小时。这次谈话在3
个问题上使阎有所畏惧。第一,日本只有南进才能解决它的战略物资困难问题,不
会北进。因为阎一直认为日美不会开战,这样美国就不会公开援助中国。第二,蒋
介石在全国人民压力之下,不会降日(阎当时得到的情报是蒋要投降,蒋汪合流,
组织亲日政府,故他要先一步投降,窃据华北)。因为蒋一投降,他的政治资本就
完了,人民会起来打倒他。第三,阎又问假如蒋介石投降,你们怎么办呢?王世英
回答:我们的态度很明确,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谁投降我们就
打谁。
阎、王两人长时间的谈话,使在外面等候接见的人焦急不安,而侍卫人员则在
窗外偷听。他们对这次谈话十分重视,主要是想了解八路军的态度,阎也想乘机摸
摸中共的底。谈话次日,王世英即返回延安。阎虽有与日“合作”的想法,但已有
所顾忌。
冈村和阎各自的代表,后来又进行了两个来月的商谈,日方坚持要阎先离开克
难坡进驻孝义,发表脱离重庆政府的通电,然后才能履行上述细则。阎则以黄河以
西的工厂机器尚未运回河东为理由,坚持日方要先履行细则,再行进驻孝义,发表
通电。这时,赵承绶由太原发电给阎报告:从商谈过程中来看,日方确是诱降,不
是合作。嗣因日本准备太平洋战争,国内物资紧张,冈村不能如数拨出阎所要求的
武器、物资、款项。同时,蒋介石获得阎和日方勾结的情报,派遣徐永昌和贾景德,
由重庆来到克难坡,允拨阎军的欠饷并增加军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阎遂将赵承
绶召回克难坡,静观时局变化,履行汾阳协定问题,也就暂时搁置下来。
见阎不降,1942年2月冈村决定以武力威逼,扬言要向克难坡和阎所控制的晋西
进攻。这确实威胁到阎的生存问题了。阎锡山乃于4月初发动“晋西保卫战”,动员
所有力量开赴前线,奖励晋绥军官兵每打死1个日本人赏洋100元,并许诺给士兵娶
妻,以鼓励士气,改变过去恐日降日的想法。日军驻晋部队却根据过去的经验,对
晋绥军非常轻视,公开说:“阎锡山的军队根本用不着打,只要在枪头上挂一顶日
本军帽就吓跑了。”由于日军轻敌,阎又做了种种准备,所以日军在孝义县苏宋庄
和汾城县华灵庙的战斗中受挫。至此,冈村宁次后悔不应逼阎过急,于是又派特使
与阎谈判。
阎锡山称:“我们与日军来往是策略,并非真投降。”对这个钱铺小商人家庭
出身的山西不倒翁,无论是东京的东条英机,还是身在北平的冈村宁次,谁都摸不
透他真实的想法。冈村对他的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说:“阎锡山曾把中国人骗遍
了,他派谁当代表,都当不了他的家,必须与阎直接谈判,才能解决问题。”
在冈村宁次的坚持下,双方于1942年5月6日在离克难坡不远的吉县安平村举行
会谈,阎锡山被迫亲自出席。因为冈村通过这两年的几次大规模“肃正作战”,已
严重地削弱了中共方面在华北的力量,随时可以腾出手来打击他。日方出席者的级
别也不低,计有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第1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和该
军参谋长花谷正少将、伪山西省长苏体仁等。会议内容:在阎锡山方面为:(一)
申述亚洲同盟与中日两国之利益;(二)在彼此互相需要的合